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訓練景物描寫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作文訓練景物描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文訓練景物描寫1
1.學會觀察描寫外形。
鳥獸蟲魚,從外形上來說,一般都有頭部、軀體、腳或翅膀,但又是千差萬別的。同樣是軀體,有的有羽毛,有的卻是光溜溜的;有的有翅膀,有腳,有的卻沒有翅膀但有腳。而腳呢,有兩只的,有四只的,有六只的,也有八只腳的,還有"千足蟲",腳多得很呢!鳥獸蟲魚的外形這樣千差萬別,要描繪出它們的樣子來,必須通過仔細觀察抓住它們外形的特征。看看下列例段是怎樣抓特征描寫外形的。
小白兔周身的毛雪一樣白,兩只又細又長的耳朵豎著,仿佛在時時側耳傾聽;一雙又圓又紅、水晶似的眼睛一閃一閃,仿佛在警惕地察看周圍的動靜;三瓣嘴抿得緊緊的,好像要笑,但又沒笑出來;那條又小又短的尾巴稍稍向上翹起,顯得有些調皮。
咪咪的四個爪子雪白雪白的,沾上水便在地上踩出一個個美麗的梅花印來。小爪子里藏著 16把"銀鉤",平時縮在肉墊里,捉老鼠時,"銀鉤"才伸出來,顯示出它的威力。咪咪還有一條挺帥氣的長尾巴,鑲著黑、黃、白三色茸毛環,尾巴尖尖是黑的。
在草坪中央幾方丈的地面上,聚集著數以萬計的美麗的蝴蝶,仿佛是密密地叢生著一片奇怪的植物似的,好像一座美麗的花壇。這些蝴蝶大多數是屬于一個種族的。它們的翅膀的背面是嫩綠的,上面還有美麗的花紋,正面是金黃色的,翅膀扇動時,像是朵朵金色的小花在微風中抖動。也有少數翅膀是黑底帶紅花的,在綠草中飛起來特別顯眼。
上述三個例段基本上是動物靜態時的外形特點的描寫。例段一是抓住小白兔全身各部分的外形特點來描寫的。寫了"又細又長的耳朵","又圓又紅的眼睛","要笑未笑的三瓣嘴","又小又短的尾巴";例段二則抓住小貓一個突出的外形特點--四只有肉墊、藏著"銀鉤"的爪子進行細致的描寫;例三重點寫蝴蝶翅膀的顏色和花紋。
上述三例告訴我們,觀察描寫鳥獸蟲魚的外形,除了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外,還要注意一定的順序。如例一,就是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寫的。先寫周身(整體)的毛是什么樣的,再按耳、眼、嘴、尾巴(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寫。這樣,外形特征就非常形象了。
2.學會觀察和描寫動態。
鳥獸蟲魚由于軀體結構、生理特點不同,因而動作也是千差萬別、靈巧多變的。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面跑;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樹上爬;還有的"能歌善舞"……,要寫好鳥獸蟲魚的`動態,就要注意仔細觀察,抓住它們的動作特點,掌握它們的活動規律。描寫的時候,要注意選用恰當的動詞。如下面例段:
只見發起一陣狂風。一陣過去了,只聽得亂樹背后噗的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老虎)來。……那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前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撲,從半空里竄將下來。……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下來。……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雷,震得那山崗也動,把這鐵棒似的虎尾,倒豎起來一剪。……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這個例段描寫的是一場與老虎的搏斗。作者用了跳、按、撲、竄、搭、掀、吼、豎、剪、兜十個動詞,把老虎搏斗時一連串的兇猛動作寫得活靈活現。
