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數學《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認識負數》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的讀法、寫法。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通過教學,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向學生滲透“對立統一”、“實踐第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認識負數》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算術數之后數的范圍的第一次擴充,是算術數到有理數的銜接與過渡,并且是以后到了高一年級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
這節課的思路是清晰的,各個環節聯系的也十分緊密。大量的生活中的問題,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獲取了新知識。
不足之處:一是我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了解不深,有些問題設計的過淺,沒有價值。致使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二是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非常有限,降低了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三是課件的制作還不夠精細。在有就是語言還不夠準確、精練。
【數學《認識負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02-24
認識因特網的教學反思01-25
0的認識教學反思09-21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認識路線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認識小數的教學反思03-2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0
認識平均分的教學反思10-26
認識時鐘整點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