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荷花的優秀教學設計
課文荷花的優秀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在觀察想象的同時,師生互動學習,讓學生獨立思考,發散思維,教師主導解難與點撥,學生在教學設計中提煉實踐活動。是師生互相參與,評價,探討與交流為一體的教學體系。《新時期小學教學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轉化為研究學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更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無需要教”和“無師自通”的效果。
設計特色:
以“讀”、“看”、“想”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以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訓練為思想主線。以引導和更改為教學主導思想。讓學生自由、自主、自強、自在、輕松、愉快的情境氛圍中有所創新與評價。
教學范文實例:《荷花》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扣住“荷花”的獨特之處。
1.設疑。師問: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它們一般生長在哪兒?生長在水中的花兒可否見過?
2.揭題。激趣,荷花的葉子叫什么?荷葉,又叫“蓮葉”。(板書:蓮葉)荷花還會結果呢,它的果實就是“蓮蓬”。(板書“蓮蓬”)
好!在這孟夏之季,讓我們一起走進這迷人的畫卷,一起欣賞給你這水中芙蓉吧!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被花的神采、清香、高潔所傾慕,所陶醉!
3.學生互相說一說,通過閱讀,知道了什么,能說多少說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深層閱讀,激發閱讀欲望,讓他們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這樣進行個性化閱讀,有助于構建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從而培養學生學會閱讀的能力。〕
二、略讀課文,感悟類容。
1.精讀課文,(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圖,并且向學生提出看圖學文的要求。)師問:作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看到了什么?怎樣的情況下去看的?(學生置身于情境,快速閱讀第一自然段。)
2.交流與反饋。玩的同時,聞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學生A:時間?(清晨),地點:(公園),看到了:(荷花),起因:(玩得同時,聞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老師:板書。聞——清香——看(荷花)
3.自學討論,理清層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時展開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綜合板書:
我去看
看著
想著
看著
三、圖文結合,理解類容。(啟發學生把這幅圖當作真的荷花,使學生進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1.精讀課文,互動學習。
啟發:同學們,你們再看這幅圖,畫上的荷花多美,我們看著,覺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現在我們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邊看邊想象,好像看到什么?聞到什么?
2.指點:課文一開頭就是這樣寫的。“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這就把荷花的特點寫出來了。現在請同學們帶著想象讀課文的第一節。
3.學生齊讀課文第一節。
問:“作者跑出去看到了什么樣的荷花?請同學們細讀以下兩段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再爭議。
教師:作者看到了什么樣的蓮花?
學生B:“看到了全部綻開的荷花!”
老師:“是嗎?”
學生C:“老師,應該說是形狀各異的荷花!”
老師:“誰能說得具體一點,讓大家聽聽。”
學生D:“作者先寫葉,再寫花。寫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大圓盤。寫花,分類寫。有的已開出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全綻開了,有的才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老師“說得很好!那位能否把葉子的形狀特點和花開的三種類型再簡練一下?”
學生:E(舉手):葉子的形狀是“密”,形狀是“圓”。
學生F(舉手):寫花有三種類型;半開的,全開的,未開的(花骨朵)。
老師:“這兩位同學總結的十分恰當!請大家在想一想,作者用什么的手法或者說方法將這荷花寫得如此神妙,形象,逼真?”
學生G:“作者寫葉時,用運了比喻的手法。”
老師:點頭贊許。
學生H“:作者寫荷花時是從嗅覺和視覺的角度來寫的。”
老師:點撥歸納。“這兩位歸納的真是準確!老師認為作者寫得如此傳神,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細節描寫更精彩!清同學們把描寫動作和神態的詞或者句子畫出來!”(細讀“荷花已經開了不少……看起來飽脹得像要破裂似的。”)
學生I:(疑問)“荷花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是描寫荷花的動作還是神態?
老師:請全班同學思考!“荷花像大圓盤,荷花挨挨擠擠。”是什么描寫?又是什么修辭?
全體學生:(異口同聲)神態,既是比喻又是擬人。”
過渡質疑,學習第3,4自然段。
老師:“如此絢麗多彩的大自然畫卷,我們是怎么感想的?憑著自己的想象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分享!”
學生J:“我想象自己成為一名畫家,描繪著美麗的景色……”
學生K:“我想象自己變成一條小魚,在這碧綠的帳篷下自由的穿梭……”
學生L:“我想自己變成一名攝影師,留住這動人的瞬間……”
學生M:“我想象自己和青蛙為朋,蝴蝶為友,與荷花永結成姐妹,翩翩起舞……”
學生全體:(哈哈大笑)
老師:“說得好,說得妙!此種感想就在下兩段,請集體朗讀!”