那只獅子大得嚇人,形狀猙獰可怕。它原是躺在籠里睡覺,這時翻過身,撐起一只爪子,伸了一個懶腰,接著又張開嘴,從容打了一個呵欠,吐出足有兩手掌長的舌頭,來回舔眼圈上的塵土,干干凈凈洗了個臉;然后把腦袋伸出籠外,睜著一對火炭似的眼睛四面觀看,那副神氣,可以使大勇士也會嚇得筋酥骨軟。
這一段描寫的是一只睡獅醒來后的動態,作者恰當地用翻、撐、伸、張、打、吐、舔、洗、伸、睜、看等11個動詞,把獅子醒后的動作和神態寫得栩栩如生。
嘿,機靈的花貓早就嚴陣以待,作好了捕鼠的準備。它用那特有的亮晶晶的眼睛看了看我,接著就警惕地注視著前方。只見它前腳趴著,后腳蹲著,腰脊微弓,把脖子伸得長長的,豎著耳朵,兩只銳利的眼睛直盯著一個方向,好像老虎就將出現……
作文訓練景物描寫2
怎樣觀察和描寫樹木花草
花草樹木的種類繁多,形狀各異。觀察、描寫花草樹木,要抓住它們的特征。樹木花草一般都有根、干、莖、枝、葉、蕾、花、果等部分,但這些部分不僅不同,而且有的有突出的特征。如有的根很細長,有的干很粗壯,有的花很美麗,有的葉很茂盛。在觀察、描寫的時候,就要抓住不同的特征。
如下面例段:
樓外近處,一棵威嚴的百年老榕樹,頂著擎天的華蓋,昂然挺立,遙相對望。大榕樹盤根錯節伸出來的根莖,比一般的小樹還粗壯。青枝綠葉,俯臨江水。
那一尺多高的萬年青,遠看就像古老的金字塔,近看卻似一個青羅蓋。那粗糙的身軀,頂著密集的枝葉,翠綠的枝葉一層層重疊著,有的蜿蜒向上,也有的垂直向下,這形狀再配上那裸露的龍爪似的勁根,仿佛是一條翻騰的蛟龍。再看看枝條上那些綠油油的葉子,大的一寸來長,橢圓橢圓的,映出幽幽綠綠的光澤,使萬年青顯得更加生機勃勃。它雖無馥郁的馨香,也無紅花的點綴,而只有樸素的綠葉為伴,但它那奇形怪狀的樣子,卻叫人十分喜愛。
一座突兀崢嶸的石峰上,挺立著一棵松樹。它高大挺拔,樹桿筆直筆直的,栗棕色的樹皮上飾著橢圓形的鱗片。至樹冠處才橫伸出幾桿枝丫、都朝向陽的方向平展著,密匝匝、綠蒼蒼的針葉,呈扇形狀,有如一只巨鳥展開翡翠似的翅膀,隨時準備凌空飛翔。
上面三個例段寫的雖然都是樹,但由于抓住了每種樹的特征進行觀察描寫,因而樹栩栩如生,各有特色。如例段(1),以"百年老榕樹"的"威嚴"為特征,寫它"頂著擎天的華蓋,昂然挺立","盤根錯節";例段( 2),抓住"萬年青""青"的特征,寫它"無紅花的點綴","只有樸素的綠葉為伴","那綠油油的葉子","層層重疊","使萬年青顯得更加生氣勃勃";例段(3),則抓住松樹"高大挺拔"、"筆直"的特征,重點寫它那"密匝匝,綠蒼蒼的針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描寫樹木花草,還要注意其形態、顏色、氣味及其萌芽、成長、開花、結果、枯萎的變化。如下列例段:
春天的夾竹桃,繁花盛開,有的大紅,有的桔黃,有的潔白。一叢叢夾竹桃上像撒滿珍珠、瑪瑙和白玉,十分美麗。秋天,西風蕭瑟,嬌氣的樹林紛紛落葉了。但是,一排排夾竹桃頂風傲立,那墨綠的枝葉互相交錯,好像綠色的衛士手挽著手護衛在大路兩旁。
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三月的桃花粉紅艷麗,吸引了多少游人,而校園路邊的李花卻使我不忍離去。五個白色的小花瓣合成了一個小臉蛋,花瓣中那許多纖細的花蕊,頂著一粒粒淡黃色的小點點。三四朵花圍成小圈,在春天的吹拂下抖動,真像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羞澀地跳著"圓舞曲"……李花,它沒有用艷麗的色彩來顯示生命的歡樂,而是用潔白的心靈來報答春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風過去,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夜來香的葉子是對著長的,它剛出來的葉子是綠色的,它綠得像碧玉、像翡翠。到了七八月份,夜來香每天晚上伴著月亮開放。它還有個特點,太陽一出來,它就謝了。第二天又有一批新的花兒伴著月亮開放。它那四片淺黃色的花瓣,杏黃色的花蕊,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小花,看上去淡雅、清秀,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使你如醉如癡。它雖不像牡丹花那樣引人注目,也不像君子蘭那樣名揚四方,然而,我愛它,它把自己僅有的芳香,無私地送給人們。
