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

時間:2022-12-19 12:48:08 報告 我要投稿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通用5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通用5篇)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1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開展的背景

  敬老院是各級政府投資興建,重點為農村特困供養對象,特別是為特困人員中的失能和半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護理、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人性化、規范化服務的集中供養場所。本項目資金為省級財政補助及縣財政預算資金,屬經常性項目支出。

  (二)預期完成的內容與經費投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政府設立的供養服務機構運轉費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工作人員的綜合待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按照《河南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辦法》(豫政[2016]79號)有關規定提供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待遇。其中敬老院經費48萬/年,敬老院工作人員工資173.28萬/年,敬老院工作人員保險4.8萬/年,半失能和全失能護理人員工資11.52萬/年。

  (三)預期實現的績效目標與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解決敬老院經費及管理人員工資問題、滿足敬老院正常運轉及服務人員工資待遇,切實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社會效益指標:解決城鄉特困人員突出問題、滿足城鄉特困人員基本需求為目標,切實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新建、維修改造農村敬老院15所,特困人員滿意率達到95%。

  二、項目的績效狀況分析

  (一)項目預算總體評價結論

  本項目資金補助的15個農村敬老院,在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都嚴格實行專款專用,專賬專戶。嚴格按照省財政廳和省民政廳聯合印發的《河南省農村敬老院管理辦法》執行,加強項目規范化管理,保障項目的有效實施。項目落實情況良好,能完成項目指標,綜合評價得分97分。績效評價等次為優秀。

  (二)項目績效指標分類分析

  農村敬老院是為特困人員提供生活照料、健康護理、康復娛樂、社會工作等服務的專業照料和集中供養機構,是構建養老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該項目的實施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改善民生、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20xx年省級財政安排的239元農村敬老院工作經費及工作人員工資,各級民政部高度重視,按時完成項目年度預算績效目標。從項目的經濟性和效率性來看,項目支出都控制在預算內,基本未超出預算范圍,較好地控制了成本,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性來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當地的集中供養服務水平,農村敬老院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特困救助供養對象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三、項目績效預算中存在的不足

  我縣敬老院建設前瞻性不足,大部分敬老院存在規模小,建設年代久遠,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管理和運行維護的資金嚴重不足等突出問題。

  四、項目績效管理的改進和建議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辦法的通知》,按照《河南省特困人員認定辦法》有關規定,提出以下改進措施及建議:

  對農村敬老院建設和管理有關情況和問題,民政及時同財政部門協調溝通,就特困救助供養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特困救助供養專項資金已列入中央財政并足額補助的基礎上,應及時通過調整資金預算結構,足額安排敬老院管理工作經費和維修改造資金。同時加強敬老院內部管理,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2

  一、評估對象

  項目(政策)名稱:同德縣司法局“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經費

  項目(政策)概況:

  (一)服務為民原則。堅持以民為本理念,組織法律專業人員進農村,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提供法律咨詢,宣傳法律知識,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二)公益為主原則。注重激發廣大律師、法律專業人員的公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以公益性服務為主,提升服務質量。

  主管部門(項目實施單位):同德縣司法局

  項目(政策)屬性(新增/延續):延續

  項目(政策)績效目標:農村法律顧問既要為農村基層組織擔任法律顧問,又要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其職責定位為“五大員”:法律事務的指導員、法律知識的宣傳員、調解矛盾的協理員、法律援助的代辦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

  申請資金總額:66.4萬元其中申請財政資金:53.76萬元

  二、績效目標

  1.總績效目標

  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農村依法生產、經營和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發展。

  2.產出數量指標

  法律顧問人數23名。

  3.產出質量指標

  開展法制宣傳,提供法律咨詢,進行釋法解疑等。

  4.產出進度指標

  更好地去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5.產出成本指標

  總成本控制在66.4萬元,合理安排預算支出。

  6.效果指標

  (1)社會效益指標: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農村依法生產、經營和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發展。

  (2)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通過調查,使農村干部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三、評估方式和方法

  (一)評估程序

  (1)確定評估對象,“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經費

  (2)成立評估組。

  評估組長:劉大青

  成員:汪瀚舟關卻卓瑪尤拉才讓尕藏措毛

  (3)制定評估計劃,按照評估對象概況、評估依據和目的、評估組織和方法、評估內容與重點開展評估工作。

  (二)論證思路及方法

  (1)組織階段

  分解并下達評估任務,做好人、財、物方面的資源配置,激勵和健全有效的管理措施。

  (2)實施階段

  1.資料的收集與審核。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執行、政策影響和政策效益以及與項目有關的數據資料等方面的相關信息。2.開展綜合評估。評估組對有關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分析,運用具體的評估方法對政策提出公正合理的評估意見,得出評估結論。

