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精選7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1
根據省糧食局、省財政廳《關于開展糧食專項補助資金績效評價工作通知》(x糧財聯〔20xx〕30號)文件精神,xx試驗區糧食局、財政局對20xx-20xx年省財政下達的倉庫維修、物流和園區建設、省儲庫(中心糧庫)建設等糧食專項補助資金項目的投資和資金使用情況認真開展了績效評價,現報告如下:
一、省財政糧食專項補助資金下達情況
20xx-20xx年,省財政共下達我區糧食專項補助資金合計172萬元。按資金使用方向分,倉庫維修資金98萬元,物流和園區建設資金44萬元,省儲庫(中心糧庫)建設資金30萬元;按資金使用單位分,xx試驗區建豐糧食儲備庫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建豐省儲庫)xx萬元,xx試驗區生源糧油儲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生源公司)58萬元;按下達年度分,20xx年23萬元,20xx年65萬元,20xx年84萬元。
二、項目實施的內容和進展(完成)情況
我區按照省糧食專項補助資金使用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扎實有效地開展了糧食倉庫維修,購置了糧油專項設備,實施了安徽xx糧食現代物流園項目,增添了部分基礎設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項目管理有關規定,認真履行招投標程序,切實加強對整個項目的監管。為了確保省糧食專項補助資金專款專用,不發生擠占挪用現象,采取財政直撥方式,由區財政局直接將專項補助資金撥付給施工企業和專項設備供應單位。
(一)糧食倉庫維修情況。3年來,我區執行政策性收購的2家企業利用省糧食專項補助資金和企業自籌資金共維修倉庫35幢,面積15349m2,修建道路和水泥曬場8408m2,購置設備65臺(套),地上通風籠4600m。
(二)物流和園區建設情況。我區物流和園區建設主要突出xx獨特的區位和地理優勢,以建豐省儲庫為載體規劃建設安徽xx糧食現代物流園項目,該項目規劃占地xx0畝,總建筑面積28600平方米,總投資8747.42萬元,整個項目按倉儲、加工和信息服務三個功能區進行規劃,分兩期完成。一期規劃建設5萬噸倉庫,建設xx幢高大平房倉,配套建設年周轉能力達20萬噸的倉儲物流區;二期規劃建設加工區和物流信息服務區,建設年加工5萬噸大米和2萬噸米糠油生產線各一條,建成糧食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公共平臺。目前已征地18.06畝,建成高大平房倉3幢,倉容1.5萬噸,并且完成了已征土地的`水、電、路、綠化和曬場等基礎設施配套工作,完成投資2xx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利用退城進郊政策繼續實施后續工程。
三、資金籌措和使用情況
幾年來,我區倉庫維修資金累計投入426萬元,其中維修投入270萬元,設備購置投入156萬元。倉庫維修資金投入中省財政下達資金98萬元,占整個投入23%,區財政實際撥付資金98萬元,撥付率百分之百。我區糧食物流園區由建豐省儲庫組織實施,預計投資8747.42萬元,其中企業自籌7715.2萬元,申請銀行貸款xx32萬元,截止20xx年2月底,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xx0萬元,其中省下達糧食財政專項補助資金74萬元(20xx年省儲庫新建倉庫建設補助資金30萬元,20xx年物流和園區建設資金44萬元),區財政實際撥付74萬元,撥付率百分之百。企業自籌資金來源主要依靠退城進郊和經營利潤,由于退城進郊沒有按期完成,目前整個項目進展緩慢,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退城進郊力度,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爭取早日完工。
四、項目實施效果
省糧食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從根本上調動了糧食企業的積極性,促進了糧食企業進一步改善儲糧條件,降低保糧成本,提高科學保糧水平,對整個糧食行業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撬動和導向作用,有利于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國家加強糧食宏觀調控,有效掌握市場糧源。從我區兩家企業項目實施情況看,省糧食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作用更加明顯。
(一)建豐省儲庫。該庫已建倉庫全部為高大平房倉,業務程序處理全部實現了微機管理,所有糧食全部實現了雙低保管、機械通風、環流熏蒸、微機測溫,庫內還配備了地磅、攝像頭、消防器材和能夠開展常規檢化驗活動的儀器設備,庫區環境也非常亮麗。20xx年7月份,該庫保管3年的5000噸省級儲備糧需要輪換,如果按過去普通倉庫常規保管的話,這批糧食肯定陳化不能食用了,但是通過檢驗,該庫保管的5000噸省級儲備糧各項品質指標仍然達到食用標準,完全可以食用,結果省里把它作為平抑市場糧價糧食定向銷售給加工企業,僅此一筆銷售,不僅有效調控了糧價,還為國家多創造了幾百萬元經濟效益,資金的放大效應可見一斑。
(二)生源公司。該公司8個站點每站都配備有風機、地磅、清糧機和輸送機,所有倉庫全部都安裝上了地上籠,全部實現了機械通風、雙低保糧。有了這些專項設備,農民售糧無需肩背手提,經過清糧機除雜后直接通過輸送機進倉,高水分糧食也無需整曬,可以直接通過機械通風降水,一方面可以大大方便售糧農民,更好地改善為農服務條件,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糧食質量,確保糧食儲存安全。
五、問題和建議
(一)要進一步完善資金撥付方式。在資金撥付上,由于受財政撥付體制影響,無論是倉庫維修資金,還是項目建設資金,承擔項目實施的企業都無法入賬,原因是我區財政在專項資金撥付過程中,直接將省財政下達的專項資金撥付給施工企業或設備銷售單位,導致項目實施企業無法進行賬務處理。建議進一步完善資金撥付方式。
