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拼音教案
第十二課拼音教案
一、教材分析:
《ɑn、en、in、un、ün》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第十二課。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以情境圖激發興趣引入本課所要學習的五個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二部分是拼音練習。包括兩項內容:(1)聲母與ɑn、en、in、un、ün的拼音,鞏固新學的韻母,復習j、q、x跟ü組成音節省寫ü上兩點的規則。(2)看圖讀音節詞語,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準確拼音的能力。第三部分是看圖借助漢語拼音認字讀韻文。配有一幅山區田園圖,圖畫表現了韻文的意思。韻文中有許多含前鼻韻母的音節,還有要認的五個生字。第四部分是兒歌,配有圖畫。兒歌中有多個含前鼻韻母的音節。隨兒歌學習“半、云、她”三個字。
二、教學設想:
本課要三到四課時完成教學。因此我所上的是選取前二個鼻韻母。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重要保證。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對于漢語拼音學生是比較陌生,學起來枯燥乏味。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結合《文新課程標準》我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正確認讀,激起漢語拼音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掌握漢語拼音的學習方法。這是本課的重點。
另外,針對一年級學生好玩,好動的特點,教學時,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如摘“桃子”游戲。對口令游戲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突破拼讀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目標:
1、學會前鼻韻母anen,讀準音,認準形,正確書寫。
2、準確拼讀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讀準三拼音節,復習ü上兩點的省寫規則。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激趣:今天,你們還想到美麗的果園去玩嗎?我們的老朋友復韻母娃娃也想去玩玩,但是他們不小心走散了,你能幫他們組合起來嗎?板寫復韻母
2、過渡:可是,有兩個韻母小伙伴他們也想跟著去,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二、游戲學習。
(一)、學習an
1、an誰認識?你是怎么認識的?交流。
2、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說說天安門。指導讀準天安門。安就是的讀音。
3、范讀。不過,它在這里不念,跟在單韻母后面,我們只要發的前半部分,用舌尖頂住上背(用手形),讓氣從鼻子里出來。觀察口型。指名讀。學生模仿開火車讀。組長讀。小組讀。4、四聲練習讀。
(二)、學習en
1、創設情境:剛才大家讀得真好,我們準備進果園了,可是我們要有禮貌,進門前應該怎么做?出示圖:學生自由說,應該先摁什么?我們摁門鈴,通知屋里人。做動作。
2、拓展:我們還可以摁什么?學生說。摁是第四聲,它的第一聲就是我們的新朋友的讀音。3、練習讀。四聲讀。
(三)、學習拼讀。
1、進了果園,an娃娃特別高興,請來了好朋友聲母娃娃在草地上做起了手拉手的游戲。你們看他們是誰?(板書
an娃娃和他的好朋友見面時,會怎樣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塊拼一拼。(同桌試拼音節——指名拼讀——齊拼音節——男女對口令)
2、“en娃娃”看見你們這么聰明,就打電話把他的好朋友也找來了做游戲,你們看。(板書:)。en見到他的好朋友一高興不知怎么打招呼了,小朋友幫幫他,好嗎?(同桌試拼音節——指名領讀——師生對口令)
3、你們可真棒!an娃娃興奮極了,不但跟聲母娃娃玩出示
,還讓單韻母乘飛機趕來一起玩了,你們看。(同桌試拼——四個小組各拼一個——指名拼讀——兩大組對口令)
最后,他們想去摘桃子吃,不過,要把桃子上的音節拼出來,才吃到。
(四)、指導書寫。識記字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順口溜。比較。
指導書寫。板寫。自己練習寫。指導評價。
《anenin》公開課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三個前鼻韻母和兩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認“門、去、來”三個漢字。
2.能力目標:能根據圖意說簡單的話;掌握聲韻拼讀方法和聲介合母與韻母相拼的方法;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新學習的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3.情感目標:養成認真觀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二、內容分析:
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協助識字、閱讀、學說普通話的工具,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看圖說話學拼音12”課共包括六局部的內容:第一局部內容是情境圖;第二局部內容是三個前鼻韻母,整體認讀音節yin和聲母與韻母相拼的音節;第三局部內容是整體認讀音節yuan,配圖和說明圖意的音節;第四局部內容是看圖讀韻文認字;第五局部內容是書寫格式;第六局部內容是會認字“門、去、來”。前鼻韻母的發音和整體認讀音節的識記是重點,也是難點。
三、學生分析;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動身,從母語教育的規律和兒童入學前口語水平的實際動身,根據兒童思維具有形象性和樂于口頭表達等心理因素,把漢語拼音教學與識字教學、學說普通話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兒童的語言實際生活經驗相聯系。從兒童學習的興趣、需要著眼,本著易學、有用的原則,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搞好幼小銜接,繼續發展兒童的口頭語言,并布置兒童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為學習書面語言打下基礎。
四、設計思路:
漢語拼音教學應與學普通話、識字結合起來。本公開課教案充沛利用教材資源,從故事入手,通過看圖說話,讀兒歌,識漢字等,使聽說讀寫能力協調發展。教學過程努力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欲望,再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獲得新知,克服漢語拼音教學機械音調重復、枯燥無味的毛病。
教與學的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我給你們帶來了紅蘋果卡片,上面有字母,誰讀得好就獎給誰。(舉卡請學生讀,并獎給讀的好的同學。)讀的真準確,能告訴老師讀“n”時,這個聲母的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指名說,然后齊讀)
師:大家說的、讀的都不錯,我想用一句話夸一夸你們:qīnàidexiǎohuǒbàn,nǐmenzhēnguāi(出示音節)這音節中,你不認識哪些韻母?