  (三)評估方式

  本次評估采用召開局務會成員與評估小組成員參與事前評估,對“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經費問題給予咨詢建議及指導。

  四、評估內容與結論

  (二)投入經濟性

  投入產出效果較匹配,成本測算依據較充分,測算相對合理。通過同德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專項經費符合響應國家政策。

  (三)績效目標合理性

  貫徹落實中央“過緊日子”要求,本著厲行節約、精打細算、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原則,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申報2023年“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經費

  (四)實施方案的可行性(政策保障充分性)

  根據《青海省關于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實施方案》青司【20xx】17號文件要求。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確保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農村依法生產、經營和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發展。

  (四)籌資合規性

  根據《青海省關于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實施方案》青司【20xx】17號文件要求。切實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確保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農村依法生產、經營和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發展。

  五、總體結論

  該項目經過,局務會議研究討論,為加強和改善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農村依法生產、經營和管理;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發展。項目自評得分90分,建議立項實施。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3

  一、評估對象

  項目名稱:市轄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服務試點項目

  實施單位:南充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主管部門:南充市人民政府

  項目屬性(新增/延續):延續

  項目績效目標:優秀

  申請資金總額:350萬元

  其中申請財政資金:350萬元

  項目概況:為了響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和《南充市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推廣南充市市轄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推廣,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減少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舞風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居民小區、機關單位及學校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減小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項目申請預算總額350萬元。

  二、評估方式和方法

  (一)評估程序

  1.下達評估通知。局財務裝備科根據要求,通知局相關科室在規定時間內對項目進行績效考核。

  2.擬定工作方案。結合事前績效評估工作要求,擬定工作方案。

  3.形成專家組。評估組由局財務裝備科、城鎮環衛科形成專家評估組。

  4.現場開展績效考核等評估工作。由評估組赴項目現場進行績效考核評估工作。

  5.獲取評估結論。完成績效評價報告。

  (二)論證思路及方法

  主要針對項目的相關性、項目績效的可實現性、項目實施方案的有效性等方面進行評估。

  (三)評估方式

  評估主要采取現場評估、輔以資料分析、資料檢查等形式進行評估。

  三、評估內容與結論

  (一)立項的必要性

  生活垃圾分類是中、省、市積極倡導、大力推行的,在推行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摸索出適合我市市情的方式方法,進行試點工作就是有益的探索,為大面積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二)績效目標科學性

  本項目目標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采購、宣傳活動、桶邊督導等,從硬件設施、宣傳督導、信息管理等全方位、全鏈條規范生活垃圾分類的分類投放、分類轉運,能極大推動民眾分類習慣養成。

  (三)實施可行性

  本項目實施方案已通過局領導認可,批準實施。

  (四)籌資合理性

  本項目主要由財政資金支持。

  (五)預算合理性

  本次預算的主要計算數據以市場詢價為準,預算合理可行。

  (六)總體要求

  項目實施區域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提高民眾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率。

  四、相關建議

  1.市政府進一步明確縣(市、區)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

  2.市主流媒體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

  五、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本自評報告適用市轄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服務試點項目的單位內部自我績效評價,結論與意見是參考性的,僅供財政部門批復預算時使用,不做其他用途。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4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xx﹞34號)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川委發﹝20xx﹞8號)、《中共甘孜州委辦公室甘孜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甘孜州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甘委辦〔20xx〕120號)和《甘孜州財政局關于印發<20xx年預算績效管理考核實施辦法>的通知》(甘財績﹝20xx﹞5號)、《甘孜州財政局關于做好20xx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甘財績﹝20xx﹞1號)文件和《爐霍縣財政局關于做好20xx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爐財〔20xx〕256號)、《財政檢查通知書》(〔20xx〕14號)文件要求,我局于20xx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對我縣自然資源局、教體局、鄉村振興局、民宗局的部門整體和四個項目做重點預算績效評價,現將20xx年預算績效管理重點評價工作報告如下:

