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

時間:2022-12-13 09:00:26 報告 我要投稿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范文(精選5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范文(精選5篇)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1

  一、主要情況

  (一)雙員出擊,力促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為做好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縣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門研究出臺企業服務員制度和特派員制度,實行領導掛帥,壓實責任,明確職責,有力推動了企業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深入開展。全縣注冊工業企業共303家,截4月1日12時止,已復工復產的工業企業297家,未復工6家,復工率為98.0%。第一季度工業企業稅收共16635萬元,比去年同期17438萬元同比減收803萬元,減幅4.61%。工業企業整體復工復產回復正常水平。到目前,我縣企業沒有發生任何防控方面問題,全縣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緊張有序進行。

  (二)強化指導,協助重點產業挖掘商機。全縣工業企業因疫情的原因,產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局多次深入縣食品企業了解實際情況,協助企業及早復工復產,抓住新的商機。今年第一季度,我縣食品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2億元,同比增長7.13%。

  (三)服務到位,切實為企業紓難解困。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省、市、縣出臺扶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企業用工、融資等方面的政策,我局及時編印了《政策匯編》,并認真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努力使廣大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如對金宇星公司,我局幫助其申請納入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可優先享受貸款、稅收等政策優惠。與金融部門聯合四大銀行,上門對接企業開展貸款政策宣傳,目前已有華強、順欣、火電廠、陽光五金、永光、金宇星、建兆、美味源等8家企業成功申報貸款貼息項目,備案金額3.2億多元,預計可獲得貸款貼息額162.47萬元。

  二、存在問題

  1.部分企業貸款較困難。由于部門企業在信貸方面還存在未償還清等遺留問題,暫未能全部企業都享受到縣貸款貼息的政策。

  2.部分企業招工難、招技工更難。部分企業外省員工較多,我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比較緊缺,如祥光制帽、建華管樁等企業,工人需求量較大,由于受疫情影響,招工存在一定困難,尤其是技工的需求目前較難以解決。

  3.外貿企業出口受影響較大。由于國外疫情較為嚴峻的形勢,我縣外貿企業出口受到較大影響,訂單減少,產品受到一些國家關口限制。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指導企業重點疫區籍貫務工人員有序返崗。繼續推進企業服務員和特派員制度的實施,壓實特派員工作職責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對接,將市、縣防控指揮部對重點疫區籍貫務工人員返崗指示及時傳達企業,指導好重點疫區籍貫務工人員有序返崗,支持協助好企業申報復工復產動工獎、增速獎,切實做到企業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

  (二)積極化解企業招工難。一是要協助相關部門加大向省外招工工作力度,力爭在短期內引進一批人員到當地企業工作。二是要協調發揮鎮、村級干部的作用,積極深入動員當地人員就地就業,且對本地人員進入當地企業工作要給予一定獎勵,推動一批外出務工人員留在本地企業務工。三是要協調企業加強與大專院校聯系,引進一批專業學生到當地企業就業,解決企業技術人才需求。同時對村貧困戶的富余勞動力,要盡最大的能力解決到企業就業,幫助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協助企業解決生產流資金。一是協調企業加強與金融部門部門聯系,積極為企業爭取金融部門貸款支持企業發展。二是引導企業申請政策資金扶持。幫助企業申報各項政策專項資金,指導企業用足用好上級的各項政策,全面扶持企業發展壯大。

  (四)積極協助外貿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對我縣外貿企業出口產品受到個別地區關口限制、退柜的問題,抓緊與相關部門溝通和聯系,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切實解決外貿企業在進出口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支持協助外貿企業開拓更多國外市場,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確保完成市下達我縣的進出口任務。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2

  調研背景:

  歷年來春節后復工復產情況一直是整個建材行業非常關注的熱點話題,2021年春節不停產的企業占四成,超過往年水平,就地過年員工同比大幅提高,節后原材料按計劃供應,建材行業復工情況表現樂觀。而下半年在“能耗雙控”政策背景下,建材行業限電限產,原材料價格高漲,加之房建資金暴雷,下游需求大幅收縮,導致今年春節前國內建材市場表現一般,為及時了解2022年春節后各地區企業的運行狀況,在2月7日-9日期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與百年建筑網共同開展的“2022年春節以后企業生產經營問卷調查”,得到了業內眾多企業的積極反饋。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調研說明:

  1、調研方式:網上問卷調研;

  2、調研時間:2月7日-9日;

  3、根據問卷調研結果,涉及建材行業有效反饋是1166家企業,涉及全國有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從類型來看,生產制造企業287家、貿易流通企業385家、工程建筑290家、倉儲物流企業63家、終端消費企業96家、金融投資企業16家、其他類型企業29家。

  核心觀點:

