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煤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及管控措施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煤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及管控措施,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安全風險專項辨識評估時間礦井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時間:20xx年10月23日。
第二章安全風險專項辨識評估人員構成礦成立復產復工前安全風險專項辨識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參與評估工作人員構成如下:
組長:柳建德
副組長:周建華
成員:黃明強、鐘青萍、劉國新、吳未萍、賴鳳萍、鐘青萍、鐘庚彩、陳宗航、童均
第三章安全風險辨識評估項目
礦井復工復產前專項辨識評估
第四章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范圍
泉水坳煤礦在10月份已停產一個月,十一月份進行復工復產,在復工復產前須對井下進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評估范圍主要包含:+320運輸大巷、+360--+400總回風巷、22032采區工作面回風巷、22032工作面、井下電氣設備、監測監控系統、22032工作面溜子道、22032補溜子道掘進工作面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第五章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方法
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逐項評估。該方法采用與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估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計算公式為D=L×E×C。其中:L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險性。安全風險評估按危害程度、控制能力和管理層次將安全風險劃分為重大安全風險、較大安全風險、一般安全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等級。D值大于等于270為重大風險,小于270大于等于140為較大風險,小于140大于等于70為一般風險,小于70為低風險。
第六章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內容
20xx年10月23日,在二樓會議室由礦長柳建德組織、安全副礦長周建華、生產副礦長鐘青萍、機電副礦長劉國新、安全組、機電組、技術組、通風組等相關業務科室,針對上述要求,我礦從9月23日中班起停止了礦井生產。現準備復工復產,在復工復產前,開展礦井復工復產前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安全風險辨識相關內容如下:
一、各系統安全風險辨識
1.通風系統
(1)礦井通風系統:風井裝有2臺FBCZ-№12.5/37型通風機,功率37kw風機,主抽風機雙回路供電,風機反轉反風,反風設施較全;風井有引風道、防爆門、安全出口門,有風機房。
總進風量876.5m3/min,總回風量887.5m3/min。
風險辨識情況:停產期間總回風巷可能局部存在漏棚漏幫或出現大面積垮冒,阻塞巷道通風斷面,增加阻力,大面積垮冒會造成礦井風量嚴重不足的風險。
(2)采區和工作面通風系統
+320NE22032采區22032工作面、+320運輸大巷、+360--+400總回風巷、22032采區工作面回風巷全部為負壓通風,掘進工作面為局扇送風。
安全風險辨識情況:停產期間采區和工作面回風巷可能存在局部漏棚漏幫或出現大面積垮冒,阻塞巷道通風斷面,增加阻力,大面積垮冒會造成礦采區和工作面風量嚴重不足的風險。
2.運輸系統
(1)主要大巷運輸方式:+320m水平大巷使用電機車作為運輸設備、材料、矸石;矸石采用MGC1.1-6型1t固定式礦車;主要+320運輸大巷鋪設24kg/m軌道軌距600mm。+360水平大巷使用5噸電瓶車作為運輸設備、材料、矸石,采用MGC1.1-6型1t固定式礦車運輸大巷鋪設24kg/m軌道軌距600mm。
3.供電系統
(1)外部電源
礦井采用雙回路供電,供電源一回路引五陂鎮10KV側母線,另一回路引自南坑鎮電變電站。一路工作,另一路備用。礦方已與供電部門簽定了供用電協議,可保證礦井供電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2)井下用電負荷不大,采用低壓660v供電。
(3)主變壓器:地面變電所選用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供進出線及聯絡用,利用2臺型號為KBSG-200/6礦用隔爆型變壓器,供排水、照明等用電。
(4)電氣“三大保護”:井下變壓器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電壓在36V以上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等設有保護接地;在+320m采區配電點外水溝內設2組主接地極,配電點等均設置局部接地極,通過鍍鋅扁鋼或接地芯線等與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或金屬構架等互相連接構成完整的接地網,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未超過2Ω;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未超過1Ω。
井下高壓配電裝置設有漏電保護和漏電閉鎖功能,變壓器饋出線上裝設選擇性漏電保護功能的真空饋電開關,照明及信號采用裝設有漏電保護裝置的綜合保護裝置配電,以防漏電火花引發瓦斯爆炸事故,高、低壓供配電設備設過流保護裝置。
(5)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主電源為井下配電點、備用電源由地面低壓變壓器供給;開關具有自動切換閉鎖功能,保持局部通風機連續運轉、均衡供風、風流穩定。