  一、加強制度體系建設

  要求各單位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xx﹞34號)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川委發﹝20xx﹞8號)、《中共甘孜州委辦公室甘孜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甘孜州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甘委辦〔20xx〕120號)作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總綱領,按照州財政局制定的相關制度辦法和共性績效指標框架,建立涵蓋組織保障、流程控制、基礎支撐、考核監督四個板塊,覆蓋所有管理對象,貫穿事前評估、事中監控、事后評估以及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結果應用全過程的具體措施、實施細則及指標體系,形成全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

  二、強化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管理

  根據《爐霍縣財政局關于做好20xx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爐財〔20xx〕256號)文件要求,全縣所有預算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對本單位部門整體支出進行績效自評,從部門整體支出基本情況、部門整體支出評價工作開展情況、評價結論及績效分析、存在主要問題及相關措施建議等方面進行自評,我局根據其自評情況進行重點績效評價。

  我局于11月26日下發《財政檢查通知書》(〔20xx〕14號),并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對縣自然資源局、教體局、鄉村振興局、民宗局部門整體支出進行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與其自評結果基本一致,具體情況如下:

  1、自然資源局20xx年編制數為8人,20xx年部門預算批復資金為319.34萬元,基本支出310.28萬元(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社會保險的支出、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商鋪服務支出)。項目支出466.27萬元(主要用于充古鄉青卡村、阿都村、各汝村、章區村土地整理項目、地質災害監測人員經費)。

  2、教體局20xx年現有行政人員5人,行政工勤2人,專業技術人員678人,退休教師187人,臨聘人員499人。20xx年部門預算批復資金為13094.66萬元,基本支出11728.87萬元(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社會保險的支出、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商鋪服務支出),項目支出1365.79萬元(主要用于教學質量獎、校舍維修、教師節慰問、學生慰問、教科研等工作)。

  3、鄉村振興局現有公務員8人,機關工人2人,事業單位7人,退休人員4人。20xx年部門預算批復資金為929.552684萬元,基本支出284.552684萬元(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社會保險的支出、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商鋪服務支出)。項目支出645萬元(主要用于縣財政配套專項扶貧資金600萬元,項目前期工作經費15萬元,脫貧攻堅辦公經費30萬元)。

  4、民宗局現有公務員16人,行政工勤人員1人,事業工勤1人,退休人員5人。20xx年部門預算批復資金為487.3萬元,(其中人員支出為444.66萬元,公用支出為42.64萬元),項目支出資金為61萬元(主要用于開展藏傳佛教寺廟管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愛國主義、特需工作、彝族年等工作的開展)。

  三、深入開展績效評價

  我局于11月26日下發《財政檢查通知書》(〔20xx〕14號),要求縣自然資源局土地整理項目、縣教體局中央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縣鄉村振興局朱倭鎮日朗達雙邊防洪渠、民宗局中央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四個項目及政策做重點績效評價。

  (一)我局于11月30日對爐霍縣充古鄉青卡村、阿都村、各汝村、章曲村土地整理項目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得分:87)

  1、數量指標:

  (1)、新增耕地3.0393公頃,得15分(資料為:《甘孜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驗收證書》(甘自然資規發【20xx】185號));

  (2)、新增耕地3.0393公頃,得15分(資料為:《甘孜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驗收證書》(甘自然資規發【20xx】185號));

  2、質量指標:平均質量等別12等,得10分(資料為:《甘孜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驗收證書》(甘自然資規發【20xx】185號))。

  3、時效指標:20xx年全部完成,得9分(資料為:《爐霍縣充古鄉青卡村、阿都村、各汝村、章曲村土地整理項目縣級驗收報告》、《甘孜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驗收證書》(甘自然資規發【20xx】185號))。

  4、成本指標:財政安排資金84.137725萬元,得0分(資金未支付)。

  5、經濟效益指標:每年提高糧食產能18235.8公斤,得8分(資料為:《爐霍縣充古鄉青卡村、阿都村、各汝村、章曲村土地整理項目縣級驗收報告》、《甘孜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整治項目新增耕地驗收證書》(甘自然資規發【20xx】185號))

  6、可持續影響指標:長期提高糧食產能,得10分。

  9、滿意度指標:受益群眾滿意度≥95%,得20分(資料均為:充古鄉青卡村、阿都村、各汝村、章曲村土地整理項目群眾滿意度測評表)。

  (二)我局于12月1日對教體局的縣教體局中央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得分:93分),具體情況如下:

  1、數量指標:

