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1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家提出了很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農村的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多,深刻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環境問題讓農村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到底農村的環境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我們究竟要怎樣對待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與幾位好友在寒假期間,組成一個小小的團隊,展開了一個以“農村環境問題”為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20xx年1月27日、28日、29日,由我與四位好友組成的一個團隊,對我鎮的8個大隊的部分村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活動。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通過上門拜訪并填寫調查問卷為主,在調查的準備階段我們也隨機訪問了幾位老鄉,幫助我們完善了調查問卷的題目,也得到了老鄉的肯定。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其中每個大隊10份,調查的范圍比較廣,而且老鄉也比較配合我們的調查,問卷得到了100%的回收率。
(二)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么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鎮老鄉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為調查項目:“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在80位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占95.3%、96.8%和5.07%,這說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了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了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小學及文盲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于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為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污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工業三廢”是報刊、雜志、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80個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占10.1%、38.1%和51.8%,而且多數村民并不了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溫室效應和溫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
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干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說,溫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80個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只有55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8.75%
2.農民的環境行為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為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詢問了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為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里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里,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6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于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為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獲后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為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結果有23人勾選“不清楚”.10人回答“不會造成污染”,兩項合計人數33人。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里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33人,“隨生活垃圾堆放”的30人,占全省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里廢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為。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污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于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全采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獲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采摘食用”73.5%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說明大多數農民是了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有80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三、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為環保知識缺乏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為不雅。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保科普知識.表彰環保先進事跡.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保“大篷車”、文藝演出、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群眾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為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創建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為的人群中,較低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較大,這說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于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小學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游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了解環保知識;在中小學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區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三)建立新型農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為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循環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為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復合型生態循環系統,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建設相互依存。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2