  1、節后原料供應不受影響,但建材行業復工情況略不及去年,春節期間不停產的企業占四成,超過往年水平,就地過年員工占比較高。

  2、建材企業訂單及營收均呈增長態勢,超過六成的企業現金流處于充裕狀態,較多企業將加大投資建設,并促進企業增員。

  3、整個行業對企業發展仍持樂觀態度,認為2022年建材行業將有較好發展。

  一、節后建材企業開復工情況調研情況

  1.1、節后原料供應按計劃復工建材行業整體復工情況表現略不及去年

  截至11日,參與調研的1166家企業中,77.87%的企業已復工,其中超過四成的企業達到全部復工;另外,在部分復工或尚未復工的685家企業中,預計節后第一周復工的企業約占23.8%;而第二周復工的企業超過半數。

  1.2、生產企業春節期間開工率超四成

  春節期間企業全部停產占比較高,但仍有超四成的企業開工,其中滿負荷運轉的企業占6.60%。

  1.3、建材市場庫存累計超過去年

  與去年同期相比當前庫存基本持平的企業最為集中,占比約在47.86%;庫存增長占35.42%;而庫存下滑占16.72%。

  1.4、在產企業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企業存在用工缺口

  企業產能利用率在70%-90%和50%-70%的企業占比最高,分別約占29.25%,25.47%;產能利用率在10%-30%企業占比最低,不到1成。

  企業在崗員工與實際需要基本匹配占比過半;超過4成的企業存在用工缺口,其中用工缺口在5%-10%的占比最高位33.53%;另外,將近6.35%的企業在崗員工超過實際需要,其中在崗員工大幅超過實際需求的占1.72%。

  1.5、企業按法定節假期停休就地過年比例占比最高

  所有員工都放假停工的企業超過一半;其次,放假停工比例在80%以上的企業,占比約為24.87%;比例在20%-40%的企業占比最低。

  就地過年的員工比例在60%以上的占比近6成,其中企業所有員工都就地過年的比例為占到19.73%。

  總結:

  節后原料供應不受影響,建材生產企業開復工率較去年略有下滑,生產企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仍較高,人員存在一定缺口,今年所有員工都放假停工企業超過半數,但企業就地過年的員工占比同樣較高。

  二、2022年一季度企業經營狀況調研分析

  2.1、企業訂單及營收呈現同比增長態勢

  與去年同期相比,當前訂單基本持平的企業最多,占比約在45%,總體來看訂單增長比下滑的高14.66%;另外有40.74%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收將基本持平,預計增長近4成,預計下滑僅2成。

  2.2、目前建材行業現有企業的現金流較為充裕

  目前將近六成的企業的現金流處于充裕狀態,其中18%的企業現金流非常充裕,能夠維持半年以上;另外,近4成的企業現金流處于緊張狀態,其中6%的企業基本沒有現金流。

  2.3、45.6%的企業計劃擴大投資建設促進企業增員

  參與調研的企業中,54%企業反饋了對2021年發展前景的預期持樂觀態度,30%的企業持消極態度,另外將近16%的企業持中立態度。

  45.6%的企業計劃增加投入,其中計劃大規模增加投入的企業占7%;而縮減或退出投資的不到兩成;另外36%的企業暫無增加投入計劃。

  在企業用人計劃中,將近半數的企業計劃保持用工人數基本不變;40%的企業計劃增加用工人數,9%的企業計劃裁員。

  總結:

  節后建材企業訂單及營收均呈增長態勢,超過六成的企業現金流處于充裕狀態,較多企業將加大投資建設,并促進企業增員。

  附錄-調研樣本情況介紹:

  1、企業主營業務分類

  參與調研的1166家企業中,貿易流通、工程建筑和生產制造分別占前三位,占比分別為33%、25%和25%,三者合計占比為83%。金融投資、倉儲物流、終端消費及其他合計占約16%。

  2、企業覆蓋區域

  華東地區覆蓋323家企業,占比28%,其次是華中、華南,占比分別為16%和16%,華北地區占比排第四,為14%,再其次是西南、西北地區,占比分別為10%、8%。另外,東北地區和境外市場的占比最少,分別為6%和2%。(每家企業覆蓋一個以上區域)如圖所示。

  3、企業員工人數

  參與調研的1116家企業中,企業規模在11-50人的企業占比最高,約為29.6%;51-100人的企業占比位居第二,約為19.73%;501-1000人的企業占比位居第三,約為19.38%;其次是10人以下及501-1000人的企業分別占13.98%和6.95%;排在最后三位的是1001-2000、3000人以上及2001-3000人的企業,占比分別為4.8%、4.55%和0.94%。

  4、企業投資規模

  參與調研的1116家企業中,總資產規模主要集中在1000-5000萬元區間,占比約為20.04%;500-1000萬、100-500萬企業占比次之,約為15.35%;1億-5億萬、5000萬-1個億區間的企業占比分別約為13.21%、11.84%;排在最后三位的是5-50億、100萬及以下、50億以上的企業,占比分別為9.43%,7.63%和5.15%。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3

