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導學案
《口技》導學案
學習目標:
1、順暢朗讀并背誦全文。
2、積累文言詞語“會、但聞、乳、少、名”等,辨析表示時間的詞語。
3、揣摩語言,賞析文中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描述,體會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現(xiàn)。
課時安排:3課時
導學過程:
【知識鏈接】:
口技,是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fā)聲技巧來模仿(模擬)各種聲音的技藝。它能同時發(fā)出各種音響,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后邊,俗稱“隔壁戲”,這篇課文記敘的就是一場在圍幕中表演的絕妙口技,反映了我國民間藝人技藝的高超。
《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寫的一部筆記小說,以鋪寫故事記敘人物為中心。全書20卷,所收多為明末清初訪擬傳奇故事之作。
課前導學:
1、 利用工具書解決字音
少頃( )犬吠()囈語( )夫叱大兒聲( )齁聲起( )
意少舒( )曳( )許許()聲幾欲先走( )
2、結合課下注釋,放聲讀文三遍
①讀文第一遍,做到發(fā)音準確,停頓合理。
②讀文第二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_____
③讀文第三遍,提2-3個有價值的問題:
3.譯一譯:圈點勾畫,粗通文意,嘗試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4.比一比:找出本文表示事物數(shù)量的詞,比較古今不同用法,填上適當?shù)牧吭~。
一( )人 一( )桌一( )椅一( )扇
一( )撫尺兩( )兒 百( )舌百( )口
百千( )人百千( )犬 百( )手 課堂導學:
第一課時
導學要點:順暢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文言實詞,辨析表時間的詞。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三、朗讀課文,初識“口技”。
1、聽老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不僅出聲,而且字正腔圓。
3、二人一組,對讀課文,注重輕重緩急。
4、指名讀文,想象口技表演的生動情景。
四、分組完成智能訓練,積累語匯。
第一組: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林嗣環(huán)()屏障()叱()撫足()
少頃()嘩()囈語()撤()
齁()傾側()曳()中間力拉()
評評聲()意少舒()
第二組:解釋加點字
會賓客大宴()雖人有百年()
幾欲先走()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兩股戰(zhàn)戰(zhàn)()婦拍而嗚()
不能名其一處()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賓客意少舒()
第三組:一詞多義
婦撫兒乳()以為妙絕()
乳絕
兒含乳啼()群響畢絕()
眾妙畢絕()手有百指()
妙指
以為妙絕()不能指其一端()
第四組:找出文中表時間的詞,解釋其義,釋然后分類。
1、表示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同時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相繼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組:翻譯句子
⑴一時齊發(fā),眾妙必備。⑵賓客意可舒,稍稍正坐。⑶中間一拉崩倒之聲。⑷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⑸子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五、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第二課時
導學要點:理解課文大意,欣賞藝人精湛技藝,體味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寫法。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學習
二、整體感知
1、思考:口技藝人表演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由哪些語言來判斷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2、精讀細品:讀課文第2、3、4段,思考:
(1)教師引語及提問:請同學們仍以同桌為小組讀課文第2、3、4段,看看口技藝人用口摹演了幾個場景?試用自己的話概括。
(2)教師引語及提問:作者直接詳細描述了口技藝人用口摹演的三個場景,從這些文字中可知:藝人演技的高超——就憑一張嘴就能摹演出如此豐富的場景,可見他的技藝實在是精妙至極!但在這些段落中,作者還寫到了聽眾,同學們先勾畫出這些語句,然后想想:寫聽眾有什么作用?
(3)教師引語及提問:通過前面的分析,同學們說說,為了表現(xiàn)口技藝人演技的高超,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加以描寫的?
三、合作探究:
開頭結尾都寫到了表演道具,這是不是簡單的重復?為什么?
四、課堂檢測:
背誦課文
【《口技》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xiāng)》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鐵的性質導學案09-01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20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