實踐報告主題:浙江農村環境污染情況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0日至7月24日
調查地點: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后溪鎮棠村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口頭采訪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環境污染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使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改善。
一目前農村的環境狀況
近幾年來,鄉鎮企業迅速發展,農村現代化產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但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卻沒有注意保護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水質污染
我們村之所以稱為棠村,是因為村子里有很多的池塘,前身為“塘村”,池塘主要用來養魚。在我小的時候,池塘里的水還是很干凈的。但是這幾年,池塘里的水質污染已經非常嚴重,池塘里已經無法再用于養魚。池塘已經荒廢,成為了一個個大型的垃圾場。水面經常發出一陣陣的惡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些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池塘里。尤其是這幾年,柑橘的價格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直接將一車車的桔子直接倒在池塘里。現在一眼望去,池塘表面都是成堆的爛桔子。還有個原因就是村民們對于病死的家禽,小豬等處理辦法不好,大多扔在池塘里。于是,路過池塘邊的人經常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腐尸味。
建議:村里相關部門要及時給村民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告訴他們環境污染已經造成的嚴重后果。同時,清理池塘里的各種垃圾,對往池塘里傾倒垃圾的村民進行罰款。爭取早日使水質得到恢復。
二白色污染
在農村里,很多地方還沒有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因此,塑料袋,塑料盒使用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在農村里,很多塑料袋,塑料盒都是不可降解的。隨處可見各種花花綠綠的袋子。這些袋子大多有毒,如果用來裝食物則其中的有毒物質會一起進入口中,危害人的健康。不僅如此,由于這些盒子,袋子大多不可降解,完全分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如果它們散落在土壤里,會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從而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這些塑料品,還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
三空氣污染
在農村里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把很多垃圾直接進行焚燒處理。而這些垃圾中通常包括很多塑料制品。因此,若直接燃燒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黑煙以及刺激性氣味,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有毒物質。長期吸收這樣的空氣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建議:對于生活中的各種垃圾應當進行分類處理,(可以回收的`要進行回收。對于塑料制品更不能直接焚燒,應當統一回收進行處理。
四農業污染
建議:盡量使用可以分解的農藥,不要過多使用化肥,農藥,對于病死的家禽,牲畜不要隨意丟棄。應當統一進行合理的處理。
通過這次調查,我對自己村子里的環境污染情況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我深受啟發:我們居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并且號召更多的人一起來保護環境。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農村居民對農村環境的滿意度及其訴求,更有針對性地改善農村環境、發揮農村生態環境優勢,我局在去年調查的基礎上,今年繼續開展了農村居民對農村環境滿意率調查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我市近九成農村居民對當前農村生態環境總體狀況認為良好,超過六成農村居民認為近幾年來農村生態環境總體上有改善,并認為近年來政府在農村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中采取了措施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如生活污水污染、農村工業污染、垃圾固廢污染、畜禽糞便污染等。
一、農村居民對當前農村生態環境總體狀況較為滿意
從本次調查結果看,農村居民對當前農村生態環境總體狀況認為良好的占87、0%。調查的農村居民中,認為好的占39、6%,認為一般的占47、4%,認為差和沒注意過的分別占11、5%和1、5%。
(一)農村居民對本地生態環境總體狀況滿意度較高
調查顯示,各地超過75%的農村居民對本地農村生態環境總體狀況認為良好,其中龍泉市和慶元縣滿意度最高,均有96、7%認為良好;景寧和青田縣最低,認為良好的為78、3%。
(二)六成以上農村居民認為近幾年農村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近幾年來農村生態環境總體上有改善的占64、1%,沒有變化的占21、7%,惡化的占11、8%,沒注意過的占2、4%。
(三)近八成農村居民對農村環境四個方面表示滿意
我市農村居民對本地的空氣質量的滿意度最高,認為滿意的占71、3%,認為一般的占17、6%,滿意率為88、9%;其次是對本地的居住環境(環境衛生、村莊綠化等)的滿意率為87、8%,其中認為滿意的占53、0%,認為一般的占34、8%;認為日常生活中沒有受到噪聲嚴重影響的占61、7%,認為一般的占17、2%,滿意率為78、9%;對本地的飲用水水質認為滿意的占52、6%,認為一般的占22、8%,滿意率為75、4%;以上四個方面中,對噪聲和飲用水水質不滿意度相對較高,近2成農村居民感覺日常生活中有受噪聲影響,超過2成農村居民對生活飲用水的水質表示不滿意。
二、超六成農村居民認為近年來政府對改善農村環境采取的措施有成效
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居民認為近年來政府在農村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占62、0%,其中,認為有明顯成效的占24、4%,認為有一定成效的占37、6%;而認為沒有成效和根本沒做工作的分別占16、9%和8、0%。
調查顯示,與過去相比,環境衛生狀況的改善認同度最高,有四分之三的農村居民認為近年來自己所在地的環境衛生狀況有明顯改善;認為近年來自己所在地的山體綠化、村莊綠化水平有所提高的占58、2%;認為近年來自己所在地噪聲環境沒有變化和有所改善的,分別占56、1%和35、6%;認為近年來自己所在地周邊河溝、池塘、水庫的水環境有所改善的占45、0%,認為沒有改善反而惡化的占了將近二成(詳見下表)。
麗水市農村環境四個方面感受度調查表(%)
調查問題有改善沒有變化惡化沒注意過
與過去相比,您認為近年來您所在地周邊河溝、池塘、水庫的水環境是否有所改善?45、030。918、75、4
與過去相比,您認為近年來您所在地噪聲環境是否有所改善?35、656、15、52、8
與過去相比,您認為近年來您所在地的環境衛生狀況是否有所改善?75、720。03、21、1
與過去相比,您認為近年來您所在地的山體綠化、村莊綠化水平是否有所提高?58、234、83、93、1
三、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對“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的調查中,超過二成農村居民認為農村工業污染和垃圾固廢污染是影響自己所在地的生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超過一成的農村居民認為生活污水污染、畜禽糞便污染和化肥農藥污染是主要污染源;認為河溝池塘污染是主要污染源的占7、6%;而水產養殖污染、礦山污染、墳墓污染所占比例較小,分別為0。9%。3、7%和0。7%,可見近年來政府在水產養殖、礦山、墳墓方面的農村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中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1、繼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村莊環境衛生的投入,新農村建設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
2、大力推廣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解決好生活污水和畜禽糞便排放問題,防止二次污染;
3、落實公廁改造,制止杜絕糞便倒入水中污染水源的行為,切實做好水源生態環境保護;
4、進一步調動基層干部積極性,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農村居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自覺性;
5、努力改善工廠排煙、排污量,嚴格處理工業排污問題;