學生全體:(“我突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
4.板書提綱,進行整理。
5. 指點:“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樣子。“露”來是躲在下面的,而現在顯露出來了,好像把頭探出來了,露出來了,這個“露”把小蓮蓬寫得可愛極了。
(板書“看著”加上“冒”、“露”、“美“三個字)。
6.有感情讀全文〔播放視頻,再次欣賞荷花的美麗,配樂讀〕
〔設計意圖:閱讀是一種共同參與以至共同創造的過程,提倡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表達出自己對文本的感悟,正是要讓學生自主地融入到文本之中,旨在為學生提供自我發現,自我充實的閱讀機會,滿足學生多樣的閱讀需求和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從而體現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四、教學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完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之后,感想如何呢?相信同學們一定收獲不少,特別是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精神,形象逼真的寫作手法,給人以身臨奇境的感覺!課后,我們把觀察和閱讀作為長期的寫作素材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題要,轉入主題。
1.質疑,探討。
同學們,昨日學完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之后,對我影響頗深。今天,誰能說說葉圣陶爺爺是從什么樣的角度把荷花觀察的透徹入微?
學生A:“從高到低,由外到內!”
老師:搖頭,示意不確切。
學生B:“俯視!俯視!”
老師:“何以見得?”
學生C:因為文中字里行間沒有“莖”,“桿”的描述,只有“花”和“葉”的寫照!
老師:“有道理,有沒有其他意見?”
學生D:“有,瞧!葉圣陶爺爺站在很高的橋墩上,正在向下俯視池塘里的荷花呢!”
學生全體:(哄堂大笑)
老師:點頭肯定,再次激發。這種寫法在說明中叫什么順序?(空間順序)“二位說得均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繼續走進課文,看看新發現。”
圖文結合,情景交融。
老師:誰來先“添加”一筆仰視所看到的情景?
學生:“我添!我添一筆有關莖的句子!”
老師:“什么樣的莖和桿?說出來!”
學生F:“筆直的莖和桿!”
老師(引申):“這時的葉又像什么呢?”
學生G:“像手!”
老師:“說生動點嘛!回味一下葉圣陶爺爺寫出了葉子的什么特點?”
學生H(舉手搶先回答)“像……像……像一雙…一雙寬大的手掌!”
老師:“比喻的好妙啊!我認為應該說成像一雙雙暴出青筋的玉掌更貼切!同學們再仔細想想,這時的莖和葉連起來又像什么呢?”
學生I:“像點點白帆……”
老師(彌補):“像點點的白帆拉起一艘艘綠色的網船!”
學生(全體)拍手稱絕。
二、鼓勵創新意識,提高寫作欲望。
老師:想不到同學們把這“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水中芙蓉寫得如此絕妙,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學生:“我們能否仿寫一下!”
老師:“好啊!還不快拿出本子動腦動手!”
學生(全體):發出沙沙的書寫聲。(老師巡視學生的筆下生花)
學生1寫道:“怒放的荷花,露出嫩黃色的小黃蓮,如典雅文靜的小公主,莊重高貴……”
學生2寫道:“含苞欲放的荷花,嬌嬌滴滴,舞動著它豐滿的身姿,露出含情脈脈的睡眼,猶如羞紅臉蛋的少女走出沐浴的澡池……”
學生3寫道:“望著這超群脫俗的荷花,我自己仿佛也變得玉膚冰潔,晶瑩無暇了!”
學生4寫道:“未綻開的花骨朵像妙齡少女抹上了淡淡的胭脂……”
三、拓展延伸,積累內化
此時此刻,你最想做什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
1、我會寫:作者把荷花寫得多美呀!我也要寫一寫自己喜歡的花。
2、我會說:交流有關描寫荷花的文章、詩文、體會。
3、我會做:上網收集相關視頻、畫面、文字資料、制做有關荷花的網頁。
4、我會背: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試背。
5、我會種:有興趣、有條件的同學可在水盆中養觀賞性荷花,體驗實踐的樂趣。
〔設計意圖:安排此項分層作業,是顧及到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更是為了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實現課內向課外的開放。〕
四、總結要點,歸納整理。
今天,我們在互動教學中,同學們參與課堂活動,師生共討課題,留心觀察圖文,豐富聯想題材,在總結寫作特點的同時,不斷激發自身的創作靈感,今后我們繼續學習鉆研新課題,新教法。
五、教后反思
教學本課,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與思考:
(一)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荷花》一文時,針對學生對荷花的有關情況不是太了解的實際情況,課前鼓勵學生自由查找資料,增加感性認識,開課伊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顏色不同,姿態各異的荷花創設情境來激起學生內心向往美的情感,使學生順利走進文本和作者一起品賞美麗的荷花。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熱情地去讀,獨立地去讀,欣賞性地讀,從而發現語言文字中蘊含的美,然后利用網絡優勢,進入情境,讓學生在一個相對獨立自由的閱讀環境中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師、和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探究并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對文本進行合理想象。利用多種表達方式展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
(二)重視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荷花》一文,語言簡潔,想象豐富,富于感染力,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濃濃的熱愛荷花,熱愛自然的感情。我引導學生多層面地了解文本內容,通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個性體悟荷花美等方式方法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墜入了文中優美的畫境之中,領悟到荷花的神韻,獲得了審美體驗,反復品讀欣賞后,隨著對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無窮無盡的贊嘆充塞于胸腔,他們不容自遏地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教師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一言一語飽蘸著深情,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匯的積累和內化。
【課文荷花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荷花》教學設計(通用15篇)09-12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國畫荷花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29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我的戰友邱少云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