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隴望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拼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語解釋] 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典故出處] 《后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
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隗囂(ao)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自立為王,二人相互勾結,對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劉秀與大將岑彭率軍攻破天水(今屬甘肅。碛峙c偏將吳漢把隗囂包圍在西城。公孫述派兵來援救隗囂,駐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蓋延、耿弁包圍之,自己回兵東歸;氐骄┒,劉秀給岑彭去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意思是平定隴后不應滿足,緊接南下平定蜀。后來既平隴,復望蜀就演變為成語得隴望蜀,意思也變成形容得寸進尺,貪心不足了。既是褒義詞,又是貶義詞。
【得隴望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文章:
得隴望蜀的意思解釋10-05
得隴望蜀成語故事06-01
得隴望蜀的成語故事11-16
得隴望蜀成語06-29
得隴望蜀典故06-13
得隴望蜀的雜文隨筆07-04
得隴望蜀成語介紹07-05
得隴望蜀的哲理故事12-26
使用得隴望蜀造句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