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校的辭職報告4篇
在一個職場工作幾年后,我們會由于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而辭職,這時就要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辭職報告了。我們該怎么寫辭職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的辭職報告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的辭職報告 篇1
尊敬的領導:
您好!
首先,我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一個在***工作的機會,我也很重視在***這***年的工作經歷,而且很榮幸自己能成為***這個充滿活力的團體的一員。在這***年的工作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雖然在這*年的里教學業務知識及專業知識已經基本掌握,但俗話說“學無止境”,有很多方面我還是需要不斷地學習。我相信在***(學校)的這段工作經歷和經驗,將會對我以后的發展帶來非常大的幫助。但是,由于***原因(把自己理由30字左右寫出來),所以我不得不辭職,經本人慎重考慮,決定辭去公職。
再次感謝學校領導在這***年的時間里對我的幫助和教導,對于我的離職給學校帶來的不便我表示抱歉。同時我也希望學校領導能夠體恤和理解我的個人實際情況,對我的申請予以批準。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蓋手印) *年*月*日
鄭重提示:
學校的辭職報告 篇2
尊敬的領導:
您好,首先非常感謝這一年來您們對我的關心及照顧,讓我學到很多也體會很多。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上的疏忽和缺陷您們都能寬容我并時時教導我前進,更是讓我由衷的感激諸位院領導大鑒:
我在學校任教的續簽合同(xx年-xx年年),到明年元月15日將屆期終。據合同規定,如一方有變動意向,應在到期前九十天知會對方。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在到期之日,結束我在本院的教學。
此致
敬禮!
辭職人:pincai
20xx年xx月xx日
學校的辭職報告 篇3
尊敬的領導:
承蒙領導厚愛,讓我擔任xxxxxxxx小學校長之職。經過一年時間的實踐,本人覺得自身難以繼任該職務。原因如下:
其一,本人工作經驗不足,管理能力低下,沒有謀劃學校全面工作的能力。
其二,本人社交能力低下,理順不好學校與社會、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得不到家長的認可。
其三,本人專業技術水平低,不能有效指導教師的教學,特別不能幫助年輕特崗教師的成長。
其四,顧了管理顧不了教學,顧了教學顧不了管理。當了八年級的班主任,教了地理還要教數學。管理不好對不起領導的栽培和信任;教學不好對不起父老鄉親和學生。在其位還要盡力支撐,結果導致身心疲憊,精神嚴重欠佳。
其五,工作上很多地方,很多事情都不太明白,還需要虛心學習。由于工作效率低,為了完成本職工作就得加班加點,深感力不從心。 鑒于自己以上等諸多不足,為了不貽誤學校的工作我完全有辭去xxxx小學校長職務的必要。這是我猶豫再三,思考了很長時間,最終痛下決心,鄭重的向領導做出的請求。同時借此機會向領導說出我的心愿,鑒于本人還年輕,對教育工作還抱有一份熱情,希望領導將我調離三聯小學,我將加倍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今后好為平江教育事業做更大的貢獻。懇請領導批準。萬分感激!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x
20xx年x月x日
學校的辭職報告 篇4
尊敬的董事長:
您好,就在幾個月前,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我象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經驗和值得夸耀的地方,感謝您和學校在20xx年9月份的時候,給我的那份厚重的信任,讓我有了第一份工作,去實踐我從小就有的夢想,去成為一個好老師。
在這一個學期里,我不僅從我的同事那里學到了很多的教學和工作經驗,從學生那里學會了什么是耐心,什么是傾聽,更主要的是從您身上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您踏實穩重、親歷親為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耐心細心的工作態度都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會對我的人生具有指導意義。無論是從學生,我的同事,還有您的身上,我都看到了我的不足,我需要繼續學習更多的東西。
中英文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對這里的一切我都充滿了感情,籃球場,舞蹈室,書畫室,這些地方都會讓我想念。我上的第一堂美術課,我教學生的第一首歌,我教學生的第一支舞,我帶隊打的第一次籃球比賽,我參與編排的第一場晚會,這些都讓我留戀。第一個給我送教師節賀卡的學生,第一個給我鼓勵的同事,第一個給我指導的校長,這些都會讓我銘記。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更豐滿的人生閱歷,更高的職業生涯平臺,我需要繼續去深造,去學習,我已經報名參加本科學歷的考試,繼續我的學習生涯。
所以在此我特提出辭職,請您批準。
再次感謝您和中英文學校的各位領導,在這一個學期給我的幫忙和指導,我會銘記在心。
此致
敬禮!
辭職人:pincai
20xx年xx月xx
【【精選】學校的辭職報告4篇】相關文章:
學校主任辭職報告03-04
學校總務辭職報告03-11
學校主任辭職報告03-03
學校老師的辭職報告15篇02-27
學校保安辭職報告范文01-25
學校辭職報告(15篇)02-21
私立學校辭職報告02-28
小學學校校長辭職報告精選15篇03-06
學校辭職報告集錦15篇03-06
學校老師辭職報告書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