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團隊個人工作總結精選范文
學校團隊個人工作總結精選范文
,我市學校團隊工作按照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全國少工委五屆五次全會、團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和團市委十五屆三次全會部署,圍繞學校團隊組織根本任務和紀念建國、建隊60周年、五四運動90周年等重要節慶,抓基層、抓落實,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大力推動品牌活動普及化、項目化和社會化,促進學校團隊工作機制創新和活動創新,充分發揮團隊組織先進文化在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的積極作用,服務僑鄉青少年健康成長。少先隊江門市工作委員會被廣東省少工委評為2009年度“廣東省少先隊工作先進單位”,市教育局副局長、市少工委主任葉一鳴同志被廣東省少工委授予2009年度“廣東省少先隊先進工作者”稱號。
一、以體驗教育為途徑,切實加強僑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1、深入開展各種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團市委、市少工委聯合下發《關于做好慶祝建國和建隊60周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引導全市學校各級團隊組織緊貼青少年的現實生活,抓住紀念建國60周年、五四運動90周年、建隊60周年、志愿服務活動月、“5.12大地震周年紀念”和母親節等契機,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如江門市景賢學校開展紀念五四90周年暨詩歌朗誦比賽;江門市中醫藥學校開展“慶五四,我愛祖國”文藝晚會;蓬江區紫茶小學開展“獻出千顆心,舉起萬斤愛”銘記5、12活動;江海區禮東小學開展“心中的領巾永遠紅 ”慶祝建隊60周年演講比賽;新會圭峰小學開展清明祭掃烈士墓活動;開平市西郊小學開展“我是媽媽的好幫手”相片征集比賽等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在活動中爭當學校道德模范、踐行文明新風,把公民道德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真正融入到學習生活中,把“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轉化為自覺行動。據統計,去年全市各級學校團隊組織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主題教育活動達6000多次。
2、深入開展義工意識教育。在青少年學生中進一步宣傳推廣義工精神,不斷完善青少年學生參與義工服務的管理機制,積極加強學生義工的引導和培訓,探索將參與義工服務納入學校德育教育的必修課程。同時,聯合市教育局和義工聯出臺《關于在三區學校少先隊組織中建立健全紅領巾義工預備隊的通知》,以此將紅領巾學雷鋒活動與義工服務體系有機銜接起來,借此探索在廣大僑鄉少年兒童中形成長效的學雷鋒志愿活動機制,為我市學雷鋒活動注入新的活力,使今天的學雷鋒積極分子,成為明天的義工。在團市委的指導下,江門市景賢學校已經嘗試把義工服務納入學校第二課堂的教育綜合實踐中。蓬江區和江海區分別有12支和24支“紅領巾義工預備隊” 成立。
3、深化江門成人宣誓日系列教育活動。針對18歲這個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具有轉折意義的重要時刻,舉行成人儀式教育活動,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增強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引導青少年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陶冶情操,提高本領,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去年10月至 11月期間,團市委和市教育局、市精神文明辦結合當前“加強義工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廣泛開展了以“愛國?青春?奉獻”為主題的2009年江門成人宣誓日教育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心系祖國,健康成長”公民意識教育、“僑鄉歷史,我愛我知”主題教育、“知榮明恥,青春奉獻”成人預備期義工(志愿)服務教育等。全市有36000多名18歲青年參加去年的成人宣誓,并獲贈《2009江門成人宣誓日紀念冊》。
4、出版《科學發展與五邑青少年工作研究》論文集。去年5月份,團市委把在全市共青團組織中開展青少年工作課題研究和在全市學校團隊干部中開展“學校團隊工作與德育教育”論文征文比賽的優秀作品結集整理,出版了《科學發展與五邑青少年工作研究》,收集67篇,以此對我市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寶貴經驗、創新做法進行總結提煉,更好地指導新時期學校團隊工作。
二、以素質拓展為內容,全面提升僑鄉青少年綜合能力
1、積極踐行“雛鷹爭章”新體系。一是全面參與“南粵雛鷹之星”競賽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全國《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推動我市中小學素質教育發展,更好地服務僑鄉少年兒童健康成長,2009年5月,市少工委結合省、市少先隊先進個人和集體的評選工作,全面發動全市廣大少先隊員積極參加廣東省首屆 “南粵雛鷹之星”競賽活動,嘗試借助新媒體和社會化動員方式使團隊活動影響更廣泛的青少年,全面帶動并活躍基層少先隊組織,將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融于生動活潑的活動過程。該活動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批少先隊員踴躍報名,展示自我風采。據統計,我市共有650名學生和111間學校參加了本次“南粵雛鷹之星”活動,并且喜獲佳績。其中范羅岡小學熊宇和江海區外海銀泉小學范德暢分別獲南粵雛鷹奉獻之星、活力之星,另外12名選手獲“最佳人氣獎”。二是參與雛鷹爭章網絡培訓。為配合省探索用新途徑推進“南粵少年雛鷹行動”,我市推報了紫茶小學、范羅岡小學、江華小學、北苑小學、銀泉小學、圭峰小學6所學校作為試點參與雛鷹爭章網絡培訓。學習如何利用“雛鷹爭章”新體系促使我市中小學素質教育發展,更好地服務僑鄉少年兒童健康發展。同時我們還充分發揮江門市青少年宮作為“紅領巾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推動了“雛鷹爭章”活動的創新開展,取得顯著成果。我市“讓‘雛鷹獎章’在青少年宮閃耀”這一項目榮獲 2009年度“廣東省少先隊工作創新獎”。
