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優化策劃總結范文
篇一:年底-世和雙優化總結
一、工程概況
工程簡介一覽表:
二、雙優化
為積極響應公司“雙優化”方針,達到大幅度降低工程造價,節省工期,從而創效的目的。世和小區項目從開工之初就對本工程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制定了雙目“雙優化”工作計劃。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中人、材、機、環、法等進行優化;在設計方面,通過與現場結合,對局部施工圖進行優化設計。通過“雙優化”工作的實施,目前,“雙優化”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1對“雙優化”的理解與認識
“雙優化”是指設計優化和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優化。
設計優化:是指在原有設計基礎上,對局部施工圖進行優化設計的工作,目的是使原有設計更合理、更經濟、更安全、更便于施工;方案優化:是指對投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行的優化,在對項目實施條件及設計文件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在保證質量、工期、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采用“四新技術”,形成新的更完善,更先進,更合理的方案。通過“雙優化”達到項目盈利和工程優質的目標,即在保證設計目的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單位通過現場實際情況,采用某種新技術或綠色施工工藝來替代一些造價高昂的原設計內容。使工程造價大幅度降低,節省工期,從而創效。同時,通過“雙優化”過程中的施工“精細化管理”、“創新化管理”,有助于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施工工藝的改良。
2.2前期“雙優化”策劃
在項目開始初期,世和項目部就對現場情況進行分析,初步制定了“世和雙優化計劃”,該計劃對“雙優化”范疇、過程、其必要性以及如何開展“雙優化”,進行了分析,最后決定項目擬成立3個攻關型QC小組,將為以后現場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攻關,以得出優化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同時,在這個時間里,項目也加大了到其他工地學習的力度,以學到更多的優秀方案,為以后施工方案優化提供充足的力量。另外,項目根據公司下發的技術目標要求,制定了更高技術目標,準備申報更多的國家專利,以新工藝施工,以新工藝對施工進行優化。最后,項目部做出了“雙優化”實施流程圖;為工程“雙優化”工作,指定了一個總體方向。
項目部對如何開展好“雙優化”工作,做出了四項計劃:加大雙優化工作的宣傳力度,使更多的人參加到“雙優化”工作中去;合理組織好雙優化工作,使“雙優化”順利進行;做好“雙優化”前的基礎工作,為“雙優化”工作做好準備;建立完善的雙優化工作評比獎勵制度,以激發同事們的“雙優化”工作激情。
2.3 “雙優化”的實施情況
2.3.1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優化
在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外墻施工時,需要在剪力墻部位預埋螺栓,用于加固剪力墻模板,常規施工辦法是預埋通絲穿墻螺栓,成本較大,而且剪力墻上預埋螺栓需要在外墻抹灰前進行切割,增加了施工量,既會在人工費方面造成成本浪費,還會造成拖延工期。項目總工結合項目實際提出第一項QC課題:一種外墻模板固定用可拆卸預埋螺栓,并通過QC成果發布,獲得了專利。
按照這種工藝施工,不僅減少了材料螺栓的成本,又減少了切除預埋螺栓的人工費用,操作簡單效果顯著,節約成本;同時,也縮短了工期。另外,獲得國家專利后,還產生了莫大的社會效益。
下邊是該項發明的具體做法:該種可拆卸預埋螺栓分為兩個部件。部件1采用地下室外墻止水螺栓切割產生的廢料,截取一段長度為250mm的螺桿,其中一端帶絲長度為100mm。預埋螺桿,帶絲一端留置在墻體外20~30mm。部件2采用地下室外墻止水螺栓切割產生的.廢料,截取一段直徑14mm、長度250mm的螺桿,其中一端帶絲100mm;另一端無絲,并在端部焊接螺母一個,直徑6mm的鋼筋斜向支撐。剪力墻模板安裝時,使用部件
篇二:康定和園雙優化總結
