關于窗的教學反思
關于窗的教學反思
今天,我講授的課文題目是《窗》。對于這一課的教學,我曾設計了多個方案,教研員陳老師和許多同事也多次指導,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節課是大家智慧的結晶。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教學思路:
一、教學目標的設置。
《窗》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的教材,是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著名小說,文章構思精巧,人物鮮明,是小說的典范。那么,我這節課應該交給學生些什么?教研員陳偉老師一向主張“一課一得”,我的學生又應從這里得到些什么?正是基于這些,我將本文的重點設定為:解讀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性格;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和對比手法。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窗》一文對于初二上學期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何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本文呢?為此,我采取了幾項措施:
1、以舊導新。《窗》是一篇小說,而本學期我們正好學過一些經典名篇。于是我就從學習小說的常規方法入手,以小說的三要素為切入點,減少學生的陌生感,使學生輕松進入學習狀態。
2、猜想比較。為了更好的讓學生體會本文精巧的構思,我特意將小說的結尾事先刪掉,然后讓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創作結尾,獲得成就感;讓學生將原作與其他結尾作比較,發現原文的結尾設計的精妙。
三、教學內容的確定。
本文亮點很多,講多少,講到什么程度,我曾一度猶豫不決。因為如果面面俱到,時間有限,很難完成。最后,我將結尾的精妙定為僅僅讓學生體會,關于寫法省去;將環境描寫留作作業,由學生課后自己完成。當然,這也正是要和大家探討的。
總之,本節課我有收獲也有遺憾,不過它使我更加意識到教研的重要。今后,我一定更加勤勉,大膽探究,不斷提高,完善自己。
【窗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