  調研背景:

  春節前少數區域疫情突發,當地生產生活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那么春節后全國建筑業下游企業復產復工是否能正常進行呢?為及時了解春節后各地區下游企業的運行狀況,實現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上海鋼聯特發起本次調研。

  調研時間:

  2022年2月7日-2月9日

  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主要是了解當前下游企業春節后復工復產進度及遇到的問題,制定合理有效的經營策略,以便更快的恢復正常經營。

  調研樣本:

  本次調研共收集513個樣本,調研對象分布全國28個省市,其中華東地區分布最多,183個樣本占比35.7%,華北、中南、華南、西北地區樣本相對較多,占比分別為14.4%、14.8%、12.3%和11.1%。

  調研樣本均屬于鋼鐵行業,主營業務主要為工程建筑和終端銷售,分別占比44.6%和55.4%。樣本企業的業務覆蓋區域主要是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分別占比39.6%和30.4%,合計占比70.0%。調研樣本企業員工整體較少,企業人數在0-100、100-500和500以上的分布占比分別為69.0%、18.5%和12.5%。調研樣本企業總資產規模分布相對比較均勻,1000萬元以下,1000萬-1億元,1億元-50億元和50億元以上分別占比為37.6%、37.6%、18.7%、和6.0%。

  調研結論:

  1、今年春節期間員工放假停工比例達80%以上的企業占調研樣本比例達到63.2,放假停工的員工比例不到20%的企業僅占比3.3%。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員工就地過年比例達80%以上的企業占調研樣本比例達到46.8%,同時就地過年的員工比例不到20%的企業占比17.9%。

  2、對于復工時間的調研發現:今年就地過年員工的比例雖然不及去年同期,但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工人返工較為便捷,因此節后企業預計能夠全部復工的時間也較去年大體相當,目前已全面復工樣本企業263家,占比達到51.3%,節后第二周內能夠復工的樣本企業占比高達87.5%。

  3、對于一季度營業收入的情況,38.0%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8.3%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13.6%的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其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增幅20%以上及降幅20%以上的企業分別占比12.7%和3.1%。

  4、對于限電方面的調研結果顯示,22.0%的樣本企業明確表示目前存在限電的情況,限電的比例較為平均,35.4%的樣本企業限電比例在20%以內,38.9%的樣本企業限電比例在20%-60%,25.7%的樣本企業限電比例在60%以上。

  5、調研企業資金情況發現:64.1%的樣本企業資金流是比較或者非常充裕的,26.3%的樣本企業資金有些緊張,僅能維持1-3個月,而資金壓力比較及非常緊張的樣本企業占比9.6%。33.7%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暫不增加投入,52.4%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投資計劃,其中大規模增加投入的企業占比8.0%,而適當縮減或退出部分業務的企業占比13.8%左右。

  6、目前企業在崗員工人數與實際需求基本匹配的占比為48.0%,35.5%的企業目前在崗員工人數與實際需求相比存在少量的缺口,46.6%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增加用工人數的計劃,由此可見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用工需求依然較大,僅僅只有5.1%的企業未在崗員工人數超過實際需求,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會有少量的人員裁減計劃。

  7、今年企業訂單狀況較去年節后同期相比有明顯好轉,企業訂單較去年持平和增加的樣本比例高達87.7%,僅12.3%的樣本企業訂單狀況較去年有所下滑,其中訂單數下滑20%以上的企業占比3.9%。出口方面,40.9%的企業出口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43.6%的企業出口訂單量同比有增長,15.5%的企業出口訂單同比有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8、樣本企業對于2022年的生產經營狀況整體相對樂觀,僅6.8%的被調研企業持比較悲觀和非常悲觀態度。

  調研內容及結果簡析:

  1、春節期間企業員工放假停工比例

  據Mysteel調研,春節期間所有員工都放假停工的企業占調研樣本比例達到63.2%,放假停工的員工比例在80%以上的企業樣本占比達到20.9%,同時放假停工的員工比例不到20%的企業僅占比3.3%。

  2、春節期間企業員工就地過年比例

  去年各地對“就地過年”政策響應較為積極,春節期間員工就地過年比例較高。今年春節期間員工就地過年比例達80%以上的企業占調研樣本比例達到46.8%,同時就地過年的員工比例不到20%的企業占比17.9%。

  3、企業預計能夠全部復工的時間

  據Mysteel調研,今年就地過年員工的比例雖然不及去年同期,但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工人返工較為便捷,因此節后企業預計能夠全部復工的時間也較去年大體相當,目前已全面復工樣本企業263家,占比達到51.3%,節后第二周內能夠復工的樣本企業占比高達87.5%。