2、持續推進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堅持以面向全體學生,擴大參與面為原則,推動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制度化和經常化。去年6月,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為契機,下發《關于組織開展2009年江門市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7-8月在我市開展了以“深入實踐求真知 科學發展促和諧”為主題的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基層,在社會實踐中成長成才。如新會區組織的大中專學生科技興農服務隊,結合“信息直通車”行動,協助開展了省第三屆農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動月活動、農村信息員培訓等,并持續發送農業實用技術和市場需求信息,截至12月份,發送信息共達27000多條,下載信息18000多條,及時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深受農民歡迎。
3、積極組織參與“飛揚的紅領巾”少先隊隊日競賽。去年,我市少工委積極參與省少工委組織開展的2009年“飛揚的紅領巾”廣東少先隊隊日競賽活動,展示我市少先隊工作成果。經網上投票和專家評選,在活動前三賽季中我市共有48個隊日方案項目獲獎(全省共241個項目獲獎),占全省總獲獎項目數量的五分之一。全年,我市參與“飛揚的紅領巾”少先隊隊日競賽活動項目達181個,數量雄居全省第一。
三、以服務引導為手段,大力促進僑鄉青少年健康成長
1、打造“青春創業”品牌,全力促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為了建立健全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長效機制,從制度和政策層面探索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有效途徑,著力解決青年就業創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去年3月份,團市委聯合江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共同開展江門市青年就業創業行動,出臺《關于開展江門市青年就業創業行動的通知》,制訂我市開展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通過建立全市青年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創立青年就業創業基金,舉辦江門市青年創業設計大賽、舉辦青年創業報告會、在青年文化廣場設立提供青年創業廣場、開展扶持青年創業的小額貸款服務、開展有針對性的資金、技術、信息服務和就業培訓等多種方式,盡最大可能幫助青年就業創業。據統計,目前全市建立青年就業創業基地70個,提供就業見習崗位1534個,已經見習青年 680人,其中21人在見習后被正式聘用;全市各級團組織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青年就業技能培訓人數達13408人;全市目前有81名青年向農信社申請創業小額貸款,實際貸款金額達748.1萬元;全市各級團組織舉辦的創業報告會達20多場,其中市青企聯與江門市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與企業家同行”--青年企業家進校園談創業報告會、蓬江區團委舉辦的“創業創新,青年爭先”的青年創業創新報告會特別受青年歡迎。為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關心支持青年創業的良好氛圍,積極培養我市青年的創業意識,提高青年創業能力,激發青年創業熱情,在建設富裕和諧新僑鄉進程中努力奮斗,團市委現已啟動以“青春創業,夢想飛翔”為主題的首屆江門市青年創業項目設計大賽,邀請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學生和35歲以下有創業意愿、創業潛力和創業計劃的社會青年參加。
2、深化“扶困助學”行動。去年,團市委繼續通過加強宣傳,面向社會,充分發掘社會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助學活動,切實為困難學生辦好事、辦實事。上半年,團市委發放助學金11900元,資助37位困難家庭學生完成階段學業。7月,和中國移動江門分公司聯合舉辦了“我愛廣東?第二屆希望工程南粵會親——江門會親”活動,共籌資10萬元,為我市100名來自單親、貧困、低保及低收入等特困家庭孩子找到結對資助的好心人,資助標準為每人一學年1000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12月份,與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暨南大學醫學院(澳門)同學會聯合舉辦了2009澳門—江門“扶困助(獎)學”會親儀式,受惠的學生有 100名,每人每學年獲贈助學金500元,使困難家庭的學生切實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據統計,過去一年,全市各級團組織通過“扶困助學”行動、“南粵會親”活動、青聯委員牽手希望小學和各種形式的助學慰問活動,共發放助學金近80萬元,資助了1200多名困難青少年學生。通過這些“扶困助學”行動,既增進了捐助方與受助學生的聯系和溝通,又加強了特困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義工服務,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3、開展青少年維權工作。去年,團市委、市少工委積極在全市中小學中開展12355青少年維權與心理熱線的宣傳推廣,向廣大學生團員、少先隊員宣傳推廣這項維權服務平臺。我市各級團隊組織針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扎實開展了普法宣傳、法律援助等活動。