6、加大村莊道路建設、路面和路燈改造的力度,提高村莊綠化覆蓋率;
7、加快河溝整改,落實水源保護與建設措施,確保飲用水的水質安全。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3
按照政協縣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生態環境系統化保護和建設的專題調研方案》文件要求,現將涉及我單位的耕地、農業發展等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耕地情況
今年全縣完成播種面積451.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420.4萬畝,占播種面積的93.2%。糧食作物中玉米、高粱、谷子、綠豆等作物播種面積較,分別為:163萬畝、78萬畝、48.7萬畝和76.74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7.56萬畝,占播種面積的6.1%,飼料作物面積3萬畝,占播種面積的0.7%。今年我縣將繼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確定發展優質高蛋白豆1000公頃、辣椒800公頃、棉花150公頃、甜玉米xxxx公頃、藜麥200公頃、脫毒馬鈴薯150、蒲公英60公頃。目前,各相關企業已與農戶完成訂單簽訂工作。
(二)化肥、農藥、地膜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近幾年,我縣一直積極采取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等多種措施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保證農藥、化肥施用量的負增長。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600噸、化肥施用量12萬標噸,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500噸、化肥施用量10萬標噸,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450噸、化肥施用量9.5萬標噸。從總體來看,我縣農藥、化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雖地膜使用時會對環境造成些許影響,但我們已經采取建立廢棄農膜回收綜合利用體制,成立了專門的公司將農膜回收綜合利用,極的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三)有機農業發展情況
(四)有關法規執行情況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廢舊塑料回收難。農民不愿意將其收集,多數摟后放在田頭路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的就地焚燒造成氣污染。二是生產有機肥缺乏應有的獎勵政策,替代化肥的產品少,減少化肥使用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三是除草劑應用較為普遍。農民已經習慣于化學除草,減少農藥還需出臺獎勵政策。四是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產量低,優質不優價,比較效益差,而且面積小,形成不了規模。五是農藥瓶回收較困難,而且銷毀更困難。六是執法人員不足,執法難度,執法成本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鼓勵企業開發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對獲得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獎勵。對獲得名牌、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獎勵。力爭使我縣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產量達到30萬噸。二是積極探索農膜回收方式。通過采取在地膜覆蓋面積較的鄉鎮設立廢舊地膜回收站就近回收、力推廣機械回收殘膜技術等多項措施,加地膜回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最限度減少廢舊地膜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三是出臺優惠政策,力積造有機肥,鼓勵農戶多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四是宣傳教育群眾盡量少用化學農藥,選用生物農藥和人工除草,減少對土壤和水的污染。五是加政策和法律宣傳力度,嚴格執法程序,依法打擊各種坑農害農行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4
調查目的:
通過對家鄉環境情況的調查,了解家鄉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希望通過我的調查和宣傳,提高家鄉農民的環保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把農村建設成子孫后代向往的美麗樂園。
調查地點:我村和周邊村。
調查時間:20xx年9月
調查背景:我居住在農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隨處可見。可是近幾年,池塘的水由清澈變為渾濁泛黃,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著骯臟的雜物,泛著農藥的惡臭,學校周遍的土地里也是垃圾遍地。環境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地頭號殺手。
調查過程:
(一)制定調查表
(二)走訪調查
(三)實地調查。
(四)統計分析
主要是對調查表和實地調查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究整理,從而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
一、家鄉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活垃圾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嚴重的“臟亂差”現象,使農村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
2、大量的生活污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自然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的農藥和化肥,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污染。
3、近幾年在農村興起的畜禽養殖業,由于沒有足夠的地方消納畜禽糞便,養殖地點又離人的'住所近或者干脆處于同一個院子中,到處臭氣熏天,蚊蠅亂飛。同時也給地表水帶來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4、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體廢棄物、承受了大量工業污染的轉移,農村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已經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二、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
1、由于農民思想意識落后,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對環境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
2、農民是被忽視了的環保群體,各種環保宣傳在農村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人們的眼睛都專注在工業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對于人口相對比較稀疏,面積比較大的農村來講還沒有引起重視。然而誰會知道每天隨意丟的一個塑料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呢?
3、從調查結果看,更讓人擔心的是,有環保意識的人與擁有環保知識的人由于產生從眾心理,別人怎樣自己就怎樣,所以同樣沒有任何的行動。比如知道塑料袋危害的占40%左右,但每個人卻仍然亂丟,如何讓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值得每一個環保人思索。現在農村環境確實不讓人樂觀,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優秀】相關文章: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11-21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02-09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11-21
農村環境調研報告11-21
農村環境整治調研報告02-08
農村環境整治調研報告02-08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02-23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02-23
農村環境整治調研報告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