  (1)、享受學校20所,得10分。

  (2)、人均1700元,得10分。(資料為:甘孜州教育惠民政策制度匯編第七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1700元/年.人)

  2、質量指標:按時足額撥付401萬元,得分10分(資料為:各學校撥款單)。

  3、時效指標:每年12月之前完成,得分9分。

  4、社會效益指標:

  (1)、有效改善學校條件,得9分;

  (2)、提升家長送子女入學愿望,得18分。

  5、可持續影響指標: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得9分。

  6、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學校滿意度超過98%,得18分(資料為保障類資金滿意度調查表)。

  (三)我局于12月1日對鄉村振興局的朱倭鎮日朗達雙邊防洪渠工程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得分:92分),具體情況如下:

  1、數量指標:

  (1)、新建防洪堤377.943米,得10分(資料為:爐霍縣20xx年朱倭鎮日朗達雙邊防洪渠建設項目設計說明);

  (2)、新建板涵2道,得10分(資料為:爐霍縣20xx年朱倭鎮日朗達雙邊防洪渠建設項目設計說明)。

  2、質量指標:項目(工程)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得10分(資料為:爐霍縣20xx年第一批扶貧資金項目驗收卡)。

  3、時效指標:20xx年,得10分(資料為:合同協議書、爐霍縣20xx年第一批扶貧資金項目驗收卡)。

  4、成本指標:工程直接費用不超過112.0959萬元,實際完成89.67672萬元,得8分(資料為:政府采購成交通知書)。

  5、社會效益指標:減少農牧民生產資料的損壞,得8分。

  6、生態效益指標:減少洪澇災害發生,得8分。

  7、可持續影響:損毀為止,得8分。

  8、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受益群眾滿意度超過95%,得20分資料為:20xx年朱倭鎮日朗達村雙邊防洪渠項目群眾滿意度調查表)。

  (四)我局于12月1日對民宗局的20xx年爐霍縣“健康飲茶、送茶入戶”項目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得分:95分),具體情況如下:

  1、數量指標:全縣送茶1375人,人均2公斤,得10分(資料為:“送茶入戶”人員花名冊,共計15個鄉鎮,1375戶)。

  2、質量指標:低氟邊銷茶,必須符合《磚茶含氟量》GB19965-2005及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得10分(資料為:霍爾古藏茶長方形-青島中一監測有限公司檢驗報告)。

  3、時效指標:20xx年完成,實際完成年限為20xx年,得5分(資料為:《甘孜州民族宗教委加快推進“健康飲茶”試點工作的通知》(甘民宗委電【20xx】14號)、《甘孜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甘孜州經濟和信息化局甘孜州財政局甘孜州農牧農村局甘孜州商務合作局甘孜州衛生健康委甘孜州市場監管管理局關于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進一步推廣低氟邊銷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甘民宗委【20xx】63號)、《爐霍縣人民政府會議紀要十三屆縣人民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紀要》(爐府紀【20xx】15號)、“送茶入戶”花名冊)。

  4、成本指標:成本不超過22萬元,得10分(資料為:《爐霍縣民宗宗教事務局關于撥付爐霍縣“健康飲茶”送茶入戶采購項目資金的請示》(爐民宗【20xx】237號)、《爐霍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健康飲茶”采購合同、中國農業銀行-賬戶交易明細回單22萬元)。

  5、社會效益指標:為農牧民健康提供保障,得20分。

  6、滿意度指標:受益農牧民群眾滿意度100%。(資料為:《20xx年爐霍縣“健康飲茶、送茶入戶”項目群眾滿意度調查表》)。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5

  為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管理,強化財政支出績效理念,加強部門責任意識,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對20xx年度部分預算單位財政支出、項目及政策開展了績效評價工作。按照《四川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年度評價工作結束后,財政部門將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及績效評價結果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報請政府對評價結果進行通報。按要求向同級人大報告績效評價結果,接受人大監督”的規定,現將2022年財政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及評價結果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拓展評價范圍,提升管理效能。采取單位自評全覆蓋+第三方機構現場評價的方式進行,在單位全面自評的基礎上,選取防汛與水資源非工程措施項目運行維護費、王崗坪鄉王崗坪景區項目征地相關費用等13個項目開展項目支出重點評價(其中政策性項目支出2個),涵蓋民生保障、政府購買服務、資產等重點領域支出,涉及“四本預算”資金5319.65萬元,其中評價政策資金量1390.56萬元。將部門和單位預算收支全面納入預算績效管理,以預算資金管理為主線,衡量部門和單位整體及核心業務實施效果,選取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縣就業創業促進中心等13家單位開展部門整體支出重點績效評價,評價資金量20618.24萬元,以評促管引導部門建立健全內部績效管控機制,進一步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促進部門整體支出管理效能提升。

