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宿開發項目策劃書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民宿項目策劃書
民宿是鄉村旅游的新業態,是農民增收的新渠道。民宿經濟在浙江城鎮、鄉村的興起,外來資本和本土風俗兩股力量推動著民宿經濟的發展。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業態,它被開發出多種可能性,也面臨著多樣的路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宿項目策劃書,歡迎參考閱讀!
民宿的發展歷史
從鄉村旅游當前的實際現狀來看,數量龐大的“農家樂”隊伍仍然占據了主導地位,其“品味低端、產品單一、互動缺乏、消費力弱”等弊端已經暴露得十分明顯。如何開發和經營兼具高端品質、互動性強、消費力強的鄉村旅游產品是每一個旅游管理者和經營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精品民宿”作為一類新興的旅游產品類型必將承擔起這一任務。下面就如何發展“精品民宿”淺談自己幾點不成熟的想法。
一、民宿的定義、發展歷程及類型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從歷史上看,民宿的最早發展源起日本。最早開始大規模發展民宿的地區是臺灣的墾丁國家公園,時間約在1981年左右,當初是為了解決住宿不足的問題而發展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商業經濟的發展,思維活躍的先驅者則利用家庭閑置的住房掛起民宿的招牌,或直接到飯店門口、車站等地招攬游客,從此民宿行業逐漸興起。在國內,民宿這一產業也早有發展,只是因旅游飯店的過分強勢而掩蓋和壓制了民宿這一產業類型的發展。當前,在越來越多的群體追尋“簡約、自然、個性、隱逸”的特殊要求下,民宿作為一類特殊的產業被慢慢開發和利用。
從“精品民宿”產業的實際類型來看,大致可以分為集群式專業化經營民宿和散戶型精品民宿兩大類。集群式專業經營民宿投資相對較大,經營理念、管理制度、服務程序相對比較規范,精細化程度比較高,但和散戶型精品民宿相比缺少鄉間田野,返璞歸真的農林氣息,如隱若于杭州市靈隱景區內的安縵法云酒店可認定為集群式專業化經營民宿。而德清三九塢的民間精品民宿和杭州市西湖景區范圍內的“隱居西湖”就屬于散戶型精品民宿。
二、現代精品民宿蘊含的鮮明特點
(一)經營理念趨向于隱逸,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天人合一,潤物無聲的效果。隨著民宿業態的發展,在經營和管理模式上有集群式專業管理和散戶型自主經營兩類。從經營的理念上來看,精品民宿都追求崇尚自然、追尋記憶、返璞歸真、超凡脫俗這一意境。
(二)對外部自然資源的依托是發展精品民宿的基本前提和條件。從民宿的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精品民宿的第一個顯著特性,那就是利用原有村民的閑置空房,挖掘周邊可利用自然資源,營造獨特的生活意境。第二個顯著的特征是絕大部分精品民宿有效地依托和利用景區資源,使民宿為旅客提供的居留空間得到有效而合理的延展。
(三)特有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讓旅客輕松自在。“管家式服務”、“VIP接待”、“親情式服務”在這里已經顯然不再采用。為營造輕松、自在、無干擾的服務,精品民宿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打造。一是服務人員的服飾,統一著輕松生活服裝;二是從員工的服務上,改變常規旅游飯店“五米起立、三米微笑、一米問好”的有聲服務,全力營造一種“由你作主”的氛圍。
三、民宿發展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把握發展方向,將“精品民宿”作為提升鄉村旅游發展的重點。
“精品民宿”必將成為引導鄉村旅游發展的精銳,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一是由于“精品民宿”在建設和開發之初選址的時候,大多選擇能反映當地歷史風貌、人文歷史、自然風光的地域,并且通過“精品民宿”的建設和發展這些資源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護,對特色領域的傳承上起著很好的作用。二是“精品民宿”將更好地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從當前武義現有的六個“旅游特色村”經營狀況來看,對地方經濟和百姓致富的帶動作用并不強,按照“四統一”的要求政府指導價為60元每人每人,包含一宿二正餐一早餐,刨去經營成本,利潤的空間所剩無幾。而“精品民宿”在少而精的思想引導下,通過提供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從產品的品質、人力資源的節約、當地農產品的銷售等等渠道提升的旅游附加值是農家樂無法比較的。三是“精品民宿”將是一個對外宣傳的有效“窗口”。
(二)推行政策實施,科學規劃“精品民宿”發展的重點區域。
一是政府應在土地使用政策的處理、政策扶持的執行、當地住民民風的教育和培養、基礎設施的改造、沿線村容村貌的整治等方面下功夫,為“精品民宿”的開發和建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二是對可利用資源的保護和選擇。武義縣如南部地區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周邊家開發具有畬鄉風情特色的“精品民宿”,縣城周邊則適宜發展具有溫泉文化的“精品民宿”。但隨著下山脫貧、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前進,發展“精品民宿”的固有資源正日益遭受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對資源的保護和維護是政府部門必須引起重視的一個突出問題。三是在項目開發和建設之前必須進行前期的考察與調研,由相關職能部門組織人員對項目進行審定,從而有效地控制產業規模發展過快,造成“精品民宿”遍地開花,流于一般的現象出現。
(三)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全力引進品牌化、專業化連鎖經營,帶動武義“精品民宿”的發展。
在武義“精品民宿”產業發展的前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當地投資商對“精品民宿”產業的認識不深、思路不清、經驗不足、決心不大等現象。作為政府部門必須想方設法引進具有先進經驗和理念的專業化團隊,發揮其示范和引領作用,實現當地投資商的理念和經驗的突破,從而引導民間資本融入旅游市場,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武義在保護好固有可利用資源的基礎上,可以引進國際知名的安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國內酒店管理前十強“浙江開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對縣內下山脫貧整體搬遷的舊村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對周邊環境資源好、可利用價值高的散居式農戶閑置空房則可以引進“隱居西湖”、“裸心鄉”等專業公司進行開發和利用。