  分行業來看,終端銷售樣本企業中,60.6%的'企業目前已經完全復工,節后第二周內能夠復工的樣本企業占比可以達到89.1%,主要由于今年節前冬儲備貨情況整體較少,節后開門紅的行情走勢下,很多企業提前復工,積極入市詢價采購,以爭取利潤最大化。工程建筑樣本企業中,39.7%的企業目前已經完成復工,節后第二周內能夠復工的樣本企業占比可以達到85.6%,整體進度情況也要好于往年同期水平。僅0.9%的工程建筑企業和2.1%的終端銷售企業暫未有明確的復工時間,主要是受疫情以及冬奧會的影響。

  4、同比去年春節后企業的訂單狀況

  據Mysteel調研,今年企業訂單狀況較去年節后同期相比有明顯好轉,企業訂單較去年持平和增加的樣本比例高達87.7%,僅12.3%的樣本企業訂單狀況較去年有所下滑,其中訂單數下滑20%以上的企業占比3.9%。

  5、同比去年春節后產成品庫存情況

  據Mysteel調研,42.9%的樣本企業產成品庫存情況與去年春節后基本持平,42.5%的樣本企業產成品庫存較去年有增加,14.6%的樣本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下降。

  6、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情況

  據Mysteel調研,38.0%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8.3%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13.6%的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其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增幅20%以上及降幅20%以上的企業分別占比12.7%和3.1%。48.3%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去年增長的樣本企業中,營業收入增長的原因大多集中于產品價格的上漲、產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政策利好的傾斜;13.6%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去年下降的樣本企業中,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大多為疫情影響,以及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

  7、當前企業限電的情況

  據Mysteel調研,22.0%的樣本企業明確表示目前存在限電的情況,限電的比例較為平均,35.4%的樣本企業限電比例在20%以內,38.9%的樣本企業限電比例在20%-60%,25.7%的樣本企業限電比例在60%以上。

  8、企業現金流情況

  據Mysteel調研,64.1%的樣本企業資金流是比較或者非常充裕的,26.3%的樣本企業資金有些緊張,僅能維持1-3個月,而資金壓力比較及非常緊張的樣本企業占比9.6%。

  9、企業目前用工情況以及未來用工計劃

  據Mysteel調研,目前企業在崗員工人數與實際需求基本匹配的占比為48.0%,35.5%的企業目前在崗員工人數與實際需求相比存在少量的缺口,46.6%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增加用工人數的計劃,由此可見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用工需求依然較大,僅僅只有5.1%的企業未在崗員工人數超過實際需求,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會有少量的人員裁減計劃。

  10、企業出口業務情況

  據Mysteel調研,35.5%的樣本企業有出口業務,出口業務比重大多集中在20%以內。40.9%的企業出口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43.6%的企業出口訂單量同比有增長,15.5%的企業出口訂單同比有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36.5%的企業出口價格較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53.6%的企業出口價格同比有上漲,9.9%的企業出口價格同比出現下降。43.1%的企業出口量較去年同期比基本持平,49.7%的企業出口量同比有增長,主要是產品的類別和客戶都有增加,7.2%的企業出口量同比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外幣貶值以及疫情影響下運輸成本提高的個影響。

  11、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投資計劃

  據Mysteel調研,33.7%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暫不增加投入,52.4%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投資計劃,其中大規模增加投入的企業占比8.0%,而適當縮減或退出部分業務的企業占比13.8%左右。

  12、企業2022年發展前景預期

  據Mysteel調研,樣本企業對于2022年的生產經營狀況整體相對樂觀,僅6.8%的被調研企業持比較悲觀和非常悲觀態度。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4

  2021年為避免春節因人員流動,造成各地區新一輪的疫情擴散,各地方政府的紛紛出臺各類政策,鼓勵外來務工人員就地過年,因此各行各業均涌現了一大批就地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同時在春節前各公司企業也吸取了去年因疫情導致節后原料供應緊張,致使節后無法立即恢復生產經營的教訓,元宵佳節已過復工在即,今年的鋼鐵行業復工情況會是怎樣的呢?筆者對西北各行業以調研問卷形式,就大家所關心的問題,與大家一起做個簡單的探討與分享。

  1、調研時間:

  2021年2月18日8點-2020年2月27日12點

  2、調研方式:

  在線問卷調研

  3、調研樣本及說明:

  本次筆者對西北的鋼鐵行業共計發出539份線上調查問卷,最后共計回收504份有效調查問卷。其中,24份未回收上來,4份為無效,7份為未達全,有效問卷占比達到93.51%。

  4、調研目的:

  了解2021年西北鋼鐵行業節后后復工的具體情況及對2020年的經營預期。

  一、本次調研所覆蓋的行業、省份與規模

  1、本次調研的企業共涉及西北五省煤炭、鋼鐵、有色、建材、能化、農產品六大重點領域,涵蓋生產制造、貿易流通、工程建筑、倉儲物流、終端消費、金融投資等七個行業,共計504家有效樣本企業。