  (二)夯實評價基礎,提高評價效率。縣財政局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財政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石財績效〔2022〕4號),明確評價范圍、對象等,指導單位提前做好績效評價自評工作,并撰寫自評報告,督促涉及重點績效評價的單位提前準備好相關資料,為重點績效評價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三)規范流程管控,提升評價質量。一是為提高績效評價的客觀性、專業性、公正性和更好地推進我縣財政績效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縣財政局通過競爭性磋商的方式選取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現場績效評價,綜合考量人員資格、工作經驗、方案制定等,按評審排名選擇中標候選人。二是完善“財政部門+業務部門+第三方機構”評價聯動工作機制,及時與第三方機構溝通,銜接績效評價工作重點和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載體,及時傳達相關工作信息,協調解決績效評價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多環節重點把控,對評價結果分級審核,確保評價結果公正、客觀、準確,全面提升評價質量。

  (四)完善指標設置,提升績效評價科學性。在共性績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分類別制定個性化的評價指標體系,設置整體、項目、政策和政府購買服務等8類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定具體評價指標157個,切實強化評價指標體系和預算單位、項目之間的匹配度,提高評價報告的可信度。

  二、工作成效

  (一)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意識。財政部門轉變績效評價理念,評價從數“量”向“質”轉變,嚴格把控績效評價報告質量,要求第三方機構在“績”“效”并重的基礎上,更加突出“效”的作用。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的理念更加深入,進一步增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主體責任意識,在牢固樹立績效理念的基礎上,落實舉措,改進管理,真正將有效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切實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規范財政資金管理。通過財政重點績效評價,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對查出的資金使用管理不嚴格、會計核算不規范等問題25筆,涉及金額164.40萬元督促整改,規范資金管理使用,切實提高單位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加強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合規性管理。

  (三)評價結果充分運用。一是嚴格執行“兩書一函”制度,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實施“一對一”整改,“點對點”地將問題通知到單位,督促單位落實問題整改,及時報送整改情況,并確保整改到位,對暫時不能完成整改的,要明確整改時限,進一步壓緊壓實績效管理及問題整改主體責任。二是將評價結果積極應用于政策優化、改進管理、預算安排等方面,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延續性項目,將評價結果作為2023年該項目預算申報依據,對一次性項目及部門整體支出,將評價結果與下一年度同類預算項目支出需求和單位公用經費掛鉤,強化結果導向約束,讓“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將評價結果與經濟責任審計掛鉤。縣財政局將2022年財政重點績效評價結果抄送縣審計局,縣審計局將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情況和評價結果納入對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范圍,進一步完善我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激勵與問責機制,推進我縣績效管理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三、評價結果

  2022年績效評價工作主要是對20xx年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一個綜合評估,本年度重點績效評價資金總量為25937.89萬元,2022重點績效評價資金來源均為縣級財政資金,資金到位率達到100%。從得分情況來看,此次重點績效評價結果較好,大部分資金能夠發揮應有的效益,但也發現績效目標設定未細化量化、資金核算不規范等問題共7類64個問題,在績效評價工作結束后,縣財政局賡即向各相關實施單位發出問題整改通知,督促各相關單位及時進行整改。

  (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2022年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涉及資金5319.65萬元,實際支出5237.65萬元,結余資金年終決算財政收回。從評價結果來看,11個項目評價結果最高分97.7分,平均得分93.96分。被評價項目總體績效目標基本明確,各單位資金支付范圍、支付標準、支付依據等合規合法,資金使用安全有效。相關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能夠認真執行財務管理制度,賬務處理、會計核算較為規范,但個別項目存在績效目標未細化量化,項目實施程序不規范,項目管理的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

  (二)政策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我縣將惠及民生的醫療、民政領域的2個政策性項目納入績效評價范圍,評價資金量共計1390.56萬元,實際支出1261.36萬元。在政策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中平均得分97.2分。政策實施效果總體較好,項目能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實施,政策執行規范,基本上達到了財政政策資金支出的績效目標,但也存在縣級配套部分預算測算的準確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配套資金大于實際支出,設定的滿意度的指標值可進一步提高等問題。