(二)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前些年,糧食倉庫維修資金直接下達到企業,像撒胡椒面,既不利于監管,也不利于發揮倉庫維修資金的整體效益。建議把維修資金統一下達到各縣(區),由各縣(區)負責監督使用,這既可以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也可以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有利于發揮資金的整體效益。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2
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推進全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根據《江蘇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xx年省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蘇財績〔20xx〕3號)要求,省糧食局組織實施了20xx年度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建設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績效自評價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況
按照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提前下達20xx年轉移支付預算指標工作的通知》(蘇財建〔20xx〕282號)要求,結合我省“十三五”糧食發展規劃,省糧食局認真篩選了一批立項、規劃、土地和環評等手續基本完備的項目,確定了17個糧食倉儲項目和25個烘干機建設項目,作為20xx年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資金項目。根據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度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的通知》(蘇財建〔20xx〕314號),批復支持項目42個,實際下達補助資金12412萬元。其中倉儲項目17個,新建倉容44.46萬噸,補助10156萬元;烘干機項目25個,新增烘干能力8100噸/日,補助2256萬元。
根據《江蘇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蘇財規〔20xx〕10號)、《江蘇省糧食局江蘇省財政廳關于推進新一輪(20xx-20xx年)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蘇糧產〔20xx〕8號)文件精神,對20xx年預撥付項目履行申報審核程序。經企業申報、資料審查、現場核查、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其中2個預撥付倉儲項目、1個烘干機項目因建設條件變化等原因退出建設。省財政廳、省糧食局《關于下達20xx年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第二批)的通知》(蘇財建〔20xx〕276號)下達未補足資金,同步收回退出項目省補資金。實際建設項目共39個,其中倉儲項目15個,新增倉容38.46萬噸,烘干機項目24個,新增烘干能力7620噸/日。項目投資總額53297萬元,其中倉儲項目45566萬元,占投資總額86%,烘干機項目7732萬元,占14%;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1954萬元,其中倉儲項目9559萬元,占80%,烘干機項目2395萬元,占20%。
二、評價情況
(一)評價原則和依據
1.評價原則:結合實際,遵循“科學規范、客觀公正、問題導向、績效相關”的原則。
2.評價依據:《江蘇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江蘇省人民政府令第63號)、《江蘇省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辦法》(蘇財規〔20xx〕36號)、《江蘇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蘇財規〔20xx〕10號)、《江蘇省糧食局江蘇省財政廳關于推進新一輪(20xx-20xx年)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蘇糧產〔20xx〕8號)、《江蘇省糧食局江蘇省財政廳關于加強糧油倉儲設施項目竣工驗收的通知》(蘇糧產〔20xx〕4號)等有關文件要求。
(二)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省糧食局高度重視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價工作,建立自評價工作機制,確定對20xx年度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建設項目實施部門自評價,局財務處、產業處分工協作,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和特點,科學制定評價方案,下發工作通知,要求各地配合做好績效自評價工作,對截至20xx年7月底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建設項目實施情況開展績效評價,通過采取書面資料審核和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聯合加強監督,對于發現的問題督導整改落實,確保績效評價工作扎實有序高效開展。
(三)評價指標體系設置
