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分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分的認識教學反思
講授過《時分的認識》一課后,我對自己這節課的授課情況作了一番反思。總的來說: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結構合理。始終能以“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主旨,精心設計和安排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1、教學方法:
這節課的內容是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認識整點鐘的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課主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 ,以及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知道1時=60分。時間單位不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認識鐘面”這一環節,我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孩子比較熟悉的起床、上學、睡覺等作息時間入手,自然入題,把學生已有的舊知開掘出來,為學習新知服務。又例如:讓學生知道1時=60分這個時間進率這一部分,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撥鐘表,然后上前演示給其他人看,通過觀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從而得出時與分的進率。
2、教學手段
本節課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多媒體輔助教學生動形象,內容直觀具體,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同時鐘面、圖片等常規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使課堂動靜結合,學生眼、耳、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同時活動,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教學中我實施練習與新授緊密結合,()且有層次,有趣味,形式多樣,比如體驗1分這一環節,開展口算、寫字、讀繞口令等切實可行的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
3.缺點不足
但是本節課最大的不足就是讓孩子體驗的還不夠。應該再添加一些更生動的環節,比如在體驗一分鐘的時候,可以采用拍球比賽或者跳繩比賽這樣的形式,把孩子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身邊的事物中更真切地感受一分鐘,體驗一分鐘,這種多樣的形式在低年級課堂是比較實用的,在這方面,作為教師應該放手大膽讓孩子去嘗試,只有親自體驗了才能夠更真切地理解和體會。
在今后的課堂中,我應該在課堂活動這方面加以改善,揚長避短,爭取讓孩子們更享受數學課,愛上數學課。
【時分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時分》教學反思(精選10篇)03-04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24
認識因特網的教學反思01-25
0的認識教學反思09-21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認識路線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認識小數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0
認識平均分的教學反思10-26
認識時鐘整點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