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通用7篇)
時光在不經意中流逝,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迎接我們的是新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做好策劃,才能輕裝上陣,在今后奮勇爭先。那么如何把策劃書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1
一、基本信息
活動名稱
“音為有你”音樂治療小組
活動日期
20xx年9月-20xx年1月
(每周一次)
服務對象
頤壽樓休養老人
服務人數
14人
二、活動背景
頤壽樓休養老人皆屬于介護等級,他們的身體器官衰退,感覺能力降低,身邊支持系統功能弱化,需要進行認知行為訓練服務,延緩或改善其身體衰退狀況。
音樂是年輕時候的記憶,唱歌能調動老人的聽覺系統促使情緒的形成,對情緒直接產生作用。天貓精靈的音樂具有交流、溝通情感的作用,幫助老人將不好的負面情緒有效的發泄出來,有益于休養老人的身心健康,也能給休養老人帶來活力,為豐富我院休養老人業余生活,特開展音為有你小組活動。
三、活動目的
(一)整體目的:豐富老人晚年生活,提升休養老人生活質量。
(二)具體目標:
1.豐富休養老人日常娛樂生活;
2.激活修養老人的感官,增強各項身體機能
3.培養休養老人的創作能力,在音樂中表達自我,宣泄情緒。
四、理論依據
(一)音樂治療。美國Temple大學的教授Bruscia在《定義音樂治療》一書中指出,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運用多樣化的音樂體驗,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系來幫助治療對象達到健康的目的。音樂治療通過音樂這種特殊的媒介以及治療師建立的治療性框架與來訪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進而幫助其找到問題所在并且一起解決問題。在音樂治療中,治療師可以結合歌唱,演奏,舞蹈,創作的方式激發來訪者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從而調動身體各個方面的能力。服務對象無須專業音樂知識或背景,治療中注重的是被治療者對于音樂過程的`探索和體驗。音樂治療并不是“聽音樂”,而是通過音樂藝術形式產生治療效果。
在音為有你小組中,以天貓精靈所播放音樂的旋律、節奏、拍子以及強弱,幫助老年人將內心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出來,讓老人更好的表達自我、增強自信;同時鍛煉臉部肌肉,刺激老人的機體功能,活動肢體和大腦。
(二)社會支持網絡理論。社會支持網絡是“將三個或更多的人有目的地連接起來,并將他們之間建立關系及連鎖反應”。個人的社會支持網絡大都由具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組成。社會支持網絡在規范個人行動和態度時發揮著重要影響,也是個人的重要社會資源。休養老人入住福利院后,失去了原生的社區環境,福利院成為了休養老人融入社會的主要途徑,福利院工作人員對休養老人的關注、照顧及護理顯得更為重要,他們的工作是為休養老人構建社會支持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組活動通過互動,相識其他休養老人,更加容易產生信任感,這些都是社會支持網絡得以存在與維持的基礎,也有利于休養老人對福利院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五、宣傳方式
1.通過海報和廣播宣傳
2.面對面的口頭宣傳;
3.通過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宣傳。
六、活動流程
序號
時間配置
環節名稱
活動內容
物資/備注
1
5min
安全講解
1.安排活動現場,邀請組員有序入座;
2.講解安全事項。
天貓精靈、手鼓、鈴鼓、響板、沙錘、音響
2
45min
活動開展
1.社工發放活動道具和活動材料;
2.社工講解課音樂活動技巧和具體事項;
3.社工帶領組員進行音樂活動。
3
5min
課后詢問
1.總結此次活動的主要內容,說明下節活動主要內容;
為有需要的組員講解問題。
七、預計困難及解決辦法
預計困難
解決辦法
遇到突發情況,社工無法正常開展
因工作安排無法開展:社工盡可能調整工作安排,保證活動正常進行,如無法調整,社工提前告知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服務對象相關原因以及下次開展時間。
小組成員學習困難
個別組員由于年齡、身體等原因學習困難,社工耐心教導其打鼓、唱歌,作好示范,并鼓勵其積極嘗試。
小組成員安全問題
1.由于組員是介護樓休養老人,個別阿爾茨海默癥老人會到處走動,社工和護理人員一起照看老人;
2.組員需要上廁所的,社工或護理人員跟隨陪同。
八、人員分工
序號
事項
負責人
完成時間
1
活動主題、時間、地點等確定
陳x
20xx年8月24日
2
活動方案撰寫及修改
陳x
20xx年9月2日
3
活動宣傳
陳x
20xx年9月1日
4
照相機及攝像機
陳x
20xx年1月30日
5
工作人員協調
(工作員名單及人手分工)
陳x
20xx年9月1日
6
購買物資、物資準備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2
一、小組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音樂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心理治療方法,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效果。通過音樂的力量,可以幫助人們緩解壓力、改善情緒、增強自我認知和社交能力。因此,我們決定成立音樂治療小組,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專業的音樂治療服務。
二、小組目標
幫助小組成員減輕壓力,放松身心,改善情緒狀態。
提升小組成員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表達能力。
增強小組成員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小組成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活動對象