根據績效評價指標選取原則,省局科學設定了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績效指標體系,按照指標屬性分別設置了定量或定性的指標值。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資金安排與使用情況
在資金安排與使用方面,設置了項目預算執行完成率、項目投入資金到位率、到位資金實際支出率、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率、項目財務管理規范度和專項資金補助對象規范度共6項指標。
2.項目組織、實施和管理情況
在項目組織、實施和管理方面,設置了項目立項程序規范度、項目報建手續規范度、組織機構和內控制度健全度、工程招投標規范度、工程監理規范度和檔案管理規范度共6項指標。
3.項目產出與使用效果
在項目產出方面,設置了項目倉儲設施建設內容完成率、項目建設現代化程度、項目按期完工率、組織驗收率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率共5項指標。
在使用效果方面,設置了項目設施投入利用率、項目節能低碳及環保程度、項目規劃布局的科學性共3項指標。
4.條件與持續發展能力
在項目設施條件與持續發展能力方面,設置了項目設施先進水平和項目設施輻射能力共2項指標。
評價采用百分制。根據評價總分,分4個等級:優(90-10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0-59分)。
(四)評價結論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財政專項支出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提升項目管理水平與組織實施能力,省糧食局對20xx年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建設專項資金進行了績效自評價。按照制訂的評價標準和評分規則,截至20xx年7月底,績效評價綜合自評得分為85.8分,等級為“良好”。
三、項目績效
(一)資金情況分析
1.資金預算情況。批復項目預算合計53297萬元,其中倉儲項目45566萬元,烘干機項目7732萬元;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1954萬元,其中倉儲項目9559萬元,烘干機項目2395萬元;地方財政配套17079萬元,其中倉儲項目16031萬元,烘干機項目1048萬元;企業自籌資金24264萬元,其中倉儲項目19976萬元,烘干機項目4289萬元。
2.資金使用情況。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已全額撥付到項目建設單位共15個(倉儲項目7個、烘干機項目8個),占項目總數38%;省級財政補助資金累計撥付到項目建設單位金額共8501萬元,到位率71.1%;地方財政補助資金撥付到項目建設單位11648萬元,到位率68.2%。截止到7月底,20xx年預撥付項目已完成投資總額39666萬元,占項目總投資74.5%。
3.資金管理情況。各項目單位嚴格執行省財政廳、省糧食局聯合制定的《江蘇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蘇財規〔20xx〕10號),規范項目建設管理,嚴格按照資金專款專用要求,加強資金的.使用管理,實行專戶專賬管理,資金使用規范,撥付手續嚴格,沒有出現擠占挪用的現象。
(二)項目管理情況分析
1.項目立項報建手續規范。根據項目單位上報資料及現場審查,倉儲物流設施基礎建設項目立項時均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并向行業主管部門申報,項目在報建過程中均能在當地國土、規劃、環保、建設等主管機關辦理相關建設手續。糧食烘干設施項目采取項目單位申報、主管部門評審的辦法,由于烘干設施建設的特殊性,根據烘干設備使用情況和施工資料來看,其建設手續相對簡單。
2.項目建設管理程序合規。根據《江蘇省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加強糧油倉儲設施項目竣工驗收的通知》等文件,項目實施單位按照批復通過的建設方案,認真落實項目法人制、施工合同制、質量監理制、項目審計制和竣工驗收制等。倉儲物流設施基礎建設均能實現在政府招標平臺進行公開招標,烘干設施項目的招標由于設備技術參數要求的不同、潛在投標人的有限,大都采用競爭性談判等辦法,上述項目招標后均能在當地招投標管理中心及時備案,符合國家相關招投標管理規定。
3.實行項目全程跟蹤管理。為推進項目規范有序實施,省局多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多環節抓好在建項目監管,現場督查、通報督查,并通過產業年會、微信群、日常調研等加強日常督促。對建設進展緩慢的項目,組織召開專門約談會議,項目單位負責人就項目開工時間或驗收時間進行承諾,現場簽訂承諾書。同時,結合績效管理要求,對少數不能按期建成或存在其他問題的項目采取懲戒措施,鞭策各地加快項目推進。
(三)項目產出情況分析
1.項目建設穩步推進。20xx年度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建設39個批復項目中,完成工程驗收或項目驗收共有17個,占項目總數43.5%。其中:批復倉儲建設項目共15個,倉型為高大平房倉,項目已封頂5個,完成工程驗收6個,投入試運行7個,投入使用的倉容為15.64萬噸,占總倉容43.6%;批復烘干機建設項目共24個,連續式6個、循環式18個,烘干項目中已完成工程驗收10個、項目驗收1個、主體安裝2個、現場調試2個,完成工程驗收或項目驗收共有11個,占項目總數45.8%,投入試運行9個,烘干能力達2060噸/日。
2.引導帶動效果明顯。財政專項補助資金項目的實施,有力地調動了各地建設與修繕糧庫的積極性,引導帶動地方政府及糧食企業不斷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基層糧食企業倉儲設施建設力度迅速提升。20xx年,省財政安排省級專項資金1.1億元,帶動市縣財政配套安排1.7億元,企業自籌資金2.3億元,共籌集資金5.1億元,省級專項資金發揮了1:3.6的撬動作用,為全省倉儲設施建設和烘干機配置提供了資金保障。