例如,以紅領巾廣播站、團隊報展覽、主題團隊會等形式,開展“遠離毒品,關愛未來”的禁毒宣傳,使少先隊員從小遠離毒品,預防毒害;深化團市委聯合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局、文廣新局實施“為了明天——江門未成年人網絡文明工程”,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的整治管理,建設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共同構建面向未成年人的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充滿活力、功能全面的網絡環境;參與我市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并協同教育、交警部門開展“少年兒童平安行動”,聘請交警擔任校外輔導員,開展交通安全講座,提高少年兒童的自護意識,組織交警的骨干力量在上學、放學高峰期維持秩序,確保學生安全。
四、以搭建平臺為抓手,切實加強學校團隊自身建設
1、召開2009年江門市少先隊代表大會。為牢牢把握今年紀念建國60周年和少先隊建隊60周年的重要契機,推動我市少先隊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新的發展,去年10月28日,在市委市政府大禮堂隆重召開2009年江門市少先隊代表大會。這是自江門市少先隊組織成立60年以來的空前盛會,來自全市各級學校的216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總結回顧我市少先隊工作過去多年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科學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還表彰了一批少先隊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少年先鋒隊江門市工作委員會委員及正、副主任。陳繼興、譚繼祖、黃悅勝、趙翠玲、謝日榮、李旭、葉一鳴等市領導,團廣東省委黨組成員、副巡視員林萬松,市關工委主任、市政協原主席李熊光出席會議。會上,陳繼興書記對今后我市少先隊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把少先隊員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把少先隊組織建設成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搖籃。三是要把少先隊工作建設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系統工程。
2、深化“廣東省紅領巾示范校”創建活動。為切實加強我市學校少先隊文化建設,促進少先隊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團市委、市少工委聯合在我市全面推廣“廣東省紅領巾示范校”創建活動。去年4月和5月,我市分別召開了“廣東省紅領巾示范校”創建工作座談會和我市“廣東省紅領巾示范校”創建考核初評工作會,指出我市21所申報學校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幫助他們及時整改完善。6月,通過篩選,我市10所創建校迎接省級考核,蓬江區紫茶小學等6所學校成功獲得首批“廣東省紅領巾示范校” 稱號,新會區平山小學等4所學校獲首批“廣東省紅領巾示范校”創建先進單位。我市被評為首批“省紅領巾示范校”的數量位居全省第二,同時我市也是全省率先評選地級市“紅領巾示范校”的城市,臺山、恩平召開創建“紅領巾示范校”工作現場會,發動各校踴躍開展申報工作,并借此機會完善提升少先隊文化建設。
3、努力構建科學的工作機制。一是召開2009年全市學校團隊工作會議。去年4月2日下午,團市委和市少工委聯合在蓬江區紫茶小學召開學校團隊工作會議,總結 2008年我市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的開展情況,研究部署2009年的工作任務。會議強調,2009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少先隊建隊60周年的重大紀念日,總結梳理團隊工作多年的經驗成果,更好地把握團隊工作規律,指導新時期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實現新發展是全年工作的核心內容。二是推進學校團隊干部的培訓工作。去年3月份,團市委下發《關于組織參加2009年省少先隊輔導員培訓班的通知》,組織全市70多名輔導員分別參加我省的少先隊輔導員的初級培訓班和高級培訓班,以此進一步提高輔導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11月24日—27日,還組織了各市(區)、市直學校團隊負責人參加團江門市委組織舉辦的第六期團干部培訓班,通過緊扣時勢、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培訓,切實增強學校團隊干部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對推動我市團隊工作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三是加強學校團隊信息報送工作。整合社會資源,去年2月份創辦《五邑少年》報,展示我市少先隊工作成果。并于10月13日啟用五邑少年網,開通網上直報渠道。同時,出臺《關于加強江門市少先隊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信息報送機制。據統計,去年學少戰線上傳到團省委網站達67篇,上傳到團省委少年部網站2363篇,上傳到江門青少網228篇。我市信息工作成績突出,團市委學少部副部長關志釩同志榮獲“廣東省少先隊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學校團隊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學校后勤的個人工作總結03-19
學校人才工作總結02-14
學校管理及個人自我診斷報告范文03-22
團隊的T恤設計小結范文03-20
學校計生工作總結范文03-20
秋季學校工作總結03-19
學校創城的工作總結02-24
學校師德工作總結參考03-20
學校出納個人年終工作總結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