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鳥語》教學反思
關于《鳥語》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也精彩——《鳥語》教學反思
3月18日下午,我在衛崗小學參加區級課堂教學評比,參賽課文是《鳥語》第一課時。課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感觸頗多。
1、首次嘗試第一課時公開教學。平時的閱讀教學實驗課或外出觀摩,交流的都是第二課時。我曾經認為,第一課時朗讀版塊的教學套路就那么幾樣,沒什么好上的,也不易出彩。可能這也是老師們不喜歡把第一課時作為公開課的原因吧。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法。
2、讀通是我教學的重點。我將本課時教學目標定位于引領學生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初步感悟文章內容。于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我設計的是放手試讀,在試讀中引導學生一手課本,一手字典,高聲朗讀,默默靜讀,同桌互讀,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并解決生字新詞和難讀句段。教學時,卻發現學生手中只有課本而已,只得作罷。“無聲老師”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不可小視。
3、理清文路環節的設計。我認為四年級孩子應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啟發孩子理清文路很重要。但實踐中,可能由于時間倉促,未留給孩子們充分思考的時間,他們顯得很茫然,教學效果有拔高之嫌。
最后,向李主任提出一個建議:以后的教研活動能否多開放一些第一課時的課堂教學,或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供廣大一線教師交流討論。
《15.鳥語》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小語高段2號:王發
3月18日下午,我在衛崗小學本部執教了蘇教版四上第15課《鳥語》第一課時,幾多收獲,幾多遺憾,幾多感慨。
先談談收獲:
(1)、通過這次參賽、摸索、研究,我初步知道了第一課時怎么上?上些什么?我覺得第一課時,上多少,怎么上,應該根據課文內容來確定、制定教學過程。而且課堂上時間有限,學生又沒預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最短的時間里,指引、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障礙,力求高效。
(2)、本節課,注重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我在教授時,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再讀課文,談談感受;三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學生有自讀、齊讀、比賽讀、男女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學生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
(3)、結尾送“禮物”一節,設計精彩,不僅讓學生初步認識了小標題概括課文大意后可串聯出全文大意,還巧妙滲透了“愛鳥”教育,初步感知了課文的思想感情,更給學生對這節課及授課者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再談遺憾:
(1)、對于課件未用上,我準備不足。臨場應變能力有待加強。
(2)、對于學生的讀書評價,我的評價語不夠豐富、生動。
這次的比賽,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給了我很大幫助,甚至比我自己埋頭苦干半年帶來的感悟都多,感謝有這次機會,若能再當面聽聽評委的點評或看到評委的書面點評,那對我們的幫助就更大了。
【《鳥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