雙優化方案制定后,我項目嚴格按照優化過的施工方案(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施工方案,大型鋼模施工方案,大模內置外墻保溫施工方案)等進行施工,并根據在施工中遇見的問題不斷修改,完善施工方案。
現階段,各個樓層都進入標準層,部分樓號已經封頂。本工程在雙優化實施方面,認真對設計圖紙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和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溝通、協調,通過這些方法有效地縮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質量,贏得了業主的信任,并順利實現了部分分項工程的扭虧為盈,獲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施工圖紙上設計的地下室施工縫為橡膠止水條,但實施過程中橡膠止水條遇水會自己膨脹,膨脹的橡膠止水條就無法起到防水的作用,因此在下雨天就無法施工。根據與甲方協調,將橡膠止水條變更為鋼板止水帶,不僅節約了工期,防水效果更加明顯,變更后更為項目部增效4萬余元。
原設計圖紙中說明直徑大于18mm的鋼筋采用直螺紋連接,經過與甲方協調。將基礎筏板中鋼筋大于16mm的鋼筋也采用直螺紋連接,接頭不受限制,方便施工人員下料、施工,減少了浪費,大大節約了鋼筋,同時提高了基礎的施工質量。本工程共有八棟樓,筏板中主要為16mm的鋼筋,此次優化未項目部增效8萬元。
在平常的施工中筏板的支撐鋼筋都不明確,馬凳鋼筋在施工中比較隨意。這樣造成了很大的浪費。本工程從開工前的圖紙會審、施工方案中明確的規定了馬凳鋼筋的規格、型號、大樣、間距等參數,統一了施工工藝。不僅節約鋼筋、減少浪費,也有利于結算中馬登的計算,此優化增效了11萬元。
本工程的施工工藝比較復雜、施工人員比較多,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尤其重要。經過項目部的討論:樓層的臨時用水和消防用水同時施工。消防水管在每層設置一個閥門,方便樓層的施工用水。減少了立管的數量、節約了材料、人工。節約了成本。這樣更利于現場水管的維護。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施工簡單,整體提升,外墻立面預留洞上下一致,大小相等,觀感良好。
本工程外墻保溫使用的是大模內置外墻保溫,前期施工中,在澆筑完的混凝土外墻上切開保溫板,使連接件能有效的固定在混凝土上,但切割的保溫板大小難以控制,影響觀感,且后期修補麻煩。經項目部研究,在混凝土澆筑前就在保溫板上切洞,混凝土澆筑時將其填充,拆模后混凝土和保溫板在一個面上。這樣就減少后期保溫板的修補,也減少了外墻滲水的幾率。預計,本項目外墻預留洞約10000余個,后期外墻施工采用吊籃垂直運輸,成本較高,且施工難度大,使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能為項目節約成本約40余萬元。
大型鋼模板的應用,不僅施工簡單,操作方便,更能保證剪力墻的垂直度和觀感,大鋼模在施工中基本無剔鑿,無需抹灰,有效地節
省了木模板、木方的消耗,節約了資源,能提高結構工程質量,能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到目前為止,我項目迎接外部觀摩約100余次,參觀人員對我項目的剪力墻觀感評價普遍很高,同時與使用大模板相比,鋼模板的使用預計能節約80余萬元。砌體部位粉刷,剪力墻面不粉刷,減少抹灰面積,減少了質量隱患,同時也能縮短施工工期。
水電防水套管,防水套管操作工藝簡單,施工方便,只需在模板上固定好,節省了后期吊洞的人工及材料費約11萬元,又節約了安裝時間,更能有效的防止滲水現象,提高工程的質量。
外墻粉刷方案的優化,對空調板滴水線此施工方法一次成型,省掉了后期的粉刷施工,增加施工安全性。節約了成本,縮短工期。預計能減少滴水線的粉刷8000余米,大大節約成本。
雙優化實施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以后的施工中,我單位一定會努力對施工工藝進一步優化,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對于已成熟的工藝,認真完善,總結,大力推廣。
篇三:雙優化策劃
一、工程簡介
