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案
《有多重》教案
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實踐活動,親身經歷對實際物體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體質量概念,體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處理教學環節比較清楚,過度自然。如教學1千克結束之后,這時用1枚1角硬幣放到臺秤上稱重,指示針針沒有動,老師問:是不是,它沒有質量了呢?學生馬上說1枚1角硬幣它也有質量,只是很輕。教學自然引導學生學習克的概念教學。
了解千克、克這一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教學1千克概念時選擇標準材料顯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否必要。課前我準備了2瓶各 500克重的自灌的礦泉水,5只重1千克的蘋果。我調查市場上的食鹽是每袋350克,沒有多方調查,我就讓學生帶3袋食鹽,可是學生帶的食鹽每袋質量多少不一,有的每袋300克,也有的350克、400克、450 克。學生通過掂一掂,如再稱重時3袋350克食鹽重臺秤上顯示數是1050克,老師也沒有及時調整多余的50克。學生對1千克概念形不成標準模式。
教學不足之處:如何留下作業時間和空間。練習是應該用什么方式如何指導學生?例如:掂一掂,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約有多重?再稱一稱。教學時,教師沒有對學生估計不足。學生有說500克,600克,1千克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掂一掂1瓶500克礦泉水與一本字典。思考兩個誰輕誰重?然后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約有多重?這樣有的放矢。學生就可以估計出一本字典約300克等數量。
【《有多重》教案】相關文章: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03-2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精選12篇)11-30
《1億有多大》四年級上冊教案(精選9篇)10-13
《鉛筆有多長》優秀教學設計02-15
《它們有多大》教學反思(精選20篇)02-14
優秀教學設計包括的內容有哪些02-27
有哪些現象證明女人發胖了03-20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