以上例段分別描繪了夾竹桃、丁香、李花、荷花、夜來香等五種花的不同形狀、顏色、氣味以及隨季節變化的不同特點。例段(1)寫夾竹桃隨季節變化的情況:春天,"繁花盛開";秋天"那墨綠的枝葉""頂風傲立"。例段(2)抓住丁香花"色"和"香"的特點描繪。例( 3)寫的.是李花,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重點描繪了花的顏色和形狀。例(4)是寫荷葉的形狀、姿態與香味,比喻巧妙,語句精練。例( 5)抓住夜業香開花隨時間變化的特點:"到了七八月份……,每天晚上伴著月亮開放",早晨"太陽一出來,它就謝了。第二天晚上,又有一批新的花兒伴著月亮開放。"
同學們都知道,文章中的寫景狀物,都是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的,是要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的。描寫樹木花草也是一樣,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無"知"無"覺"的植物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感"。這樣描寫,樹木花草就有"神"(神韻、精神)了。
請看下面例段,是怎樣寫樹木花草的"神韻"的。
春風拂過,披著鵝黃嫩衣的楊柳,搖擺著輕柔的枝條,婀娜曼舞地吟頌催耕田。呼喚人們,快快在春耕里播下希望,在耕耘中把汗水流淌;在春風中遙望那壓彎枝頭的桃李,在春中憧憬那殷實的金糧。這縷縷希望的情絲,不正是從那嫩嫩的枝條里抽出的嗎?絲絲縷縷扣人心弦,人的希望隨著綠葉的萌生而萌生,由含苞到滋芽,由鵝黃變嫩綠,由嫩弱長豐滿。綠色的汁液汩汩流動,人們的希望在盼望中生長。楊柳啊,和人類是多么的親密無間!
本段以擬人的手法寫楊柳"吟頌催耕曲""呼喚人們,快快在春耕里播下希望";又從楊柳"由含苞到滋芽,由鵝黃變嫩綠,由嫩弱長豐滿"的生長過程,聯想到"人的希望隨著綠葉的萌生而萌生",寫出了人與自然"親密無間"的關系,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盆栽里的仙人掌,它的堅韌的性格已經夠使人吃驚了。有水,沒水,天熱,天冷,它都在不乎。它那翡翠似的、長滿硬刺的掌狀莖一直向上伸著,像疊羅漢似的,一片"綠色的手掌"上面又長出一小片來,重重疊疊,以這個姿勢矯健地挺立著。無論天氣怎樣亢旱,別的盆栽植物都已垂下了頭,它卻總是生機蓬勃,凌空直上,……這么雄糾糾的帶刺的植物,誰料得到,它們卻開著鮮艷的花朵!有些仙人掌的花美麗極了。
本段寫仙人掌,除對它的形狀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外,重點突出了仙人掌"堅韌的性格":"有水,沒水,天熱,天冷,它都不在乎";"無論天氣怎樣亢旱,……它卻總是生機蓬勃,凌空直上"……還"開著鮮艷的花朵"。寫出了仙人掌與眾不同的"吃苦耐旱、拼搏向上"的"精神"。
紅棉何以叫英雄花有好多說法。……--因為它孤憤,不需一片綠葉扶持;因為它傲風寒,以怒放宣告寒潮的敗退;因為他不飄落一片花瓣,即使跌落泥塵,也是整朵整朵的,像不屈的英雄淌下的血淚。
本段的特點是沒有描繪紅棉(也叫木棉花)的色、形、味,而是以"孤憤"、"傲風寒"、"像不屈的英雄淌下的血淚"等擬人的方法,表達紅棉的"性格"。
上述各例段告訴我們,觀察和描寫花草樹木,要注意三點:第一,要抓住它們各自的特征;第二,要仔細觀察其形態、顏色、氣味及生長過程;第三,要寫出樹木花草的"神韻",做到情景交融。這三點當然不是孤立的,在觀察和描寫時,應有機結合,融為一體。
讀一讀,練一練:
1.讀讀下面描寫樹木花草的例段,想一想:每個例段描寫的是什么?抓住了描寫對象的什么特征?是怎樣進行描繪的?按要求完成各段的練習。
走近楓林,看那樹身不但粗壯,而且高大,高高的樹干上伸出無數的枝叉。那片片紅葉在微風中輕輕地抖動,不時飄飄悠悠地落下來,給山路鋪上了一條紅色的地毯。踩上去感到那么柔軟,那么舒服。我輕輕拾起一片楓葉,那紅彤彤的葉面上布著清晰的葉脈,邊緣上長出均勻的鋸齒。樣子雖然像張開五指的小手,但顏色卻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①這段話主要是描寫_______。哪兩句是寫楓葉的形狀的?用" "標出來。
②段中用了兩個比喻,把有關的句子找出來寫在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土高原有種喬木,叫做鉆天楊。主干挺直,枝枝相抱,葉葉聚攏,青翠碧綠,鉆天而立。它不嫌黃土高原的貧瘠,不畏西北風雪的嚴寒,生命旺盛,團結向上。
①這段話用了______、______兩種方法描寫鉆天楊的外形特征。
②用" "標出寫"神韻"的句子。
我看到一片茫茫的竹林,被一場大雨洗滌得綠生生的,像一泓湖水向天邊漫下去,染綠了風,染綠了雨,染綠了我的眼睛,染綠了我的心境。
①這一段話主要是描寫竹林的________
②段中一共用了______個"綠"字。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③用" "標出排比句。
我覺得,竹子的情與性在其堅節、勁直、虛心、磊落、根固。說其美,美在這里。我愛它,愛在這里。
這段話的第一句是寫竹子的______。第三句表達作者愛竹子的______。
山坡上,一墩墩耐冬花,婆婆娑娑,生機勃勃。翠綠枝頭,紅花點點,像是燃燒著的火苗,鮮艷奪目。花分五瓣,火紅純赤,其蕊金黃,微透芳香。那綠葉、紅花、黃蕊蕊上,好似抹著一層奶油油的蠟光。
①這段話描寫了耐冬花的形狀、______、______。
用" "標出段中的比喻句。
牡丹池內,花團錦簇,五彩繽紛。那姚黃,雙手捧出一堆黃澄澄的金子,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金光,富麗壯觀;二喬也不示弱,她抖開一條兩色紅的舞裙,翩翩起舞,迎風擺動著花瓣,仿佛在向游人點頭致意,嬌美無比;那"嫵媚仙子"穿著潔白的浴衣,像剛出水的美人,鮮亮誘人。
這一段描寫的是"牡丹池內"的"花團錦簇"。寫了______、______三種牡丹花的形狀和顏色。是用______的方法來寫的。
山上到處都是綠油油的小草。我們在草地上翻滾、追逐,身上、頭上粘滿了刺刺草。伙伴們互相望著那逗人的樣子,都哈哈大笑起來。草叢里還隱藏著黃色的豆瓣草。用手一按,它就"叭"地一聲裂開了。我們淘氣地把它掛在耳朵上,像戴著一對兒小耳墜,別提多有意思了。
這一段寫了______草和______草的特點,還寫了______表達了小作者天真爛漫的童心。
2.到大自然里去仔細觀察樹木花草,按下列要求寫話。
①描寫一棵你最喜歡的樹,用一段話把它的特征寫出來。
②描寫一種你最愛看的花,用一段話把它的顏色、香味寫下來。③描寫一種你認識的小草,用一段話寫出它的"神韻"來。④用比喻的方法寫菊花的形狀。
⑤用排比的方法寫竹子的神韻。
⑥用擬人的方法寫荷花的顏色。
作文訓練景物描寫3
同學們都知道,觀察,就是用五官認真地察看、感受、體驗周圍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嘗,用鼻子聞,用手摸,把那些不認識、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狀、顏色、姿態、結構、氣味、滋味、聲音、軟硬、冷熱等等,統統在自己的腦海里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有了這種認真的觀察,有了這種深刻的印象,有了這種入微的體驗,就有了豐富的、生動的描寫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寫,都必須有詳盡深入的觀察作基礎。
怎樣學會觀察,練好觀察的基本功呢?
