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考小明》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孫悟空考小明》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 教學模式:
1. 模式名稱:“自主發現”課堂教學模式
2. 主要環節:借助情境運用比較朗讀課文
嘗試說話求異發現鞏固深化
3. 模式特點: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以觀察說話訓練為突破口,以主動嘗試學習為手段,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看聽說讀寫的能力。
●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認識豹字旁,懂得“禮貌”、“再見”等詞語的意思,會使用禮貌用語。
2.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說話,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3. 懂得要尊敬師長、尊老愛幼,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說話,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2.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貌”、“謝”是本課生字教學的難點。
●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 教學時間:三課時
●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1) (多媒體出示圖片“孫悟空”)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領?
2) 孫悟空在天上看見小明,想考一考小明是不是有禮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題目是——《孫悟空考小明》。
3) 小朋友,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會怎么考小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啟發思維)
4) 那么,孫悟空又是怎樣考小明的呢?請小朋友認真看圖,大膽練說。
二、 看圖練說,總結學法
1. (多媒體出示圖一):(動畫效果)孫悟空變成小明的老師來考小明。
2. 誰來說一說剛才看到的圖?請幾位學生說圖意
(孫悟空搖身一變,變成小明的老師,小明看見老師說:“老師好!”老師說:“小明好!”)
3. 總結學法:剛才幾位同學都是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先說孫悟空變成什么,再說小明怎么做,最后說孫悟空怎么做。)
三、 學法遷移,繼續練說
1. (多媒體出示圖二):(動畫效果)孫悟空變成小妹妹來考小明。
2. 用剛才的方法自由輕聲練說。
3. 指名說、評議。 學習“謝”,學會使用禮貌用語“不用謝”
4. (多媒體出示圖三):(動畫效果)孫悟空變成老爺爺來到小明家。
5. 同桌互說。
6. 表演,評議。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請”、“再見”。
(通過主動嘗試練說,理清說話的順序,培養說話能力。)
四、 運用比較,求異發現
(多媒體出示以上三幅圖)
1. 孫悟空三次考小明,這三次中哪些地方相同?
★ 都是考小明是不是有禮貌。
★ 小明三次考試都考得很好,很有禮貌。
哪些地方不同?
★ 考的內容不同圖一:考小明尊敬老師圖二;愛護幼小圖三:尊敬老人
★ 考的地點不同圖一:學校圖二;路上圖三:家里
★ 使用的禮貌用語不同圖一:老師好圖二;不用謝圖三:請再見
2. 小明考試合格嗎?為什么? (小明在任何地方都很有禮貌。)
學習“禮”“貌”
(這一訓練旨在讓學生在求同、求異的比較和分析中,自我發現,自我總結,總結出無論在什么地方,遇見誰,小明都很有禮貌,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
3. 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怎么把結果告訴小明?(運用已有生活經驗,啟發想象。)
4. 看圖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把結果告訴小明的?
五、 集中識字
變成 小妹妹 老爺爺 喝茶
六、 初讀課文,讀通讀熟
1. 聽課文錄音,標上小節符號。
2. 自由讀,讀通讀熟。
3. 指名讀,齊讀
七、 指導書寫“謝” “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2. 完成課后練習。
※ 注:本教案為校“學模研模創新模”開課教案,榮獲一等獎。
【《孫悟空考小明》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10-15
《小明的一天》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4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3-01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黃繼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1
《牛和鵝》第一課時教學反思及評價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