3.倉儲設施能力提升。通過省級補助、地方配套、企業自籌等多方投入,國有糧食企業新建倉容明顯增加,企業庫容庫貌明顯改善,全省糧食倉儲物流產業布局更趨合理,為提升為農服務水平和確保儲糧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xx年7月底,新增現代型倉容15.64萬噸,新增年糧食烘干能力達25.64萬噸,有效降低了糧食霉變損失,糧食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4.現代化水平顯著增強。倉儲建設項目為高大平房倉,堅固耐用、防漏防潮、隔熱保濕,有效降低糧食儲存損耗,基本實現“四合一”(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谷物冷卻)儲藏技術全覆蓋。項目建設地點多位于鐵路、港口或國道旁,實現了散儲、散運、散裝、散卸“四散化”,提高了運輸效率,增強了應急保供能力。
四、存在問題
一是個別項目因地方電力公司電力架設問題,導致項目無法及時驗收;二是部分項目審計過程緩慢,排隊時間較長,審計報告未能及時出具,影響項目驗收時間;三是部分項目因建設條件不可抗力原因將進行調整。儀征市十二圩糧庫因城市規劃調整,項目無法繼續實施,已申請撤銷該項目,揚州市糧食局已上報《關于撤銷儀征市十二圩糧站烘干設施建設項目的請示》(揚糧〔20xx〕54號)。宿遷市沭陽儲備庫烘干機項目、沭陽購銷公司錢集烘干機項目,已被中央環保督查叫停,近期將申請項目撤銷。
五、有關建議
根據有關文件規定,我省20xx年度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項目建設期為方案批復后一年內,即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因此,后續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省局全面摸清各項目單位建設進度,針對尚未竣工項目,要求項目單位作出書面承諾,加強組織,搶抓進度,明確建成時間;針對已完工項目及時組織竣工驗收、財務決算,辦理國有資產產權登記手續。
二是開展項目跟蹤督查。省局將繼續對20xx年度糧食倉儲物流設施(預撥付)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問效,進一步加大項目的現場督查力度,針對進展緩慢項目實施重點抽查。督促各市縣糧食部門加大對項目實施單位的指導力度,加強項目全程監管。
三是強化績效考核機制。省糧食局、省財政廳將依據相關文件要求,充分運用好績效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與資金安排等掛鉤,作為后續安排資金、項目的重要依據。對建設進度遲緩、未按申報內容建設等,視情全額或按比例收回補助資金,并予通報。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3
一、項目基本情況
市級政府儲備糧油是指用于調節糧食供求總量、穩定糧食市場,以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等情況的糧食,糧權屬市人民政府,市級政府儲備糧油在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中產生的費用由市級財政承擔,保證市級政府儲備糧油的管理,保證市級儲備糧油規模總量、品種結構、儲存布局、輪換和動用各項工作按計劃推進,確保1000萬公斤市級政府儲備糧和5萬公斤食用植物油儲備足額承儲到位、質量良好、儲存安全。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一)前期準備
為保證績效自評工作的順利實施,成立了以市發展改革委財務分管副主任為組長,物資儲備管理科、辦公室為成員的績效自評工作小組。
(二)組織過程
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xx年市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保財預〔20xx〕4號)要求,確定績效評價項目--市級儲備糧油利費補助資金。圍繞20xx年預算制定的市級儲備糧油利費補助資金項目績效目標,組織項目科室對所涉及績效目標有關情況進行梳理自評,并附相關佐證材料提交績效自評工作小組,績效自評工作小組分析匯總,并核實相關情況,完成績效自評表,形成自評報告,最終完成市級儲備糧油利費補貼項目的績效自評工作。
三、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根據保山市財政局根據《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xx年部門預算的批復》(保財建〔20xx〕2號)文件,下達市發展改革委市級儲備糧油利費補助資金369萬元,20xx年度資金全部到位,資金到位率100%。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根據項目進度和績效相關要求,全部資金369萬元于20xx年12月31日前全部執行完畢。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的收支由辦公室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保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務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要求,進行規范核算管理。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數量指標:完成新增300萬公斤市級儲備糧收儲任務,市級政府儲備糧規模達到1000萬公斤,市級政府儲備食用植物油規模達到5萬公斤;完成20xx年度350萬公斤市級儲備糧輪換計劃。