  2、考慮到西北五省各省份經濟體量和發展程度不平衡,其中陜西為西北五省經濟發展程度最高且行業覆蓋最全的省份其占比為52%、新疆、甘肅次之分別占到20%和18%,寧夏和青海發展程度相對較低,其所占比重也相對較低,分別為8%和4%

  3、鋼鐵行業是我國組織經濟發展建設的基礎,很多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鋼鐵,在本次調研涉及的六大重點領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也是鋼鐵領域共計234家,其所占比例為46.43%,其次分別為建材13.1%,能化9.52%,有色5.16%,煤炭和農產品分別占到4.76%。

  4、西北地區各省經濟發展整體處于全國較低水平,除央企國企外,很多企業在資產規模和人員規模上遠不如中東部地區,本次調研所有樣本企業從資產規模上分為從100萬以下至50億以上共分為8個區間段,其中1000-5000萬元體量的企業相對較多,所占比重為20%,100萬以下的企業在大宗領域基本處于墊底水平,因此其所占比例最低;從員工數量上劃分,按10人以下至3000人以上,共計劃分8個區間,其中11-50人企業占比最多占比27%,2001-3000人企業最少占比3%。總體來說,企業資產規模與人員數量基本呈現正相關態勢。

  二、春節期間開工與放假情況變化

  春節是人們最注重的節日,回家團聚成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因此據本次調研統計顯示,西北過節期間人員100%放假的企業占有249家,是企業過節人員放假比例最多的選項,過節期間人員60-80%人員放假的企業最少僅只有23家。由于2021年整體經濟向好,多地政府及企業有出臺就地過年的補貼,鼓勵外來務工人員選擇就地過年,2021年春節人員100%就地過年的企業最多,占總樣本的33%,其次為80%的人員就地過年的,就地過年20-40%的人員最少,從人員就地過年的情況來看,今年較去年相比大幅增加。此外,多數企業均表示,考慮到企業整體的運營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春節期間有組織經營生產的情況。

  三、節后復工復產準備情況較好

  1、西北企業春節前后生產狀態和復工完全復工需要的時間

  據本次調研顯示:春節期間有47%的企業處于完全停工狀態,部分停產企業占到29%,滿負荷生產的企業占到24%;而春節之后截止發稿時,西北地區已有56%的企業完全復工,24%的企業處于部分復工狀態,另有20%的企業尚未復工,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肅等氣溫較低的省份。

  西北各地區復工復產時間上來看,節后第一周是復工復產最為集中的時間段占到節后復工復產企業的比例的54%,其次按周依次遞減,分別為第二周31%,第三周5%(即正月15以后),還有約4%的企業復工時間尚不確定。此外,待上述企業復工后能正常復工的企業占比能達到55%,一周之內能復工的占比達到25%,兩周內能恢復正常的占到12%,三周及以上才能恢復正常營業的企業分別為3%和5%。

  2、企業接訂單情況增加

  本次通過對西北504家企業調研顯示,目前企業接訂單情況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有260家,有增長的占到34.52%,訂單量高于去年同期10-20%的有74家,占到總樣本數的11.9%,占到10%以內的有40家;訂單下降的占到總樣本數的13.89%,其下滑幅度均在20%以內。

  3、企業產能各行業產能利用率及成品材庫存情況

  從各行業情況來看,西北五省鋼鐵行業領域產能利用率最高,已達到46%的水平,其次為建材、有色、能化煤炭和農產品,其所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3%、10%、5%、5%和5%。在上述行業中企業成品材庫存較去年持平的占到49%,較去年增加的占到15%,增加10-20的占12%,增加10%以內的占到10%,庫存下降的僅占到總樣本的14.7%,各企業的庫存整體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

  四、一季度企業盈利水平、用工及資金情況

  1、一季度企業預計盈利情況較好

  在本次調研的七個行業中,一季度企業較去年持平和增長10%左右的最多,兩項累共計有287家,占據樣本總數的56.94%;增幅達到10%以上的企業共計154家,接近于總樣本數的三分之一,下降的企業共計63家,占到樣本總數的12.5%。

  2、與去年相比企業用工情況大為好轉

  去年由于受到“疫情”影響,西北五省各行業節后均面臨用工荒和招工難的巨大困難,致使過節之后多數行業紛紛面臨停擺的現象。今年這一情況明顯得到大幅改善。據調研顯示,目前有323家企業在崗員工均與實際所需人員相匹配,占到總樣本數的60%以上,存在人員缺口的企業僅為30%左右,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此外,受一季度各企盈利情況較好的影響,預計節后企業擴產增員的企業有191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而預計將會裁員的企業僅有20家,約占擴產增員的企業10%左右。