對音樂治療感興趣,有心理困擾或希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群。
四、活動時間與地點
每周[具體時間]進行一次小組活動,每次活動時長為[具體時長],活動地點為[具體地點]。
五、活動內容
音樂欣賞:分享不同類型的.音樂,引導成員感受音樂的情感和力量。
音樂創作:鼓勵成員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音樂表演:組織成員進行音樂表演,提升自信和社交能力。
音樂互動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增強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
六、小組領導者
由具有音樂治療專業背景和豐富經驗的治療師擔任小組領導者,負責小組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引導。
七、活動評估
在小組活動開始前和結束后,分別對小組成員進行心理評估,以了解小組活動的效果。
定期收集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對小組活動進行調整和改進。
八、預算
場地租賃費用:[具體金額]
音樂設備和材料費用:[具體金額]
小組領導者費用:[具體金額]
其他費用:[具體金額]
九、注意事項
確保小組活動場地的安全和舒適。
尊重小組成員的個人隱私和意愿。
小組領導者要密切關注小組成員的情緒和狀態,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3
活動名稱:
心靈旋律——音樂治療小組周例會
活動目的:
利用音樂的療愈力量,幫助小組成員放松心情,緩解壓力。
通過集體參與,增強成員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心理健康。
提供一個安全、支持性的環境,讓成員分享個人體驗,共同成長。
活動時間:
每周五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
社區活動中心音樂室
參與對象:
對音樂治療感興趣,尋求心理健康支持的社區居民
活動內容:
開場熱身(15分鐘):輕松的音樂游戲或舞蹈,打破拘謹,營造愉悅氛圍。
音樂聆聽(30分鐘):精選治愈系音樂,引導成員閉目聆聽,感受音樂帶來的情緒變化。
分享討論(45分鐘):鼓勵成員分享音樂帶給自己的感受,以及近期生活中的小確幸或挑戰。
音樂創作/即興演奏(30分鐘):提供簡單樂器,如手鈴、沙錘等,讓成員嘗試創作或即興演奏,表達內心情感。
總結反饋(15分鐘):總結活動亮點,收集成員反饋,規劃下次活動內容。
物資準備:音樂播放設備、治愈系音樂庫、簡單樂器、舒適坐墊
注意事項:
確保活動環境安靜、溫馨,適合放松。
尊重每位成員的隱私與感受,鼓勵正面交流。
根據成員需求適時調整活動內容與節奏。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4
一、活動背景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音樂治療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對改善老年人的情緒、認知、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我們計劃為老年人開展一系列音樂治療活動,旨在通過音樂的力量,幫助他們享受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二、活動目標
改善老年人的情緒狀態,減輕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提高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力、注意力等。
增強老年人的社交能力,促進與他人的交流與互動。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老年人的興趣愛好,豐富晚年生活。
三、活動對象
老年公寓、養老院等機構的老年人,以及社區中的老年居民。
四、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每周固定時間,如每周三下午。
地點:老年公寓、養老院的活動室或社區的會議室等。
五、活動內容
音樂聆聽:播放老年人喜歡的經典歌曲或輕音樂,引導他們閉目聆聽,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
音樂回憶:通過音樂喚起老年人的美好回憶,如播放他們年輕時的.流行歌曲,鼓勵他們分享相關的故事和經歷。
音樂互動:組織老年人參與簡單的音樂游戲,如唱歌接龍、節奏拍打等,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社交能力。
音樂創作:鼓勵老年人嘗試簡單的音樂創作,如填詞、編曲等,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六、活動準備
準備音樂播放設備和音樂資料。
設計適合老年人的音樂游戲和活動。
邀請專業的音樂治療師或志愿者參與活動組織和引導。
七、活動評估
觀察老年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評估活動的接受度和效果。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老年人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對活動進行改進和優化。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5
一、活動背景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學業、就業、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的壓力。音樂治療作為一種有效的心理調適方法,可以幫助大學生緩解壓力、改善情緒、提高自我認知和社交能力。因此,我們計劃為大學生開展一系列音樂治療活動,旨在通過音樂的力量,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二、活動目標
緩解大學生的壓力,改善情緒狀態。
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情緒調節能力。
增強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修養。
三、活動對象