質量指標:儲備糧入庫、定期質檢和輪換入庫檢測時,質量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三級及以上標準,儲存品質指標為宜存標準。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社會效益指標:緊急狀態下,根據政府動用指令,及時有效響應糧食應急供應需求。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社會及政府滿意度100%。
四、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無。
五、績效自評結果
為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強化支出責任,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提供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國家有關規定,對績效目標的設定情況、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等績效評價,自評分為100分。
六、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一)待市財政局及相關部門審核后在部門網站上進行公開。
(二)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七、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一)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
1.項目完成后,及時收集整理項目指標,建立部門內部指標庫。
2.積極引導各項目科室增強績效評價意識,提高項目績效指標的科學性和可量化性。
3.加強對資金的跟蹤問效,才能不斷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績效自評工作中需改進的問題和建議
1.強化部門內部監督機制建設。
2.積極推進績效監督、績效審計和績效問責,逐步建立完善的績效指標體系。
3.加大績效指標體系建設成果共享,實現行業內部縱向規范、統一管理。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4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為加強對縣級儲備糧油的管理,提高政府調控糧食市場的能力,確保縣級儲備糧的安全和糧食市場的穩定,我縣根據《祁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祁東縣縣級儲備糧管理辦法的通知》(祁政辦發[20xx]12號)和《關于印發<祁東縣縣級儲備糧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祁糧糧聯[20xx]2號)要求共建立了縣級儲備糧原糧6500噸、縣級儲備糧成品糧1400噸,根據《關于印發<祁東縣縣級儲備食用油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祁糧財聯[20xx]6號)的要求建立了縣級儲備食用油50噸。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績效總目標
落實好地方儲備糧油利費補貼有關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補貼方案,實現補貼資金及時兌付,保障糧食安全,加強糧油宏觀調控。
2、項目績效階段性目標
20xx年上半年輪出縣級儲備糧6363.379噸、8-11月輪入6363.379噸,收購縣級儲備食用油50噸。
二、項目單位績效報告情況
確保縣級儲備糧油的安全和糧油市場的穩定,有利于縣政府調節全縣糧油供求總量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性事件等情況。糧食承儲企業嚴格執行縣級儲備糧油管理的規章制度;負責縣級儲備糧油的安全保管和規范化管理,采用科學儲糧技術,確保庫存數量真實、質量可靠、儲存安全;準確、及時地向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報告庫存數量、質量、儲存倉庫、費用資金使用情況;嚴格遵守收購資金封閉運行有關規定,不得擠占挪用縣級儲備糧油收購資金;承儲企業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切實落實防火、防汛、防盜、防破壞、防自然災害等措施,確保人身、糧油及設備安全。縣級儲備糧油的輪換實行計劃管理,按照“保證規模、先入先出、均衡輪換、提高效率、降低費用”的原則進行。確保了縣級儲備糧油購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三、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
全程按規定使用縣級儲備糧油補貼資金,確保資金專帳專戶核算、專款專用,不存在轉移資金、擠占挪用等違法違規問題。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利益,進一步調動了農民種植糧油作物的積極性,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基本穩定。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如下:
按照實地檢查、現場調研,本著實事求是的績效評價原則,設計好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績效標準,采取比較、定量和定性評價方法。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5
一、部門概況
(一)機構組成
南江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是縣人民政府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為正科級,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由縣發展和改革局代管,有下屬二級單位1個(南江縣糧食安全和質量監測監管中心),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南江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內設綜合股、糧食物資儲備股、會統股、產業發展股。
