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菊》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丑菊》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丑菊》的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在互動對話中,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對丑菊的情感。
2、有感情朗讀課文,欣賞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句。
3、學習作者采用抑揚以及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體會作者對丑菊的情感。
難點:
從丑菊身上得到啟發,學習正確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課件顯示丑菊)你們對丑菊有哪些了解呢?誰來說說?(教師板書課題:丑菊)
2、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地讀讀課文,看看大家是怎樣讀懂課文的?聽聽大家有什么深刻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分清主次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愛的段落。
兩個要求:
(1)請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你們在預習時的體會跟同桌交流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用筆記下來。
。2)梳理課文、分清主次。先和同桌交流交流。
2、自讀課文,完成練習,交流分層。
三、細讀課文,探究體味
1、感悟作者種丑菊的原因和心情。(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讀了這一段,你們讀懂了什么?
(2)誰能用不同的.詞來形容急切的心情?
。3)誰來把這一段再讀一讀,感受作者的好奇、急切。
2、感悟丑菊的嬌小、美麗。
(1)快速讀,用筆畫出描寫丑菊顏色、形狀的詞句,再把這些詞句讀一讀,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
。2)讀一讀?(指名讀,對比讀,悟讀,齊讀)
。3)感受丑菊的嬌小、美麗。(課件顯示)
3、感受丑菊的動態美。
。1)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大家有什么發現?(學生讀書)誰來說說?
。2)感受丑菊的動態美。(課件顯示)
。3)同學們對丑菊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讀了課文后,你想對丑菊說什么呢?
4、更改丑菊的名稱,體味丑菊的美。
。1)同學們,通過讀課文本和觀賞圖片之后,大家對丑菊一定有了深刻地了解了吧,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吧。(學生自由讀課文)
。2)同學們,你們一定喜歡丑菊了吧!想不想給丑菊改改名呢?
5、感悟結尾句的含義。
同學們,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把給你啟迪的句子畫出來。
。1)出示課件:人間事物中,有不少東西往往名實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
。2)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先品讀、悟讀,聯系生活說說對此句子的理解。
。3)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
(4)重點讀:人間事物中,有不少東西往往名實并不完全相符。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用激勵讀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認識:師:人間的事物名實并不完全相符啊,讀——;師: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讀——)
(5)讀名言,受啟迪
出示課件:名人——培根的一段話。(略)
請讀這段話,希望你們從中受到啟迪。
四、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總結:同學們,一個人或一個事物的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請記住人世間有很多東西不是因美麗而可愛,而是因可愛而美麗。希望大家做一個心靈美的人。
五、作業
聯系本文作者的寫作方法,課后觀察一種植物,看看從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啟示,把它寫下來。
《丑菊》的教學反思2
經過兩輪試講,對《丑菊》這課的把握越來越準確、熟練,教學效果也越來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細致琢磨和推敲改進的地方。
1、導入:學生不知道描寫菊花的詩句,只有一個同學能背誦出一句,而且不熟練。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馬上教給學生適當的幾句詩,不但可以引入新課,同時也是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2、匯報第2自然段:教師問的問題太碎,所以糾纏時間過多。完全可以一句帶出“丑菊起初什么樣,長了幾天什么樣,等了幾天又是什么樣?”學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內容。
3、在讓學生評讀這段時,學生說出來了一些詞應該重讀,如“綠綠”“金黃金黃的”“一層又一層”。教師應該給與寫法上的點撥總結,“這些描寫丑菊顏色、形態的`詞應該讀得突出些”。這樣,既可以進行朗讀的指導,又讓學生體會寫法的精妙。