天津科技大學教師公寓工程,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川街以南、海云街以北、睦寧路以東,南海路以西所屬地塊。工程基坑面積39620㎡,工程總建筑面積145732㎡,包括五棟24層住宅樓、四棟22層住宅樓、四棟17層住宅樓、兩棟2層商業用房及一棟3層幼兒園,除商業用房及幼兒園以外,均為地下一層。其中1#、2#、8#、9#樓每棟建筑面積為7707㎡,建筑檐高61.6m;3#、4#、5#、6#、7#樓每棟建筑面積10523㎡(10582㎡),建筑檐高67.2m;10#、11#、12#、13#樓每棟建筑面積6810㎡,建筑檐高47.6㎡;14#、15#公建每棟建筑面積1315㎡,建筑檐高9m;16#幼兒園建筑面1819㎡,建筑檐高10.8m。本建筑地下車庫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地上主體為剪力墻結構,抗震設計烈度7度,設計使用年限50年,基礎形式為鉆孔灌注樁。
二、工程特點
1、工期緊
本工程2012.10.24開工,2014.9.30竣工,整個工期706天,包括16棟單體及地下車庫,地下室面積達30410m2,地上17—24層,如何合理安排工序才能滿足施工進度要求是雙優化重點。
2、本工程施工場地小,現場施工組織存在較大的難度,同時臨電、消防等安全管理帶來難度。
3、本工程多層次交叉流水作業,施工面積大,但是由于材料堆放場地有限,半成品及成品量大且物資設備種類繁多,因此成品及半成品的保護工
作成為難點。
三、雙優工作的總體思路
1、優化施工組織計劃和施工方案,從內部挖潛,減少施工投入
(1)從項目剛開始,就根據現場場地的局限不斷調整優化施工總平面布置和施工區域的劃分,為施工進度的順利展開打好基礎,以達到減少投入,提高效率的目的。
(2)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優化細化施工方案,改變施工工藝、方法,以技術工作的投入換取經濟效益的增加;
(3)過程中的施工條件總在變化,外部環境也在變化,施工計劃、分區分段的組織也要相應的進行調整,防止盲目的投入和不必要的損失;
2、憑借技術優勢和誠懇的態度,加強和設計方的溝通工作,往往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認真研究設計圖紙,理解設計意圖,對設計圖紙中不完善和過于保守的地方提出建議,并以合理、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修改,爭取做到增效益、減難度、少時間;
3、積極的應用“四新”,通過技術手段獲得更好的收益,本工程應用了下列“四新”技術,如高效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建筑節能和環保應用技術、新型建筑防水應用技術、施工過程監測和控制技術、建筑企業信息化管理技術、檔案歸檔資料全部計算機化等,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4、實行樣板引路制度,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特殊過程、關鍵過程監控,將質量隱患從一開始消除。
四、計劃開展的優化工作
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減少了機械費和臨設費的投入。
本工程根據現場實際調整優化塔吊的位置,將原技術標中布置的9臺塔吊進行合理布局,優化塔吊布置方式,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減少1臺塔吊,現場擬布置8臺塔吊,較少了1臺塔吊的費用,且6臺塔吊均布置在坑邊,大大減少了安裝和拆除機械費用的投入。
2、通過對設計圖紙的深刻理解以及與建設單位、設計院的積極溝通,變更一些圖紙中對我方不利的做法及材料,從而降低施工難度,減少成本,獲得收益,如:計劃將圖紙中2mm厚速凝橡膠防水涂料變更為3+3厚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進度。
3、加強現場質量控制、減少施工投入。
本工程屋面防水以及室內地熱管施工前是需抹灰找平的,通過加強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混凝土澆筑時控制其標高及平整度,使混凝土面不抹灰就能達到防水層施工及地熱管施工的條件,進而省去了抹灰層,很大的減少了成本投入及工期投入。
現場混凝土澆筑過程難免會出現剩余量,項目提前進行整體規劃,將需要進行硬化場地進行標識,每次剩余混凝土進行場地道路硬化,或制作預制蓋板,大大降低了成本。
4、細化施工流水段的劃分和流水時間安排,減少周轉材的投入。
【雙優化策劃總結】相關文章:
雙減優化作業設計總結03-08
關于雙曲拱壩優化設計的論文04-22
雙減背景下科學作業優化總結(通用8篇)04-20
雙創活動策劃04-01
雙12的活動策劃03-02
雙減背景下優化教學設計(精選6篇)03-02
優化校園日策劃書03-23
關于網站優化策劃方案范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