(指名讓學生說,同時相機將自制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師:太棒了!你們找出的這三個韻母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三個新朋友——前鼻韻母。只要你能專心聽、仔細看、張張嘴、動動手,就一定能和它們成為好朋友。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小禮物,先送給你們第一個禮物,講個故事吧:
(引導同學們看圖)在一個美麗的樹林里,住著小猴子和他的媽媽。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圓圓的月亮像銀盤一樣掛在天空。多好的月夜啊!小猴子嚷著和媽媽出門玩。他們來到河岸邊,玩的正高興,忽然,小猴子轉過身,大聲喊:“媽媽,糟了,糟了!月亮掉進水里啦!快拿勺子來撈它。”猴媽媽往河里一看,笑著說:“傻小朋友,那是月亮的影子,你看,月亮不是好好的掛在天上嗎?”小猴子抬頭一看,高興的跳了起來,“噢!月亮果然還掛在天上哩!”
二、看圖說話,學習新知
師:我的故事講完了,檢查一下同學們聽得認不認真。小猴子和他的媽媽來到了什么地方?(相機出示“岸邊”的情景圖和音節詞,并領讀“岸邊”)“岸邊”的“岸”讀成一聲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一個前鼻韻母的讀音。(師范讀一遍,學生跟讀)
我們知道了它的名字,它長得什么樣呢?請你仔細觀察,按先后順序說一說它是由誰和誰組成的?(指名學生說,并板貼卡片)那an的音是怎么發出來的?先張大嘴巴發a的音,接著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n。n在這里不是聲母,發音方法也不一樣,比聲母讀的還要輕,a讀得重,n讀得輕,中間不送氣,一口氣讀成。
(教師先范讀,再領讀幾遍。然后讓學生自身讀、同桌互讀。最后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讀的情況,隨時糾正錯誤。)
大家看哪!調皮的小聲調也來湊熱鬧了,(出示帶聲調的an)你還會讀嗎?(舉卡讓學生讀)你知道那詞語帶有這個音?(若學生回答不出來,可提示:如,老師經常在課堂上說的“恬靜”。這樣,學生就會舉一反三。)
這么一小會兒,an又交了很多朋友,你會拼讀嗎?(出示帶an的音節:課本上的)其實,它還能與許多聲母相拼,你想來試試嗎?(指名學生試拼)
三、總結學法,合作探究:
師:我們對這位新朋友已經熟悉了,剛才先學了an是由a、n組成的。那en、in呢?你能來貼一下嗎?(找學生上臺貼卡片)
師:貼的不錯。現在依照學習an的發音方法,小組長帶領學習en、in的發音方法。比比哪個小組學的好?(師巡視指導組長)
師:剛才學得很積極,哪個小組先來展示一下?(匯報學習效果:先讓學生讀,然后說說這個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最后對說的好的小組和學生進行褒揚)
師:我想考一考你們,(出示相關音節,指名學生拼讀)再來看圖讀音節,(出示課本上的有關音節。)
四、仔細觀察,認真書寫: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記住了新朋友的樣子,也知道了他們的名字。現在,讓我們給他們照張相,請你仔細看三位朋友的高矮,你能不能把他們寫在漢語拼音本上呢?(學生書寫后找幾位寫得好的進行展示,然后找學生評價。)
五、拓展練習,鞏固新知:
師:現在,我送給大家最后一個禮物,讀一首兒歌。(將課本上的兒歌展示出來)請小朋友馬上找出我們的新朋友。(指名讀找出來的音節,再練讀兒歌。)
師:同學們讀的真不錯,所以,我想請你們幫個忙。誰來幫我把這音節貼在教室合適的地方。(找幾個學生貼寫有“門”、“黑板”音節的卡片。)
這點小事難不倒你們,有的還不過癮,那就請你們:讀一讀,連一連(出示寫有“毛巾”、“天安門”、“燕子”“菜盤”的音節詞和圖片,進行連線。)
六、真誠鼓勵,提出要求:
你們表示得太好了!我真誠地再把剛才的話送給你們:qīnàidexiǎohuǒbàn,nǐmenzhēnguāi。(再次出示)現在,大家應該會讀了。這節課大家表示太棒了,希望以后大家永遠帶著熱情來學習!小朋友,再見!
第二課時(略)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高,我感覺主要是因為以幾點做法比較適合他們的學習特點:一是巧用情境圖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二是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學。剛入學兒童注意力短暫,課堂上設計比較多的活動、游戲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本課中采用了故事法、實踐法、比較法等。三是“授之以漁”,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只教“an”的學習方法,其余的由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這樣,不只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
【第十二課拼音教案】相關文章:
化肥第十一單元復習課教案03-19
拼音中輕聲的總結03-30
拼音bp教學設計10-15
高三語文多音字的拼音大總結03-18
《橋》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精選03-13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3-01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黃繼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1
解決問題的策略蘇教版數學第十冊教學反思(精選25篇)03-17
一年級語文拼音過關測試卷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