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軸的教學反思四篇
數軸的教學反思四篇
篇一:數軸的教學反思
——鄭春景 教完《數軸》這節課后,反思整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比較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意之處有以下三點: 一是溫度計引入,創設情境.
上課時我拿了一支溫度計,學生看到后就好奇了:老師這節課要干什么呢?上課后,我說:“請一位同學來觀察一下這個溫度計,并報出具體度數.”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起來了,把手舉得高高的,希望被老師看到。接下來我挑了一位學生上臺做,其他同學也在密切的注視,完成這個小活動以后,我又向學生們問了兩個問題:(1)溫度計里零上幾度與零下幾度和正負數有何聯系?就有學生迫不及待的發言:“零上對應正數,零下對應負數”,進行到這里,我就發現學生不僅積極性高漲,而且對正負數的理解也變得清楚了.(2)你能把這個溫度計畫下來么?學生就想:畫畫啊!我會.都認真的畫了起來.畫完以后我就告訴他們,他們畫溫度計的示數的過程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知識---數軸.那么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降低了學習新課的畏難情緒.
二是結合溫度計的具體形象來了解數軸.
引入新課以后,我讓學生自學課本,在自學數軸的具體畫法時,讓學生回想剛才畫溫度計的示數過程,并讓學生思考溫度計怎樣放時的形象最像數軸?學生就這樣邊自學邊對比,然后長出一口氣:原來這就是數軸啊!這樣學生就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形象結合了起來,對于數學概念有了一個生動化的認識,就加深了理解和記憶.
三是在習題的配備上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學習效果很好,尤其是正分數和負分數的表示上練系的很到位,使學生突破了難點。
由這三點我悟出:教師在課下要多研究教材,多做準備工作,找出數學知識與生活事例的結合點,以具體化的事例引起學生的興趣,把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覺得數學有用,那么他們肯定就會主動地去學習.
當然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一是對學生情緒的調動不能做到張弛有度.在利用溫度計時,雖然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可是在前期學生的積極性過于高漲,以至于很難平靜下來,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很難投入進去;二是時間控制把握不準,活動前期耗費過多時間,以至于后期時間不足,沒有靈活有效的把握好課堂,這就需要我在課下時間多研究學生的心理,學會利用一些合適的語言來收放學生的情緒, 爭取盡快彌補自己的不足,早日解決這些問題。
篇二:《數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一、問題的引入
在問題的引入上,新課標規定應從實際情景入手,并且使學生能夠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我采用了以計算機為輔助手段,設計以下三種情境:A、一只老虎和一只獅子從同一地點出發分別向東西方向跑去,比較相同時間后它們所在的位置(奔跑速度不同)B、放風箏C、溫度計。對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并且在對學生提出的各種情況,做出實際的操作,使學生明白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我感覺在問題的引入上問題有些簡單,使學生思考的范圍過于局限。沒有出現比較熱烈的學習氣氛。所以問題的引入應加大深度,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問題的探索
在問題的探索上,我采用了師生雙邊活動。通過師生雙邊活動產生一種動態效果,使學生在充滿好奇心的狀態下,在老師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的條件下,親身參加探索發現,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但在整個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概念的得出上學生的總結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再處理時由于怕時間不夠充裕所以學生出現的問題我給做出了解答,其實這里應由學生自己來解決,這樣對學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三、習題的配備
整個習題的配備大致是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對數軸任意兩點之間的大小關系理解進一步的加強以及對相反數概念的理解。在講解完例題后,讓學生互相提問,以促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創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最后的習題配備上,讓學生對兩個數大小關系作出判斷,并且對各種情況做出討論,達到本節課的一個高潮。促使學生的思路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但我總體感覺習題的量不夠充足,學生的練習機會較少。
四、設計思想
本課之所以這樣設計,理由是:
。1)從教學目標看,數軸是數形結合的典范,也是數形結合思想的初次出現,抽象性較高,同時它也是重中之重的概念,所以老師必須提供足夠生動的背景,使學生獲得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
。2)從教學藝術的需要看,運用生動活潑的場景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愉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在這種教學情景中,學生理解最深刻,記憶最牢靠。特別要強調的是:深刻的感性認識是學生在理解、記憶、應用等思維活動過程中的強有力的支撐點。
。3)在動態的演示與多種情況的歸納,有利于提高學生動態解決問題的意識,建立運動的觀點,同進也有利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
。4)一些感性認識的建立,也有利學生學習下一節“絕對值”的概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篇三:數軸教學反思
[日期:2009-06-19]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這一課時學習的數軸概念是中學數學中數形結合的起點,數形結合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好數學的重要思想方法。在教學與學習中注重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與學習的重要指導思想,以后學習有理數的有關性質和運算都是結合數軸進行的,由此可見這一課時學生學好數軸概念的重要性。
“數軸”這堂課我在教學的引人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和細化,我從“射線→數射線→數軸”一步步引入。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個點,再從這個點引出一條射線,在射線上等距離地標上數,使之成為一條數射線,接著把數射線向另一方向延伸,就成了一條數軸。有了這樣動態的過程,學生對數軸的形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帶著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
1、怎樣用數學語言描述數軸?
2、說說數軸有哪些要素?
3、畫數軸有哪幾個步驟?
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非常認真,問題一一得到了解決,整個概念的教學流暢自然,而且讓學生充分地進行了思考和積極地探索,令學生對于數軸的三要素理解深刻,突破了難點。學生在畫數軸時容易出現一些畫法上的小錯誤,所以我在屏幕示范畫數軸的過程中邊畫邊附上幾點說明:原點、單位長度和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直線一般畫水平并非只能畫水平;原點可取直線上任一點但一取定就不再改變;
正方向用箭頭表示,一般取從左到右為正;單位長度取適當應結合實際需要但一旦取定就不再改變,要做到刻度均勻。這一示范和說明使他們對自學的內容進行了糾正和有效的強化,但簡單的說教所達到的效果并不顯著,所以,我設置了一組典型的錯誤畫法讓學生辨別及時糾錯、深化理解,幫助他們真正領會了數軸的含義。我想,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學生可能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和疏忽,我們要有所準備,及時預防和糾正。我又想,如果先放手讓學生自己畫,然后把學生自己畫的數軸(特別是有錯誤的)展示,相互指正,以示警戒,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
本節課,當學習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正負數時,學生不但要知道數軸上給定的點表示的數,還要能把給定的數用實心點表示在數軸上。在整個數軸的教學中始終注重數與形的結合教學,在最后設置了一個實際問題,如:上海楊浦大橋主跨602米的結合梁斜拉橋在1994年建成時居世界斜拉橋跨度之首,現名列第三。它是中國大跨度橋梁的又一里程碑,標志著中國正在走向世界橋梁強國之列。①上海楊浦大橋中孔跨徑A、B點的距離為602米。如果以AB的中點0為原點,向右方為正方向,適當的單位長度畫數軸,那么A、B兩點分別表示什么數?②如果以左塔A為原點,那么塔B所表示的數是多少?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數軸上的點表示的大小與點的位置有關”,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篇四:數軸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研究新問題,依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始終貫穿“激發情趣--手腦并用--啟發誘導—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畫數軸,怎樣確定原點的位置?怎樣確定單位長度?在數軸上畫同幾個單位長度?這些都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學生在本節時還存在疑問。
關于數軸上有理數之間的位置關系,練習不夠?稍O計游戲:指定若干名學生站成一排,間距相同,每位學生看作數軸上的若干個點,教師任意指定某學生為原點,其余學生說出自己所表示的有理數。
【數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模版之數軸03-20
數軸優秀教案(通用11篇)08-30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