  3、企業資金相對充裕為企業投資擴產奠定基礎

  受過節期間國內各大宏觀經濟監測數據向好發展,多數企業春節前后盈利情況普遍較好,多數企業資金狀況較為充裕。據調查顯示,西北地區有41%的企業資金比較充裕,有18%的企業資金比較充裕,有28%的企業資金稍顯緊張,僅有13%的企業資金相對緊張。這為企業發展壯大掃清了最大的阻力與障礙,也為前文中提到的人員的擴編情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五、2021年西北五省各行業預期向好

  最后,筆者針對各調研企業對后市的看法做了情緒等方面的調研,根據西北五省各行業反饋上來的數據顯示,有31.9%的企業表示將繼續維持企業現有規模;有60.7%的企業表示今年將會擴大投資規模,僅有7.3%的企業有減少投資規模或者退出市場。另外,有7.9%的企業對2021年的市場持中性態度,有79.2%的企業對后期市場相對看好,有12.7%的企業對市場持不樂觀或更悲觀的預期。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5

  為了解國內大宗商品行業節后復工復產的節奏以及一季度訂單和經營情況,受有關部門委托,Mysteel發起了專項在線問卷調查。本次調研時間從2020年2月12日12點至2月14日12點,共收到有效調研問卷8864份。

  基于調研問卷數據,我們撰寫了2020年春節后大宗商品行業復工復產調研報告。本報告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樣本企業畫像;第二部分,復工復產概況;第三部分,一季度訂單及經營情況變化反映出的宏觀經濟形勢。

  核心觀點:

  1、大宗商品行業短期內受疫情的沖擊較明顯,大宗商品企業對疫情防控、恢復生產、政策幫扶等措施高度關注。

  2、鋼鐵、石化、建材、有色、煤炭等大宗行業,均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開工不足也對多數行業的生產造成擾動。一方面,疫情影響下游開工,需求恢復受阻影響到上游供給,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物流受阻影響到原料運輸,部分生產企業因原料緊張被迫檢修或停產。

  3、對物流和渠道的依賴程度越強,樣本企業主營業務所受到的沖擊將越強。基于這一邏輯,樣本企業中,占比高達46.12%的貿易流通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將首當其沖。而生產制造企業,同樣會受到因物流和交通的受阻而導致的原材料供給受限影響。

  4、樣本企業中,員工人數在1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占比超50%,這一方面說明,100人以內的中小企業在數量上處于絕對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100人以內的中小企業在疫情中承壓最大,呼吁支持的愿望最迫切。

  5、基于近兩周將迎來企業集中復工的調研結果,全國范圍內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的開展將尤為迫切。

  6、造成樣本企業復工困難的原因中,有48.15%的樣本企業選擇了倉儲物流不暢,46.57%的樣本企業選擇了員工無法完全到崗,40.59%的企業則認為是無法判斷疫情進展影響經營計劃。以上三項是導致樣本企業復工推遲的最主要原因。

  7、基于樣本企業當前訂單狀況、生產經營飽和度、一季度營收增長預期、2020年生產經營預期的調研結果,我們認為一季度整體宏觀經濟均將受到明顯影響。

  8、中小企業創造了最多的就業崗位,為提高居民收入和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中小企業在本次疫情中受影響程度最大,但在樣本企業中,僅有9%的企業選擇裁員,這一方面說明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另一方面也說明疫情并未改變絕大多數企業的中長期經營預期。

  9、從具體的應對政策上,建議可以從加速釋放流動性,鼓勵金融機構降低門檻,以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加大資金投入以及聚焦重點領域,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等幾方面著手,助力國內大宗商品行業度過這一特殊的困難時期。

  一、樣本企業畫像

  本次調研在很短的時間內收集到8864份調研問卷,一方面說明Mysteel在國內大宗商品行業有著較高的用戶粘性,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以大宗商品行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受疫情的短期沖擊較明顯,大宗商品行業企業對疫情防控、恢復生產、政策幫扶等措施高度關注,也希望通過媒體反映自己的關切,引起輿論和有關部門重視。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面廣泛,由于成本結構、債務規模、現金流狀況各不相同,各行業抗風險能力也不相同。企業所受影響的程度主要因固定成本、現金償債能力、對物流和渠道的依賴程度以及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樣本企業地區分布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合計來自中國31個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樣本數合計8852,另外,中國香港和臺灣樣本數分別為5和1,海外樣本數為6。

  從單省份樣本總量來看,上海、山東、江蘇、廣東、河北、浙江、河南、湖北、北京、四川分列前十,合計樣本數5973,以上省份及直轄市占到樣本總量的67.4%。

  2、樣本企業所屬行業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鋼鐵行業占比最高,為42.51%。石化、建材、有色、煤炭和農產品占比逐步遞減,分別為11.42%、11.02%、9.98%、3.19%以及3.06%。除了上述行業外,大宗商品關聯行業的占比值得關注,達到18.82%,僅次于鋼鐵行業。