高校在校大學生。
四、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每月固定時間,如每月第一個周末。
地點:高校的音樂教室、活動中心或室外場地等。
五、活動內容
音樂放松:播放輕松的音樂,引導大學生進行深呼吸、肌肉放松等練習,幫助他們放松身心。
音樂創作:組織大學生進行歌詞創作、歌曲編曲等活動,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音樂互動:開展音樂游戲和團隊挑戰活動,如音樂接龍、合唱比賽等,增強大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社交能力。
音樂分享:邀請專業的音樂治療師或音樂愛好者分享音樂治療的經驗和故事,激發大學生對音樂治療的興趣和認識。
六、活動準備
準備音樂播放設備和音樂資料。
設計適合大學生的音樂游戲和活動。
邀請專業的音樂治療師或志愿者參與活動組織和引導。
提前宣傳和推廣活動,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
七、活動評估
觀察大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評估活動的接受度和效果。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大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對活動進行改進和優化。
關注大學生在活動后的情緒和行為變化,評估音樂治療活動的長期效果。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6
活動名稱:
音樂共鳴——月度主題音樂治療工作坊
活動目的:
深入探索音樂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治療作用。
通過主題化的音樂體驗,促進成員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能力。
增進成員間的相互理解與支持,構建積極的社交網絡。
活動時間:
每月最后一個周六上午9:00-12:00
活動地點:
城市文化中心音樂廳
參與對象:
對音樂治療有深入興趣,愿意探索自我成長的群體
活動內容:
主題介紹(15分鐘):介紹本月主題,如“悲傷的釋放”、“快樂的共鳴”等,引導成員思考音樂與情緒的'聯系。
主題音樂體驗(45分鐘):播放與主題相關的音樂,引導成員進行深度聆聽與冥想,體驗音樂引發的情緒變化。
小組討論(30分鐘):圍繞主題,分享個人音樂體驗與情緒變化,探討音樂如何幫助自己處理特定情緒。
音樂創作工作坊(60分鐘):分組進行,每組根據主題創作一首短曲或歌詞,通過音樂表達情感與想法。
成果展示與反饋(30分鐘):各小組展示創作成果,成員間相互欣賞并給予正面反饋。
物資準備:專業錄音設備(用于記錄創作)、音樂制作軟件(基礎版)、樂器租賃服務、主題音樂庫
注意事項:
確保活動專業性,可邀請音樂治療師或資深音樂愛好者作為指導嘉賓。
鼓勵創意與表達,但也要關注成員的情感邊界,避免過度觸發負面情緒。
活動結束后,提供資源鏈接或后續支持信息,幫助成員持續成長。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 7
一、小組名稱
音樂療愈之旅
二、小組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壓力和心理問題。音樂作為一種非語言的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治療作用。通過音樂治療小組活動,可以幫助小組成員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改善情緒、增強社交能力等。
三、小組目標
幫助小組成員通過音樂體驗放松身心,減輕壓力。
提升小組成員的情緒調節能力,改善負面情緒。
增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培養小組成員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
四、活動對象
對音樂治療感興趣,有意愿通過音樂改善自身狀態的人群。
五、活動時間與地點
每周[具體時間]進行一次小組活動,每次活動時長為[具體時長],活動地點為[具體地點]。
六、活動內容
音樂冥想:引導小組成員選擇舒適的姿勢,播放輕柔的音樂,帶領成員進行音樂冥想,幫助成員放松身心,進入寧靜的狀態。
音樂表達:鼓勵小組成員通過唱歌、演奏樂器或自由創作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與其他成員分享。
音樂欣賞:選擇不同風格和主題的音樂作品,與小組成員一起欣賞,并引導成員分享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音樂創作與表演:根據小組成員的興趣和能力,組織成員進行簡單的音樂創作,并在小組中進行表演。
七、小組領導者
由具有音樂治療專業背景或豐富經驗的人員擔任小組領導者,負責組織和引導小組活動的開展。
八、活動評估
觀察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和變化,評估小組活動的效果。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小組成員對小組活動的滿意度和建議。
九、注意事項
確保活動場地的安全和舒適。
尊重小組成員的個人隱私和意愿。
活動過程中要關注小組成員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支持和引導。
合理安排小組活動的時間和內容,避免過度疲勞。
【音樂治療小組——常規活動策劃書】相關文章:
音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11-23
音樂興趣小組活動方案05-13
靜脈治療小組工作計劃10-23
音樂教學常規反思10-14
音樂活動策劃書12-22
音樂興趣小組的活動總結(精選6篇)04-18
小學音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05-21
中學音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11-23
同學聚會小組活動策劃書02-16
小學音樂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范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