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名稱的來歷》教案范例
《家鄉名稱的來歷》教案范例
教學目標:
1.增進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2.感受家鄉歷史的悠久以及獨特的傳統。
3.了解家鄉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從中探究家鄉的有關歷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有關地名的來歷及傳說,搜集有關文本資料或實物。
2.有準備地請幾組學生采訪社區干部,了解家鄉的英雄故事并做采訪記錄或錄音,根據教學需要分成幾個組按不同方面進行社會調查。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次課上我們布置了調查訪問的作業,請同學們匯報一下你們的收獲,如我們家鄉的名稱是怎么來的?你們家附近的街巷叫什么名稱?為什么叫這樣的名稱?”
請少數幾個學生發言。(明確家鄉的名稱有的是根據地理位置而得名,有的是由于此地的著名人物而得名,有的得名于一些美麗的傳說。)
師:探究一下家鄉名稱的來歷,對我們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是有幫助的。
2.閱讀討論
請學生閱讀教科書P44頁的照片及文字,請他們默讀教科書上的課文,讀一讀爺爺的話,分小組談一談自己搜集到的關于家鄉名稱的故事。然后評出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地名來歷,小組成員一起補充完善,然后請一名學生準備向全班做匯報。
3.探究活動
(1)全班討論交流家鄉名稱的來歷。
(2)延伸探究。
師:“除了地名外,家鄉還有很多可以反映過去的歷史事物,如文物古跡、英雄紀念碑、歷史博物館等,還有一些名人后英雄人物 的后代都可以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了解我們家鄉的過去。”
按類型進行分組探究:
古跡組:家鄉都有哪些古跡,它們的由來。
古樹組:地點、樹名,多久。
人物組:家鄉有哪些著名人物,他們的事跡。
紀念碑:家鄉有哪些紀念碑,記載著哪些英雄人物,他們的事跡。
博物館:家鄉有哪些博物館,類型、收藏什么文物等。
(3)各組交流討論。各組輪流向全班同學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在學生交流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多鄉交流,引發問題,產生爭論。如:家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什么?家鄉的獨特傳統是什么?
(4)小結。教師肯定學生的調查成果。
4.課堂總結,布置家庭作業。
(1)向親近的長輩匯報今天的學習內容,和他們再次回顧關于家鄉的歷史。
(2)準備下節課的課前調查。
【《家鄉名稱的來歷》教案】相關文章:
可愛的家鄉教案_范本03-20
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教案范例02-23
關于家鄉的橋的教學設計03-19
《走進美麗的家鄉》教學反思(通用7篇)09-24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關于家鄉美的音樂教學設計(通用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