  在疫情推遲復工的情形下,對資本要素依賴更高的資本密集型行業會受到固定資產折舊的負面影響,而對勞動力要素依賴度更高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除了必須支付人力薪酬而同樣承受成本壓力之外,還會因人力不足而影響生產進度,對供給端同樣形成沖擊。

  鋼鐵、石化、建材、有色、煤炭等大宗行業,均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開工不足也對多數行業的生產造成擾動。一方面,疫情影響下游開工,需求恢復受阻影響到上游供給,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物流受阻影響到原料運輸,部分生產企業因原料緊張被迫檢修或停產。

  3、樣本企業主營業務占比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貿易流通和生產制造分列前兩位,占比分別為46.12%和34.31%,二者合計占比超過80%。下游終端、金融投資、倉儲物流及其他合計占比不足20%。

  對物流和渠道的依賴程度越強,樣本企業主營業務所受到的沖擊將越強。基于這一邏輯,樣本企業中,占比高達46.12%的貿易流通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將首當其沖。而生產制造企業,同樣會受到因物流和交通的受阻而導致的原材料供給受限影響。

  4、樣本企業業務覆蓋情況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業務覆蓋最高的是華東地區,占比為47.97%,其次是華南、華北,占比分別為33.12%和32.67%,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華中地區,占比排第四,為25.45%,其次是西南、西北東北,占比分別為20.17%、15.06%和14.64%。我們還注意到,來自國內之外其他地區的占比相對較少,僅為8.70%,這部分的業務基本上可以對應受調查企業的出口業務。

  除了本次疫情影響程度最高的湖北省外,廣東、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江西、江蘇、重慶、山東等省受影響程度最明顯。上述省份中,除了和湖北接壤的河南、湖南、安徽、江西、重慶等中西部省份外,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在內的華東、華南地區也在其中。這充分說明,疫情對樣本企業業務的開展影響將是實實在在的。

  5、樣本企業員工人數情況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員工人數在1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占比超過一半,高達54.69%。占比在100-500人的中小企業占比位居第二,為20.90%。企業規模在3000人以上、500-1000人、1000-3000人規模占比分別為10.89%、6.76%和6.76%。

  樣本企業中,員工人數在1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占比超50%,這一方面說明,100人以內的中小企業在數量上處于絕對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100人以內的中小企業在疫情中承壓最大,呼吁支持的愿望最迫切。

  6、樣本企業營業收入規模情況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營業收入規模主要集中在1億元-10億元區間,占比為26.26%,營收規模在1000萬-1億之間的占比略少,為24.72%。1000萬元以下、10億-100億、100億以上的占比分別為19.82%,17.88%和11.32%。

  二、樣本企業復工復產概況

  1、樣本企業計劃復工情況

  受本次疫情影響,參與調研樣本企業復工普遍較往年春節推遲。除了6.80%的企業在2月10日之前已復工外,超過90%的企業復工時間均遲于2月10日,其中,計劃在2月10日-16日復工的企業占比為30.38%,計劃在2月17日-23日復工的企業占比為21.04%,說明,近兩周將迎來企業的集中復工。計劃在2月24日-3月1日復工的企業占比為10.25%,計劃在3月2日以后復工的占比最低,僅為4.57%。

  基于對近兩周迎來企業集中復工的判斷,全國范圍內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的開展將尤為迫切。

  我們注意到,2月12日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研究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并指出要積極擴大內需、穩定外需。

  政治局在過去19天內連開3次會議,從1月25日的“動員”、2月3日的“展開”再到2月12日的“統籌”,指向疫情防控正持續升級。

  在疫情防控升級的同時,全國范圍內的復工復產工作也在逐步展開。江西是首個提出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結合的省份。

  2月13日,江西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科學防控、精準施策”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公告》。繼江西之后,甘肅、安徽、福建等多個省份也陸續跟進出臺分區分級防控與復工復產相結合政策。海南、黑龍江、浙江、四川等省份也在陸續部署推進分區分級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2、樣本企業復工面臨的困難情況

  基于我們的調研數據,有90%的企業復工時間要遲于2月10日。而造成樣本企業復工困難的原因中,有48.15%的樣本企業選擇了倉儲物流不暢,46.57%的樣本企業選擇了員工無法完全到崗,40.59%的企業則認為是無法判斷疫情進展影響經營計劃。以上三項是導致樣本企業復工推遲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訂單不足和需求疲軟、原材料無法充分供應、防控辦法不足等因素也導致企業復工面臨困難。

  受上述因素的制約,樣本企業在復工后絕大多數難以做到即刻正常生產或經營。其中,在一周之內能夠正常生產或經營的樣本企業占比為21.48,15天之內的占比為18.40%,30天之內的占比為8.24%,需要更長時間恢復的占比為7.93%。復工后就能正常開展生產或經營的占比不足五成,僅43.95%。

