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政府部門預算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關于對政府部門預算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
根據xx人大常委會XX年度工作安排,本次主任會議將聽取和審議政府部門預算制度建設及預算執行情況的匯報。為提高會議審議質量和了解到實際情況,x月x日,由xx人大常委會副主任xx、部分常委會委員、財經工委委員組成調查組,先后到民政局、人事勞動保障局等單位實地了解預算制度建設及預算執行情況,聽取了財政局等單位對此項工作的情況介紹和存在的問題。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府部門預算制度建立逐步完善,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預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預算執行的基礎,是xx區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保證。xx區人民政府積極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加強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部門預算債務考核制度,預算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一)部門預算制度建立逐步完善。一般部門預算編制采用“兩上兩下”的穩序進行,將過去由財政部門、只管部門和預算單位分別編制預算的辦法,改為由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預算單位通過“兩上兩下“的穩序共同編制預算。上述預算編制穩序,基本體現了預算部門、主管部門和預算單位分公協調、上下結合的原則,有利于充分考慮主管部門和預算單位的意見,從而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為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提供保證。
(二)預算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1、實現了由基數法向零基預算的轉變。部門支出預算,按照預算年度內所有因素和事項的輕重緩急測算每一項目的支出需要。個人工資性支出,按照編制內實有人數和國家工資標準編制。公用經費,根據各部門特點分類分檔按定額逐項核定。專項支出預算,按照輕重緩急建立項目庫,推行滾動預算。
2、改變了單純按收入類別和支出功能編制預算的傳統做法,把部門作為預算編制的基本單位,從基層開始編制預算,自下而上,層層匯總生成。預算經人大常委會批準后,由財政部門直接將預算批復到預算單位,提高了預算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3、實現了資金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轉變。實行財政性統一賬戶管理,逐步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實行工資統發,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采購預算,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4、預算單位的基本支出得到了保障,財務收支的計劃性不斷加強,隨意性逐步減少。支出預算到項目、到人頭,按時間、按進度、按來源撥付資金,改變了以往層層留消減,東扯西挪沖擊預算的現象,預算單位的基本支出進一步規范。
(三)穩步推進“鄉財縣(區)管”,加強農村稅費改革。加強鄉鎮財政管理,規范鄉鎮收支行為,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行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文件精神,嚴格遵循“賬戶統設、集中收付、采購統辦、票據統管”的管理模式,結合xx區實際,完成了債權債務清查,實行了預算統編、票據統管、財務軟件記賬,“鄉財區管鄉用”改革工作穩步實施。參照“零基預算”,對鄉鎮的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按統一標準進行了核定,按時予以撥付,確保了基層組織的正常運轉。針對轉移支付資金基數不足等問題,結合國營農村稅費改革工作,目前正在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
(四)積極化解鄉(鎮)、街道債務,緩解縣(區)、鄉財政壓力。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XX]39號)及《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清理鄉村債務的通知》精神,xx區對所轄的鄉xx個行政村的債務進行了全面的清理。經審計局審核認定,鄉村兩級債務全額為xxxx萬元。截至xx年x月x0日,xx區以償還鄉鎮債務xx萬元,占財政部門應承擔鄉鎮債務的xx%。占當年計劃償還數xx萬元xx%。
(五)完惠民政策,促農村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黨委、政府涉農相關政策,通過“一卡通”發放政府直接補貼農民資金xxx萬元。XX年付各種補貼資金xxx萬元。目前,xx區因政府直補農民政策,受益農戶xxxx戶、xxxx人,穩定了糧食生產,保證了糧食增產增收,促進了農村和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
(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XX年區劃調整以來,xx行政事業單位歷經了撤消、合并、改變了隸屬關系以及撤鄉并鎮等機構改革,有些單位多年以來財政管理不規范,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資產管理混亂、“家底”不清、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等現象。按照財政部《關于開展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暫行辦法》(財辦[XX]19號)及有關規定,對所有行政事業單位進行了資產清查工作。通過清查發現了各預算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意見,寫出專題報告,進一步加強了國有資產的管理,促進了國有資產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二、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預算單位的財務人員及主管財務的領導,對部門預算的嚴肅性認識不夠,執行預算時隨意性過大。擠占項目資金時有發生:有資金不抓緊辦事,造成年終大量資金沉淀,降低了自己的使用效益。
(二)對預算外收入不能夠全面、系統、準確的掌握,雖然編制在整體預算中,實際運行中并不規范,造成資金統籌使用效果不明顯。
(三)公用經費支出定額標準不能滿足個別預算單位需求。公共資源和日常消耗缺乏統一標準,存在超標準配備現象
(四)區域調整后,管轄范圍擴大,財政供養人員成倍增加,財政管轄人員沒有增加,導致財政監管不到位。
三、意見和建議
(一)要建立健全預算制度,實施“二上二下”,推薦“三上三下”部門預算機制,增強預算的準確性、公開性和透明度;要細化預算,強化執行力度,確保專項專用;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把有限的財力用到“刀刃”上爭取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果。
(二)建議政府的財政主管部門舉辦財務人員及單位主管財務領導培訓班,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對財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三)進一步強化綜合預算管理工作,加大對預算單位應繳財政性資金的征管力度,全面、系統、準確掌握預算單位的預算資金,規范運行,合理統籌使用。
(四)按照有關規定盡快制定公共資源和日常消耗統一標準。嚴格按照超標準配備現象發生。
(五)政府應積極主動、多方協調,增加財政管理人員,充分發揮財政作為預算執行主體的財政監督管理作用。
(六)建立健全部門預算債效考評制度,對預算的執行過程和完成結果實行全面的追蹤問題,不斷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果。
報告當否,請予審議。
【對政府部門預算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項目預算可行性報告范文02-22
預算部經理工作總結范文02-14
專業建設的實施計劃02-25
師德建設工作總結04-19
學校建設和諧校園總結03-20
六型班組建設總結07-17
數字校園建設的報告(精選12篇)12-05
專業及專業群建設總結范文02-14
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