(二)機構職能
1.貫徹執行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管理的法律法規,起草全縣糧食流通(含食用植物油,下同)和物資儲備管理的相關規范性文件并監督執行。
2.參與研究提出縣級糧食儲備規劃、儲備品種數量的建議,承擔組織實施國家最低收購價糧、臨時存儲糧、一次性儲備糧和省市縣地方儲備糧食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
3.參與研究提出縣級物資儲備規劃、儲備品種數量的建議。根據縣級物資儲備規劃、儲備品種數量,承擔重要物資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落實有關動用計劃的指令。
4.監測縣內糧食和應急儲備物資供求變化并預測預警,承擔全縣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日常工作,負責全縣軍糧供應和前運糧(運往前方軍隊的糧食)相關工作,參與全縣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日常工作。
5.貫徹執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倉儲管理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負責糧食流通、加工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承擔所屬國有糧食企業和物資儲備承儲單位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
6.擬訂全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基礎設施、流通設施及現代物流體系、質量監測體系、糧庫智能化管理體系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所屬糧食和物資儲備企業基礎設施、流通設施項目申報、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國有糧食和物資倉儲設施的備案和管理工作。
7.承擔對管理的政府儲備、企業儲備以及儲備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承擔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承擔國有糧食企業糧食收購、運輸、儲存環節的.糧油質量和原糧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依規組織實施全縣糧食庫存檢查工作。
8.負責推進國有糧食企業轉型發展,指導糧食企業開展產銷合作,推動糧食產業發展。組織實施全縣糧食和物資儲備統計工作。承擔全縣糧食財務掛賬等債務管理工作。
9.負責糧食流通行業管理工作,承擔職責范圍內全系統對外合作與交流、行業和人才發展、職業健康、生態環境保護、信訪穩定等工作。
10.完成縣委和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人員概況
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及下屬事業單位編制共17個,其中參公編制10個,事業編制7個,現有在職人員16人,長贍人員2人,退休人員47人。
二、部門財政資金收支情況
(一)部門財政資金收入情況
20xx年總收入358.94萬元,全部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占比100%。
(二)部門財政資金支出情況
20xx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58.94萬元,支出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4.34萬元,占18%;衛生健康支出19.49萬元,占5%;住房保障支出14.75萬元,占4%;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60.36萬元,占73%。
三、部門財政支出管理情況
(一)制度建設情況
為保證財務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進行,20xx年我單位修訂完善了《南江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財務管理制度》《南江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內控制度》等相關制度,成立了財務監督小組,加強內部控制和監督,對各項資金的管理、經費收支審批等均做了明確規定,正確組織資金的籌集、調度和使用,債權債務及時結算、結清,各項經費支出實行限額把關審批制度,以資金監管為抓手,創新項目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并將相關項目資金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實行統一核算、集中支付、專款專用,同時加強撥付審查,規范資金撥付程序。
(二)績效目標管理情況
一是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嚴格遵守財經法規和紀律,切實加強部門財務績效目標實現全過程監督管理。二是按照機構三定方案,落實財務分管領導、設置財務股室和配備財務人員,壓實層層責任,強化財務支出審批層層監管。三是常態嚴肅部門財經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保障必要支出,促進行業發展。
(三)綜合管理情況
1.政府性債務管理。我單位按時按要求在政府債務管理系統進行報告。
2.政府采購實施計劃。我單位20xx年未預算政府采購,未實施政府采購。
