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說話的教學反思
石頭說話的教學反思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叫紀榮敏,來自紀曉嵐小學。我今天作課的課題是《石頭說話》。今天我結合今天的教研主題談談我這節課,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石頭說話》是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八課。石頭在自然界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山上、河邊、海里,但是,不同地方的石頭的質地、形狀、色彩、紋路都有所區別,有的細膩,有的粗糙,各具特色。本課以石頭為教學內容,通過對石頭的欣賞、認識和了解,并通過對石頭的造型表現來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開拓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想像空間和造型能力。通過欣賞石頭,了解石頭,用石頭進行拼擺組合或單個造型、添畫表現,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單個石頭和多個石頭組合表現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塑造生活中有趣的人和物。本課在題材內容形式上,要激發學生思維想像,鼓勵學生用多種造型和裝飾的手法來塑造所表現的物象,使其物體的形象更具個性和創造特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了使學生便于作畫,本課主要是利用橡皮泥、彩筆和水粉顏料作為輔助工具來進行添畫的。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思維較活躍,想像力、表現力和探究的能力比較強,對美有自己的感受,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也有收集資料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節課對學生來說還比較容易接受,教師只要利用一定的教學手段,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針對這一學齡特點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掌握獨體添畫和拼擺組合添畫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2)、提高觀察、想像和表現能力,利用石頭的形狀、特征,大膽拼擺、想像添畫。 過程和方法:
1)、通過石頭的獨立成型或組合造型、彩繪,啟發豐富的聯想,訓練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2)、通過欣賞石頭,了解石頭,用石頭進行拼擺組合或單個造型、添畫表現,了解和掌握單個石頭和多個石頭組合表現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塑造生活中有趣的人和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提升審美觀點,激發創造性思維。
2)、培養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
本課學習目標是:
(1)理解:了解石頭組合和彩繪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2)應用:根據石頭本身的形狀、色彩、花紋、質感等特點巧妙地進行了制作。
(3)綜合:提高學生的觀察、想像和表現能力,利用石頭的特征,大膽拼擺、 想像添畫。
(4)綜合: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
四、本課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石頭獨立以及組合及繪制圖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解決措施:教師通過課件的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發現,逐步感受和體會,并通過老師的補充講授的方式逐步掌握運用利用石頭造型的不同方法。)
2、利用石頭的形狀、特征,大膽拼擺、想像添畫。(解決措施:通過趣味游戲、欣賞作品、小組間的合作等來解決難點的。)
五、教學程序設計:
相對語文、數學等學科來說,美術這一門藝術學科,應該給學生以精神上的放松,代之以思維上的發散。石頭的外形各異、色彩斑斕,具有想象的空間,能發揮學生的潛能。但是在平時生活中,學生對石頭的注意并不多。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以下程序:
(1)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上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欣賞音樂《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引起學生的興趣。
(2)欣賞感受,激發興趣。
同學們明確目標以后,我讓學生欣賞幾幅石頭作品來震撼學生的心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這一步的學習,不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了石頭的外形特征————造型生動的美、色彩奇特的美,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3)嘗試創作,了解方法。
欣賞了解了石頭的神奇與特點后,我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的方式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石頭的表現方法——拼擺,又通過嘗試添畫,讓學生自己發現難題并解決難題,以突破教學難點——添畫。
(3)合作學習,創造表現。
同學們對石頭有了一定的興趣,同時又對石頭的制作方法了如指掌以后,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作品的創作,創作開始后,學生們零距離接觸石頭,觸摸石頭質感、觀察石頭紋理、充分地去感受石頭,他們的各種感官得到了充分地調動,而且在擺弄石頭的過程中由于各種不同形狀和色彩的隨意組合,更加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幾塊踩在腳下不起眼的石頭,經孩子們的自由想象,大膽創作,他們的天性、靈性、悟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也充分體現了合作的好處,通過合作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參與欲提高了,小組之間有了競爭也就沒有私心了,他們最起碼學習用具能互相使用,尤其是對一些動手能力差的同學都有所幫助,也能促使這一部分同學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教學效果很令人滿意。
(4)展示作品,欣賞作品。
首先我展示了學生的作品,這樣做能給學生學習的信心,給學生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同時也開闊學生的思維;其次,我又讓學生自己介紹作品,目的是通過介紹作品,讓學生體會課題“石頭說話”是怎樣表達的。
(5)總結:總結是對本課知識的鞏固和進一步加深。
六、說教法:
1、利用歌曲,引出課題,讓學生明確目標,對本課有興趣。
2、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石頭的美,利用石頭去創造美,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造型表現力。我采用欣賞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3、采用嘗試制作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石頭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激發學生去創作的愿望。
七、說學法:
“學”是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采用以下主要學法:
(1) 欣賞、聯想法: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初步認識石頭,感受石頭的神奇。
(2)趣味嘗試法:面對一堆石頭我們應該如何做,讓學生嘗試,教師指導,讓生明確做法步驟。
(3) 交流合作法: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讓學生仔細思考討論合作,然后隨意交流、發言,這樣的學法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民主、自由、開放的氣氛中成長。
八、小結:
本堂課的設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美、創造美,通過教材和生活實踐的整合,采用欣賞感受、嘗試創作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獨體添畫和拼擺組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識。
我的說課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八、教學反思:
滿懷期待的上了《石頭說話》這節造型表現手工課,盡管條件簡陋,學生們沒有乳膠、玻璃膠、水粉顏料、石膏板,但他們用水彩筆、漿糊、膠水、毛筆和墨水代替,設計和繪制了許多漂亮的石頭造型作品,這讓我很是驚喜和感動。但是,教學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一是在欣賞奇石圖片時可以收集家鄉附近的奇山異石的圖片制作成《家鄉奇石》專題課件,這樣可以激發起學生對于家鄉的熱愛之情和建設家鄉、美化家鄉的豪情;二是在小組展示、賞評時,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創作說明、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集體改進,培養學生互助合作、團結共進的學習氛圍;三是在教學準備中,應該預備一些簡單的裝飾材料,最好是廢舊利用,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簡單是裝飾美化石頭造型,深化造型主題思想,創設完美意境,同時提倡廢物利用,倡導環保理念;四是在課堂小結時,可以由平凡的石頭造型藝術品啟發學生發現生活中更多平凡事物的美,鼓勵學生用常見的落葉、枯枝、樹根、泥土及紙屑等廢舊創造美麗別致的工藝品,來美化校園,美化生活。正如數學名家羅增儒老先生說的:“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只有在遺憾中反思和改進,才能一次次做得更好。
【石頭說話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說話的技巧08-18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