(四)融合民俗風情特色,開發武義獨具特色風格的“精品民宿”。
民宿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產業類型,要求獨具個性特色,與眾不同,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在精品民宿中展現當地固有的民俗和風情,裝修和裝飾盡可能簡約、復古,使空間的整體感覺顯現當地純樸的山鄉風情。武義則可以利用溫泉文化、畬族風情、陶淵明文化等特有的人文資源營造精品民宿的氛圍。二是要注重突出精品民宿服務方式的培養和教育。如服務人員的服飾、服務語言、民俗演藝等方面都可以下功夫進行挖掘,甚至應該考慮民宿的名稱根據旅客的預訂進行隨時而合理地更換。三是精品民宿的飲食安排必須進行全面的挖掘和培養,必須開發出具有當地濃郁特色的地方菜系,使用當地有機的食品原料進行獨到的制作,讓客人把當地的特色和味道帶回家,同時提高了旅游產業的附加值。
【拓展】民宿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情況,結合借鑒外地鄉村民宿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做法,我們對加快發展我區鄉村民宿經濟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規劃布局,試點先行。建議區政府研究制定民宿發展的布局規劃,對現有民宿發展摸底排查,并根據自然景觀、村莊條件等,出臺相應的民宿發展規劃線路圖,明確重點發展區域,與新農村建設、拆遷和保留村規劃等有機結合,充分考慮產業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形成目標明確、布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的民宿發展規劃。規劃編制時要注意江北農村地處城市近郊的區位,準確定位。建議對毛岙、三勤、鞍山等具有資源優勢和建設基礎的村先行試點,可通過村統一經營、村民自主經營或引入工商企業主體等多種模式進行開發,突出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不同主題,打造適合不同消費者群體、多層次、多元化的鄉村民宿產業體系。
(二)加大政策扶持,突破制約。建議區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扶持鄉村民宿經濟的發展:一是在民宿建房用地保障和容積率控制方面,建議拓寬民宿建設用地渠道,放寬容積率指標控制,簡化審批程序,保障民宿發展用地需求,對于用于民宿發展的臨時建筑在政策上予以適當突破。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借鑒象山的經驗,對民宿經營戶按床位給予一定的補助;對有一定規模民宿經營戶數的村建設旅游配套設施或游客接待中心等,給予適當的補助;對于資源稟賦較好、市場前景廣闊的精品項目予以重點補助。三是在環保、工商、消防等準入許可和經營許可的審批事項上要有所突破。建議有關部門學習借鑒外地的經驗和做法,堅持先發展后規范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制訂準入門檻和審批辦法,設置相關達標要求的政策,對符合達標要求的民宿發放證件,以保證其正常經營。
(三)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有序發展。一是建議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幫助試點村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和分析,根據試點村的特點和優勢,按照市場細分原則來確定目標客戶群體,準確定位。指導有關試點村制訂專業化、商業化的發展項目,提升民宿產業整體品質。二是積極發揮政府的招商引資平臺作用,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游公司的合作、對接,利用旅游企業的財力、智力以及營銷策劃經驗,進行專業的招引和開發。三是借鑒外地的經驗,建立行業協會,強化設計,組織開展民宿業主和服務人員的經營理念、營銷策劃、管理服務技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和經營檔次。四是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民宿發展的服務質量、消防、衛生等的監管,確保有序發展,實現誠信經營,提升知名度,打造民宿經濟的品牌。
(四)理順機制,強化合力,完善配套。一是建議借鑒德清、象山等民宿產業相對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由區政府牽頭,成立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鄉村民宿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建立重大事項議事協調例會制度,定期協商解決鄉村民宿在發展中遇到的辦證難、資金籌措渠道單一、經營管理缺乏專業化運作、配套不完善等難題。二是建議區農村工作和旅游管理部門應該把發展鄉村民宿作為農民增收和旅游經濟的重要工作來抓,與所屬民宿村的街道、鎮形成工作合力,齊抓共管,推進民宿經濟的發展。三是完善配套服務設施,要加大對民宿發展區域的旅游交通、便民設施、生活設施等建設資金的投入,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對民宿村生活污水處理、道路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的整理要加大力度,也要增加村自行車健身道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四是加快推進鄉村民宿發展區域周邊的旅游項目的建設,增加可游性,使鄉村民宿和旅游項目形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局面。同時對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管理,在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方面進行培育或支持,將特色種養殖業、本地飲食文化特色與農家樂聯動發展,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
【民宿項目策劃書】相關文章:
民宿開發項目策劃書03-19
對民宿的評價好02-23
民宿的調研報告11-12
民宿廣告語10-10
民宿產業調研報告08-08
民宿推廣文案(精選190句)03-16
成功民宿宣傳方案范文11-27
民宿項目合作協議書(精選6篇)11-09
民宿項目合作簡單協議書(精選11篇)04-12
民宿廣告語大全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