3.“三公經費”使用。20xx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數為0.24萬元,完成預算1.5萬元的16%。主要原因是: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制度,嚴格控制陪餐人數、接待標準、接待次數;我單位無公務車,無因公出國等事項。
4.資產管理。我單位資產管理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規定,按規定計提折舊,資產信息系統數據與財務賬數據一致。
5.信息公開。預決算批復后,按時按規定及時在南江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進行了公開,公開內容包括部門職能、主要工作、年度預算、“三公”經費、政府采購計劃、績效目標等內容。
6.積極接受審計及財政監督檢查。
(四)綜合績效情況
20xx年度全年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嚴格按照20xx年預算口徑編制年初預算,加強預算動態調整,按照財政規定進度申報資金計劃,安排預算支出,嚴格控制預算支出范圍,加強預算執行。專項預算嚴格按照財政預算口徑編報財政專項預算,嚴格專款專用,加強項目績效考核。
四、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南江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對中心20xx年度部門整體支出進行了績效自評,根據縣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審查賬簿憑證等措施,采取目標預定與實施效果比較法,對評價對象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和綜合匯總分析,確定實施效果是否與年初計劃相符等,最終評價得分90分,評價結論為“優秀”。
(二)存在問題
1.預算編制工作有待細化。預算編制不夠明確和細化,預算執行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
2.單位編制少,加之壓縮一般公用經費,單位運行經費緊張。
(三)改進建議
1.加強預算編制的前期調查研究,進一步提升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
2.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及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和進度;
3.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合理安排支出進度。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6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背景、內容。
原糧儲備是關系全縣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大事,在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時,縣級原糧儲備能起到保證正常供應和市場穩定作用,根據《豐都縣財政局關于批復20xx年部門預算的通知》(豐都財政發〔20xx〕12號)文件下達“20xx年區縣級原糧儲備”專項資金。
(二)項目資金情況。
截至20xx年12月,20xx年區縣級原糧儲備項目資金到位410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410萬元,全年使用資金409.5萬元,結余資金0.5萬元。
(三)績效目標。
為保障我縣糧食安全,提升我縣應對嚴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切實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責任制工作,靜態儲備9000噸原糧。
(四)部門(單位)職能職責。
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擬訂人口發展規劃;負責監測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承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調控,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研究能源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能源節約和新能源開發問題,擬訂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政策并組織實施。按規定權限核準、審核重大能源投資項目,安排財政性建設資金;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負責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銜接;負責管理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制定、調整權限范圍內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依法組織價格聽證;對智慧豐都方案設計進行審查、對豐都出臺大數據相關政策開展技術咨詢、專家評審、大數據培訓;保障我縣糧食安全,提升我縣應急供應和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的能力,切實落實行政首長責任制工作。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截至20xx年12月底,完成年初既定目標,靜態儲備9000噸原糧。