  (三)部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我縣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實現全覆蓋,從中選取了11個縣級部門和2個鄉鎮開展現場績效評價,評價部門整體支出資金量20618.24萬元,資金到位率100%。從評價結果來看,最高得分98.14分,最低分88.56,平均得分91.50分。本次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總體情況較好,單位預算編制及時、準確,預算執行情況較好,財務管理制度較為健全,資金使用較為規范,能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等,但也存在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績效目標需要細化量化,會計核算的規范性需要進一步提高等問題。

  四、主要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夠準確。部分單位預算編制精細度不夠,預算編制的準確性較低。

  (二)項目目標未編制或未細化量化。部分單位未對項目績效目標細化,未分解為具體績效指標,無具體的績效指標值,績效目標編制簡單,編制的指標不明確,指標之間的關聯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影響績效評價的質量。

  (三)項目資金管理規范性有待提高。部分單位項目資金未進行專賬核算,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績效管理制度未建立等。

  (四)會計基礎工作不夠規范。會計核算的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會計科目使用錯誤,審批手續不完善等。如部分單位將采購的辦公設備計入“辦公費”、購置的音響設備計入“商品和服務費”、體檢費列入“辦公費”等;出差未提前審批,公務接待清單中未見公函,出差審批單未見領導審批意見等。

  (五)資產管理不規范。部分單位未對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盤點或對盤點的資產未形成盤點記錄,未按月計提折舊,無形資產移交后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資產管理系統重復錄入資產等,導致資產賬卡不符、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等。

  (六)項目管理不規范。一是項目實施程序不規范。部分單位項目公開采購詢價時間晚于合同簽訂時間。二是項目完成時限超合同規定。某設備設施采購項目合同約定供應商交貨期限為合同簽訂生效后30日內,并在25日內全部完成安裝調試驗收合格交付使用。簽訂合同日期為20xx年3月12日,最終完成驗收日期為20xx年12月7日,項目交貨安裝存在延期情況。

  (七)公車運行維護費超預算。某單位20xx年度公車運行維護費超預算支出2.78萬元。

  五、整改建議

  (一)加強預算績效管理,認真分析影響預算執行的因素,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做到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二)完善績效目標內容,根據項目性質、內容等,合理設置績效目標,細化量化績效指標,強化指標之間的關聯性。

  (三)加強項目資金分類管理,建立專賬,做到專項管理、專賬核算,確保專款專用。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績效管理制度,拓寬績效管理的覆蓋面。

  (四)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嚴格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政府會計制度》相關規定,獲取真實、合法、有效的原始票據。嚴格執行單位內控管理制度,完善項目財務資料,規范經費報銷手續,規范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業務,正確使用會計科目。

  (五)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單位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新增資產及時入賬,建立資產卡片;處置資產及時進行賬務處理,提高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安全性,確保賬卡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六)強化規范項目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各項工作的監督管理,強化項目進度過程把控。引進供應商或服務商時,應規范合同簽訂、審批及執行等工作流程。

  (七)加強“三公”經費預算管理,提高公車運維費預算編制的準確性、科學性,嚴格控制公務用車運維費支出等。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健全績效評價制度體系。繼續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意識,提高各單位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我縣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機制,提高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水平,促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有效。

  (二)強化組織隊伍建設。一是培養本土化的預算績效管理專業人才隊伍,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對預算單位績效管理知識與實操的培訓,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我縣績效管理人員的專業性。二是加快績效管理人才庫的建設。組建本地績效管理專家庫,從教育、水利、農業、衛生、民政等領域,抽取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參與我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出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專家對預算績效管理的支撐作用,強化專家庫對全縣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智力支持。

  (三)深入推進預算與績效管理融合。加快預算一體化中預算績效模塊的建設,建立事前績效評估、事中績效監控、事后績效評價的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信息化系統,完善我縣績效項目庫、指標體系建設,通過信息系統獲取績效管理數據,加強預算績效分析研判,為績效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以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科學性,促進績效信息公開共享。

【工資類預算績效事前評估報告】相關文章:

采購車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報告12-19

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報告范文(精選5篇)12-09

預算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精選11篇)12-15

市級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報告(精選8篇)12-19

部門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報告(精選14篇)12-19

預算項目事前績效評估報告范文(精選5篇)12-15

預算事前績效評估自評報告(精選11篇)12-16

財政補助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報告(精選10篇)12-19

市級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報告范文(精選12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