4、讀寫結合:在一個學生匯報時,老師不能只針對這一個學生進行指導,而置其他學生于不顧,要讓其他學生參與其中,評一評哪說得好,哪可以怎么修改。這樣就可以做到在指導一個學生的同時,培養整體學生的思辯能力。
5、既然設計文章的第2段為讀寫結合的重點設計,那么,其它段就要以讀代講,處理的再淡些,才能突出重點。
6、結尾:首先應該尊重文本,“名”的意思就是名字、名聲,在此基礎上再加以引申為名譽、地位、外表等。學生談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也不要講得過多,小組內議一議,指名兩三個學生匯報即可,還是以朗讀的形式來理解感悟。
總體看來,存在兩方面問題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改進。一是引導的便捷,教師要巧妙設計自己的教學語言,提出的問題要明確簡練,引導學生的語言要盡可能的便捷,不但規范教師的教學語言,還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容量和教學效率。
二是培養孩子傾聽思辯,不能只是一對一的指導,而是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使他們不至于無事可做,教師要逐漸培養他們傾聽的好習慣和善于思辯的能力,課堂上不僅有師生對話,還要有生生對話,這樣課堂才能有互動,指導面積也會擴大,這又是一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極佳途徑。
《丑菊》的教學反思3
教學簡析:
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作者是通過自己種“丑菊”的過程,從懷著看看享有此惡名的花究竟怎樣的目的而種下“丑菊”,觀察它打苞、開花及夜晚、白天那獨特的花形,來說明“丑菊’是美麗的、可愛的。從而告訴我們做人外在的名稱并不重要,內在的美才是不可缺少的。
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本節課力求做到:一是讀中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二是重視學生讀中思考。讀中感悟、讀中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學習中讓學生抓住課文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重點語句進行讀的訓練,三是重視積累與運用。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麗,進而懂得做人要做內在美的人的道理。
2、體會課文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讀短文,體會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名可以丑,但實一定要美”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提到菊花,你想說些什么?可以說有關的成語或描寫的,贊美的話等。
學生說。師:是的,菊花是一種美麗的花,但是,如果在菊花前面加上一個丑字,你會有什么想法?(是呀,一個不太雅致的名字讓我們產生了這么多的聯想,文中的作者對丑菊的印象又是怎樣呢?還是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出示課題:丑菊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1、請同學們借助閱讀提示,默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邊讀邊思考,你們知道了什么?
2、讀完后,說說你的'感受。
3、人們常說:學貴有疑。有沒有想提出的問題?嘗試著在無疑之處設疑也是一種能力。 (四人小組相互提問,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在班上提)
三、入情入境,研讀感受
1、當我懷著渴望的心情種下丑菊時,它怎樣了?我心里怎樣?(氣)
終于經過了一年,當萬物復蘇的時候,丑菊呢?(打了苞)我心里怎樣?(高興)
師生合作讀課文:起初,丑菊是:(學生讀)長了幾天,丑菊變得(學生讀),終于,花兒開了,這是一朵怎樣的花呀?(學生讀)你讀出了作者此時的心情怎樣?(學生反復讀)
看看,這是一朵多么誘人的花呀,可是還沒完,它的還在于(學生接讀)這時,作者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欣賞)還有呢?(太不公平了)
評價:
如果說前一段的描寫是靜態美下的丑菊,那么這時的丑菊展現的就是動態美。這一張一合你想怎樣讀呢?
作者動靜結合,雙管齊下,使文章質樸中流露出生動,看來描寫時要關注靜態的一面,更不能忽略動態的美。
此時此刻,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丑菊,你會想到什么?
四、交流分享,升華體會
1、這樣嬌美的菊花,人們卻給它起名叫丑菊。你最想說什么?
展開想象,思考一下
2、丑菊的名字那么多,反而丑菊的名字流傳開了,你能想到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論名是丑還是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實一定要美。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內在的品質一定要美,不要華而不實。
3、 生活中或你讀過的書中有沒看過名不符實的人或事?《丑小鴨》《灰姑娘》,清潔工等。
4、藝術家羅曼羅蘭說: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F在就用你的慧眼,說說生活中什么樣的美是真正的美。
在你眼中,真正的美——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推薦課外閱讀
把你的心得寫下來
【《丑菊》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