(二)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數量指標完成靜態儲備原糧9000噸;質量指標儲備糧驗收合格率100%;時效指標糧食儲備按計劃完成及時率100%;成本指標實際完成投資控制在概算內的比例100%、年度資金預算執行率100%;社會效益指標保障全縣人民的糧食供給、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項目后期管護延續性為長期;受益對象滿意度95%,主管部門滿意度95%。
(三)評價結果
本項目自評得分98分,達到預期績效目標。
三、存在問題
(一)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
無。
(二)資金使用方面的問題
糧食巡查問題資金撥付不及時,現已及時撥付。
(三)項目績效方面的.問題
績效管理的經驗不足,項目的部分成果無法用指標形式表示;在績效考評指標的設計上,有待完善。
(四)其他方面的問題
無。
四、下一步改進措施
規范績效管理方面需要細化,指標的設計需更加科學。
五、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將在豐都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站上進行公開,績效評價結果與下年度資金安排直接掛鉤。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7
一、部門(單位)概況
(一)機構組成。
蘆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為蘆山縣人民政府主管的全額撥款參公事業單位,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財務股、業務股等科室。為一級預算單位,無下屬單位。
(二)機構職能。
基本職能是貫徹執行國家糧油方針,負責全縣糧油流通和糧油儲備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國家糧食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行使糧食管理職能。
2.按照科學發展、構建和諧蘆山的要求,加強宏觀調控,保持全縣糧食供求平衡。
3.監督檢查國有糧食企業、糧食經營戶執行國家糧食政策情況,加強依法管糧、維護糧食流通市場秩序。
4.負責儲備糧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全縣農村科學儲糧。
5.負責全縣糧食收購備案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糧油市場的監管。
6.承辦蘆山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人員概況。
單位編制8人。截至20xx年12月31日,在職參公人員9人,退休人員12人。
二、部門財政資金收支情況
(一)部門財政資金收入情況。
20xx年本年收入合計228.50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28.50萬元,占100%。
(三)部門財政資金支出情況。
20xx年部門財政撥款支出228.50萬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23.03萬元,占10.08%;衛生健康支出7.70萬元,占3.37%;住房保障支出13.18萬元,占5.77%;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84.59萬元,占80.78%。
三、部門財政支出管理情況
(一)預算編制情況。
20xx年蘆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嚴格按照財政部門要求編制蘆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預算。
(二)執行管理情況。
我局嚴格按照年初預算安排,厲行節約規范使用預算資金,執行中嚴格支出程序,做到先有預算、后有開支,不得隨意調整,并定期報告機關財務狀況。因工作需要確需追加經費計劃的',應報主要領導審批,落實資金來源后才能開支。認真執行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大額支付等相關財務管理制度。認真做好每月與銀行、財政國庫的對賬工作,加強動態監控,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綜合管理情況。
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三公”經費等支出控制有序,全年所有支出無擠占挪用項目資金情況,均控制在預算和調整預算數范圍之內,按月做好會計核算,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四)整體績效。
本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良好,自評準確、客觀、合理。
四、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蘆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20xx年認真做好財政資金預算,嚴格控制支出,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二)存在問題。
績效目標設置指向不夠明確、可量化衡量的指標不足、產出和效果的績效指標選擇不夠合理。
(三)改進建議。
根據單位的職責任務合理設置目標,對產出和效果的績效指標進行具體量化。
【糧庫糧食績效考核自評報告】相關文章:
單位績效考核自評報告02-02
員工績效考核自評報告通用05-24
辦學績效考核書面自評報告05-19
績效考核自評總結08-23
績效考核自查自評報告(精選21篇)07-05
績效考核自評報告范文(精選5篇)12-09
預算績效考核自評報告(精選14篇)12-16
單位績效考核自評報告(精選21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