  3、樣本企業復工后疫情防控的主要難點

  基于最近兩周將迎來企業集中復工的實施,復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將成為樣本企業工作的重點之一。在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有61.28%的企業認為,人員物資流動大帶來傳染風險是疫情防控的最主要難點,其次,口罩、消毒液等防疫耗材不足也是企業復工后疫情防控的難點,占比高達55.21%。

  三、一季度訂單及經營情況變化反映出的宏觀經濟形勢

  基于對樣本企業當前訂單狀況、生產經營飽和度、一季度營收增長預期、2020年生產經營預期的調研結果,我們認為一季度整體宏觀經濟將受到明顯影響。

  首先,疫情對需求端形成沖擊,導致消費和投資需求的明顯減少。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生產活動無法進行,制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

  其次,疫情對供給端形成沖擊。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流通受阻,物流、生產、銷售、回款等正常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干擾,企業停工減產。

  從政策應對來看,此次疫情將對本輪政策節奏有深刻影響,有較大概率促發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擴張性。預計一季度的重點是貨幣政策穩定預期,二季度的重點是財政政策修復投資。

  1、樣本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的當前訂單狀況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超過半數的企業當前訂單量同比出現下降。其中,降幅超過20%的占比為27.69%,降幅在0-10%的比例為19.96%,有17.70%的樣本企業降幅在10%-20%之間。此外,有23.12%的企業訂單量同比基本持平,僅有不足12%的企業訂單量同比實現增長。

  2、樣本企業生產經營飽和度

  受本次疫情影響,樣本企業的生產經營飽和度普遍不高。其中,有26.53%的樣本企業飽和度不足20%,11.68%的企業飽和度在20%-40%之間,20.79%的企業飽和度在40%-60%之間,25.43%的企業飽和度在60%-80%之間,僅有15.57%的企業飽和度維持在80%-100%區間水平。

  3、樣本企業一季度用工計劃

  雖然本次疫情對樣本企業整體訂單情況造成影響,且目前生產經營的飽和度普遍不高,但絕大多數樣本企業的的用工計劃并未因此產生明顯的變化。其中,有75.08%的樣本企業用工計劃基本平穩不變,更有12.60%的企業擴招人數在10%以內,4.15%的企業擴招人數甚至超過10%,僅有不到9%的企業選擇裁員。

  中小企業創造了最多的就業崗位,為提高居民收入和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中小企業在本次疫情中受影響程度最大,但在樣本企業中,僅有9%的企業選擇裁員,這一方面說明了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另一方面也說明疫情并未改變絕大多數企業的中長期經營預期。

  4、樣本企業與去年同比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預期情況

  疫情對樣本企業一季度營收增長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在樣本企業中,將近70%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業收入將出現下滑,其中39.26%的企業預計降幅將超過10%,30.04%的企業預計降幅低于10%。此外,20.31%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收將基本持平,僅有略超10%的企業預計一季度應收將實現增長。

  5、樣本企業2020年生產經營狀況預期

  參與調研樣本企業中,有42.72%的企業對2020年生產經營狀況不太樂觀,有11.13%的企業認為比較悲觀,更有5.38%的企業認為非常悲觀。持謹慎樂觀的企業比例只有23.27%,比較樂觀和非常樂觀的占比分別僅有5.57%和1.42%。此外,有10.49%的企業預期偏中性,認為2020年生產經營狀況將不好不壞。

  基于以上分析,在企業訂單量的下滑、當前生產經營飽和度不足、一季度營收大多預期下滑的背景下,企業一季度的用工計劃仍基本維持穩定。換言之,樣本企業2020年的生產經營狀況將不容樂觀。

  從具體的應對政策上,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助力國內大宗商品行業度過目前這個特殊的困難時期。

  一、當務之急,釋放流動性,通過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精準定向,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抗疫專項貸款。確保銀行不抽貸、不斷貸,其次應該設立中小微企業抗疫專項貸款,加大利息補貼力度,確保正常經營企業不因為受疫情影響而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

  二、鼓勵金融機構降低門檻,讓更多發展前景好、有潛力的中小微企業能獲得貸款,享受融資補貼。

  三、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資金需要。要繼續研究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緩解企業經營困難。

  四、聚焦重點領域,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重大項目。

【春節后復工復產報告】相關文章:

節后復工復產報告(精選5篇)05-16

節后復工復產安全方案12-04

春節后復工復產方案01-27

節后復產復工安全總結02-08

節后復工復產工作匯報12-07

公司節后復工復產督查總結04-22

節后復工復產安全的應急預案12-12

春節后企業復工復產簡報12-12

鄉鎮節后復工復產方案(精選8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