1.要選擇好觀察的位置
有目的地觀察事物,首先就要確定好觀察位置。因為觀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學們還記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詩嗎?這說明雖然是同一個事物,但由于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觀察得到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這也說明選好觀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參觀游覽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觀察或移位觀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寬廣的校園顯得格外寧靜。教學大樓剛從晨霧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軀。一扇扇相繼被打開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剛睡醒孩子的眼睛,調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場上空無人影,只有兩只高高的籃球架站在那里。
操場邊那一排翠綠的冬青,長得郁郁蔥蔥,像一隊威武的士兵守衛著學校大樓。
眼前的花壇,開滿了姹紫嫣紅的鮮花。月季花苞上掛著晶瑩的露珠,令人喜愛。壇邊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潤下顯得格外鮮嫩。
這幾個例段描寫的是一個寧靜的校園晨景。很顯然,作者是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的。首先從上(仰視)到下(俯視)觀察"教學大樓→玻璃窗→籃球架";接著從遠(遠望)到近(近看)觀察"操場那邊的冬青→眼前的花壇";再細看花壇里的月季花和環視"一圈小草"。這種以作者站立的地方為固定點,或仰視,或俯視,或遠望,或近看,或環視地觀察事物的方法,我們叫它固定觀察。
什么叫移位觀察呢?還是先來看看我們在課文中學過的一個例段吧!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開個會,一定不覺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內洞一團漆黑,什么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塊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
這是《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的一段描寫。作者是按照他游覽所經過的地方,所見到的不同事物進行觀察的。游覽順序及觀察角度是:在洞口抬頭望(仰視)→走進去周圍(環視)是石壁,抬頭(仰視)是高高的石頂→洞內一團漆黑,……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正視、環視、仰視)。我們把這種按照作者經過的地方(即移換位置)去觀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觀察。
同學們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觀察還是移動位置觀察,都不能機械套用,應根據觀察的目的和要求,針對觀察對象的特點靈活運用,交叉使用。什么時候要運用固定位置的觀察,什么時候要運用移動位置的觀察,也要取決于你計劃寫的文章的體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過,一般地說,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決定描寫事物的順序和層次的變化。
2.要注意觀察的順序。
觀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或從整體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遠,或相反;或從上至下,或相反。這樣,觀察才會有一條清晰的思路,對觀察的事物才會形成一種鮮明的層次和完整的印象。
通常有下列幾種觀察順序:
一是以空間方位為序。如東南西北中,遠近、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如下面例段:
你來到葡萄架之下。四周是彩色飛金的回廊,朱紅柱子,中間是小小的園林,典雅的布局,果木俱全。庭院上面,罩著綠葉的網。草地上鋪著綠茵,白鴿蹣跚來去。伸手可摘盆中的梨桃、石榴和頭頂的葡萄。
這個例段就是按照先四周后中間再上下的空間方位順序進行觀察和描寫的。段落雖短,但庭院生機勃勃的景色卻寫得井井有條。
二是以時間變化為序。如下段:
時間不容許人們多想,一陣狂風吹來,雷電接著從頭頂擲下。頃刻間,一場可怕的冰雹傾瀉下來。人們驚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繼續了兩個小時之久,其間,有十多分鐘,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兒拳頭,其中一顆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飼養室的房頂,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過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們從躲藏的地方走出來,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拋到陌生的戈壁灘似的,面對著眼前景象,簡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
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綠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見蒼鷹飛旋,樹頭不聞燕雀鳴叫,田野里,也瞧不見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一瞬間,仿佛全從地面消失了。田野變得開闊而荒漠,村莊上空也豁然敞亮起來。光禿禿的樹木,帶著殘斷的杈椏,筆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脫去濃艷的綠袍,換了一套堅硬的銀灰色的冬裝。
這個例段,以時間變化為序觀察描寫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們的心理狀態和田野村莊景色的變化。按時間的推移:頃刻間→兩個小時→十多分鐘→冰雹過后→頓時→一瞬間……觀察景物的變化,把下冰雹的全過程描寫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條。
三是以觀察移位變化為序。
我們外出參觀或游覽,地點和線路經常變化,因而觀察的順序必然隨參觀游覽的順序而變化。如下面例段:
每人買了一枚火炬,燃著由洞口進去。門很小,只容一個人走,先向下有石級,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頭上,顧不到腳下,路潮而滑,煞是難走。我們五個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著走。偶然舉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見奇形怪狀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時還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來,滴到頸項里,冰冷徹骨,要接連打兩個寒噤。把火炬提起向遠處一看,只見七高八低的石頭,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見底。大家靜默無言地向下走了十幾分鐘,翻過一個很高的大石脊,忽然發現前面幾線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寬。只見頭上四周,盡懸著一條一條的石鐘乳,大大小小,粗粗細細,各色都有。又向上走了幾十步,豁然開朗,出洞的門,比入洞的門高大得幾百倍。我先出洞,過一座小石橋,到對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個高大的半圓形,一層層一條條的鐘乳石,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的排列著,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樹桿,奇形怪狀、五彩繽紛,真是瑰奇大觀。他們幾個人在洞里后出來,好像螞蟻蠕蠕而行的樣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
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覽順序進行觀察,按移位觀察的順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寫得非常具體細致。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四是以事物的結構為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結構,觀察的時候按事物的結構為順序,依次進行觀察,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如下段對蘆溝橋的觀察和描寫:
蘆溝橋全長260米,寬7.5米,共有11個孔,橋的兩邊,裝飾有石雕欄桿,每邊又各有碧柱140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臥伏的石獅,殊形異態,各不相同。特別是小獅子,有的盤蹲在大獅子腳下,有的爬在大獅子背上,有的互相交頭接耳,嬉戲耍鬧,活龍活現,栩栩如生。……
蘆溝橋的建造極其美觀。在橋的兩頭,有兩對石獸,東邊是一對獅子,西邊是一對象,象征著大橋固若金湯,堅實無比。東端,還有兩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題燕京八景之一"蘆溝曉月"四個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龍抱柱;另一座石碑記載了康熙三十七年重修蘆溝橋的經過。橋的兩端,還有精刻的華表,把蘆溝橋點綴得分外美觀,……
這一段是寫蘆溝橋的雄偉壯觀。作者按照橋的構造藝術結構,先從整體(長、寬)后到部分(橋孔--欄桿--碧柱--石獅)進行觀察和描寫,再從建造藝術的特點寫橋的美觀,也是按照結構順序來觀察和描寫的。給讀者留下了橋的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3.要抓住觀察對象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事物它的特征也隨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處于靜止不動的時候的狀態和處于活動、變化時的狀態就大不一樣。因此,在觀察時,要特別注意抓住對象的特征。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小黃巴兒狗從一堆爛柴堆里鉆出來,汪汪地叫了兩聲,走近了一看,認出了小榮,它的兩只前腿急忙搭在小榮身上。小榮把它抱起來,哭了,狗兒也像哭一樣的唔唔叫個不停。
上述兩段,一段寫景,一段寫動物,都抓住了描寫對象的特征。例段一,是對荷花的靜態特征的觀察和描寫,具體地寫出了荷葉的形狀,荷花的姿態和香味;例段二,是對小黃狗動態特征的觀察和描寫,生動地描繪了小黃狗和小榮見面時的動人情趣。
又如:
綠色湖面上,一支微微抖動著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潤濕的微風中蕩漾。那個樣子,看上去顯得很輕盈,很纖弱,就好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銀色的蒲公英。
這里既抓住了事物的動態特征,又抓住了靜態特征。第一句寫小船在湖面蕩漾的動態,第二句寫小船的靜態--樣子……很輕盈,很纖弱,就好像……一簇銀色的蒲公英。有動有靜,把湖面的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
讀一讀,練一練:
(1)讀下列各段,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觀察的?完成段后的練習。
公園的中心是一個噴水池,池邊呈梅花形,池臺上放著一盆盆開得火紅的"一串紅",池旁滿是一盆盆粉紅色的月季花和黃澄澄、沉甸甸的金桔。池中央一座假山石上面,是一個用綠絨做成的海豚。它嘴上頂著一個彩球,尾巴還調皮地向上翹著,好像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演技,一汪清水就從那尾巴尖上噴出……
公園的條條小徑都通噴水池。小徑的盡頭,沿著圍墻是一條環行土道,道上安放著排排木椅和石桌、石凳,原來是為人們下棋、玩撲克準備的,可現在都變成了人們學習外語的場所。
本例段寫的是噴水池及其周圍的景色。
段中描寫了盆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凳等八種景物。作者是以_______為序進行觀察和描寫的。
一只大蘆花雞正在伸著脖子叫喚,叫一聲,抖著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叼住一支大麥穗子,左一搖,右一甩,肥飽的麥粒兒就給抖落在地上,揀幾個粒兒吃,又去叼另一支麥穗兒了,好像要把每一支麥穗兒什么味道都要嘗一嘗。
①這一段是寫雞的生活習性。作者是通過對______的觀察和描寫來寫雞的生活習性的。
②段中運用了十個恰當的動詞描寫了雞吃食的動作。請把這些動詞找出來,寫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觀察寫話。
①以空間方位為序觀察自己的教室,寫一段話。
②以時間變化為序觀察晴天晚霞的形狀和顏色,寫一段話。
③描寫一種你熟悉的植物,寫出它的靜態特征。
①描寫一種你喜歡的動物,寫出它的動態特征和習性。
【作文訓練景物描寫】相關文章:
足球訓練訓練計劃02-09
校園足球訓練計劃03-29
中學女子籃球訓練總結02-13
體操訓練總結(精選14篇)04-20
橄欖球訓練總結02-14
單元基礎訓練教案03-19
合唱團訓練活動計劃02-12
用筆技法的基礎訓練教案10-24
半程馬拉松的訓練計劃11-08
跳繩運動隊訓練計劃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