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發奇中成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還苦于找不到優秀的成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巧發奇中成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巧發奇中
【拼音】:qiǎo fā qí zhng
【簡拼】:qfqz
【解釋】:發:射箭,比喻發言。形容善于乘機發表意見,后能為事實所證實。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孝武本紀》:“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
【示例】:而別出新意,往往~,然未能十全也。 宋·蘇軾《東坡志林?單驤孫兆》
【語法】:作謂語、補語;指善于判斷而每能應驗
巧發奇中 成語接龍
【順接】:中書檢正 中二千石 中產階級 中人之姿 中俄密約 中興三明 中冓之事 中冓之言
【順接】:百發百中 嘗在圍中 待字閨中 當軸處中 墮云霧中 墮其術中 多言或中 感篆五中
【逆接】:逞工炫巧 逞工衒巧 雕蟲小巧 競新斗巧 刻楮功巧 伶俐乖巧 玲瓏小巧 七夕乞巧
【逆接】:巧上加巧 巧不可接 巧不可階 巧不勝拙 巧不若拙 巧偽趨利 巧作名目 巧偷豪奪
【出處】
《史記·孝武本紀》: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
西漢武帝時,迷信之風盛行。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以為求神祭神可以使子孫尊顯,民可以益壽延年。有些以祠灶為業的.人深得皇帝的尊崇。
當時,有一個叫李少君的人,被漢武帝召至宮中。李少君無妻無子,他隱匿自己的年齡,裝神弄鬼,自言能用藥物,使人長生不老。不少人很迷信他,爭相饋贈。少君也確實有點小能耐,常常能說出上百年以前的事實而且準確無誤。有一次,他和武安候田蚡在一起飲酒,座中有一位九十余歲的老人。李少君對這位老人說,我曾經和你的祖父共游過某地。這位老人在孩子時曾隨祖父到過此地,舉座都為李少君的話而驚奇不已。還有一次,漢武帝召見李少君,說有一件舊銅器,問他認識否。李少君說:“這是齊桓公十年時放在柏寢的那件銅器。”后來證實就是此物,宮中諸人大為驚駭,都以為李少君是個神人,可能已是數百歲的人了。司馬遷把李少君這種時時發言有所中的才能稱之為“巧發奇中。”
后人用“巧發奇中”來形容善于發言而能適合人意。
造句1
1、小田能言善辯,與人交談巧發奇中,使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心悅誠服。
2、但與二段不同者,就必須刪繁就簡,而最后圖窮遇見,巧發奇中。
3、幽默作為一種“錯位”語言藝術,常常運用意外的甚至驢唇不對馬嘴的移植或組合,構成令人捧腹的幽默,因此要突破常規思維,這樣才能巧發奇中。
造句2
1、怡淼正在全神貫注地看官場小說《秘書長2》,身著象牙白色夾克的問老師乍然走到邊上,讓她用成語“巧發奇中”造句,她被嚇得額頭冰涼。
2、去往泉州三中的公車上,慶翔哥哥給碩心和琨瑤講解了“巧發奇中”的故事。
3、成語巧發奇中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孝武本紀》:“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
4、上海宣橋學校的宓穎姿聽留學生Gerald說:用“巧發奇中”造句特別耗神。
5、而別出新意,往往巧發奇中,然未能十全也。見宋·蘇軾《東坡志林·單驤孫兆》。
6、成語目不識書來自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六:“李士寧者,蓬州人,自言學多詭數,善為巧發奇中,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
【巧發奇中成語】相關文章:
巧發奇中的經典成語故事08-09
巧發奇中四字詞語05-24
成語之最成語歸類06-13
成語中有鳥的成語03-27
成語故事的成語03-06
成語賞析-于包含登高的成語06-11
包含仗義的成語-成語賞析06-11
于包含耳聞的成語-成語賞析06-11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