(6)井下照明:井下各運輸大巷車場、配電點、機電硐室等均設固定照明,照明電壓為127V,選用礦用隔爆照明綜合保護裝置。
安全風險辨識情況:井下電氣設備停用時間長,易造成各類保護失效和存在電氣故障。
4.安全監測監控和人員定位系統
(1)監測監控系統:礦井現用監測監控系統型號為KJ65N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生產廠家是中煤安泰。
礦井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AQ1209-20xx的標準安裝了相應傳感器。在總回風巷中安裝了溫度傳感器、瓦斯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風門傳感器、負壓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及主要通風機的開停傳感器,井下采掘工作面、配電點安裝了溫度、瓦斯等傳感器,礦井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AQ1029-20xx的標準對設備建立了相應臺賬,有檢修、調試記錄等。
人員定位系統:礦井安裝有KJ236型礦用人員位置監測系統,安裝有各類配套設施,其中人員定位分站5臺,讀卡器5臺,人員定位識別卡60余張,并配備專業管理維護人員2人,確保了系統的正常運行,所有入井人員都在礦燈電纜上安裝了人員定位識別卡,能夠實時掌握井下各個區域人員的動態分布及變化情況,并能實時跟蹤定位、移動目標監測查詢及考勤等需要。安全風險辨識情況:各類監控探頭、分站等長時間未進行調校易出現設備故障和數據失真。
二、采、掘工作面安全風險辨識
(一) 22032采煤工作面
22032工作面平均傾斜長度為70m,工作面走向長度為200m,平均采高為11.4m,煤層傾角為24~36°,目前工作面已回采80m,還剩120米。工作面進風巷標高為+320m,回風巷標高為+360m。
(1)頂底板支護安全風險辨識:工作面屬于厚煤層開采,頂板為煤頂板,相對較為破碎。工作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柱與∏型梁配套支護,走向長壁式采煤方法,自然垮落法管理頂板,最大控頂距為2米,最小控頂距為2米(邊采邊放)。
(2)相鄰關系安全風險辨識:本采區下部為未采區,東邊為礦井開采邊界,上方為本礦采空區,在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時確定為重大安全風險,要嚴格落實好以下管控措施。
(3)水患安全風險辨識
本開采區域無含水巖層、導水斷層、構造、巖溶陷落柱、鉆孔等。開采區域內已經進行了全覆蓋物探,在該回采工作面對應的上部不存在疑似水體。+360水平以上為本礦采空區,在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時確定為重大安全風險,要嚴格落實好管控措施。
(4)通風、瓦斯、云眼安全風險辨識
通風方面:工作面為全風壓通風,計劃配風量為265m3/min,實際風量達280m3/min以上,通風設施完好,
瓦斯方面:屬于低瓦斯礦井,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瓦斯含量一般在0.02%——0.03%范圍內,未發生過瓦斯超限現象。
瓦斯監控情況:在工作面、工作面上偶角、回風巷各安裝了一個瓦斯探頭,并設定了瓦斯斷電復電值和范圍,實現了實時監控,無瓦斯超限現象。
防塵、防滅火安全風險辨識:運煤轉載點、進回風巷有防塵噴霧灑水,煤塵不具有爆炸性,煤層為不易自燃煤層,且進回巷無易燃支護材料,未使用淘汰電器設備和非阻燃電纜,工作面煤斗和回風巷配置防塵灑水設施。(6)機電、運輸系統安全風險辨識:工作面煤、矸運輸時,大巷為電車運輸到副井口。
安全風險辨識情況:
①由于停產停工時間長,工作面易出現局部棚頂、煤墻漏碴,個別頂子走動;
②運輸巷和回風巷局部存在棚幫漏碴和支架下拆,造成巷道高度達不到規定要求,如果管理不到位,修理時易引發事故。
(三)+320工作面補溜子道掘進工作面
1.頂板支護方面
(1)+320工作面補溜子道采用2×2m金屬棚支護;凈寬1750mm,凈高1750mm,S凈=3.8m;;設計工程量70m,目前已施工45米,還剩余25m S凈=3.8m;;
(2)迎頭采用前探梁臨時支護;
(3)施工區域內已進行了物探;
(4)+320工作面補溜子道支架無變形、漏棚幫等情況;
2.“一通三防”情況
(1)礦井通風設備完好,通風系統符合《煤礦安全規程》;
(2)掘進工作面局扇通風完好,風筒吊掛平直,無死角,并掛牌管理;風機安裝使用錨桿加鐵鏈固定,風機開關均上架管理;局部通風機設專人掛牌管理;;
(3)風機安裝了“兩閉鎖”(風電、瓦斯電閉鎖)及風機開停傳感器。閉鎖裝置靈敏、可靠。
(4)掘進工作面采用綜合防塵措施:濕式鑿眼,各轉載安裝噴霧裝置,迎頭采用人工灑水降塵,
(5)巷道防滅火系統齊全,配置滅火砂箱,內裝0.3m3黃砂,配置兩個滅火器和20m滅火水管;
3.防治水情況
①工作面在施工前均進行了物探,并進行了鉆探,且上下和前方均控制了,無水患。
安全風險辨識情況:
由于停產停工時間長,掘進工作面易出現局部棚頂漏碴,支架下拆,造成巷道高度不夠;
三、復產前進行全面隱患排查
1、在復工復產前,組織一次安全風險辨識和隱患大排查。對頂板管理、機電運輸、“一通三防”、地測防治水各系統進行全覆蓋的隱患大排查,針對排查出的隱患,分專業跟蹤治理、整改驗收、閉環管理。
2、對采掘工作面頂板情況進行全面的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掘進工作面是否存在頂板來壓、片幫等情況,采煤工作面是否存在頂板來壓、端頭支護失效、安全出口高度不足、單體卸液、兩巷失修等情況。
3、對通風系統進行一次風險再辨識,是否存在巷道無風、微風、串聯風等情況,對通風密閉、設備設施、通風系統等存在的風險仔細排查和辨識。針對存在的風險,制定管控措施。
4、對運輸系統進行全面的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軌道運輸的安全設施要齊全可靠。對所有固定電氣設備、采掘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檢修、維護。
5、防治水方面:排查防治水措施落實情況,探放水設備、排水設備設施等情況。
6、22032工作面由于停產時間較長,停產停工后出現局部棚頂、煤墻漏碴,個別頂子走動;運輸巷和回風巷局部存在棚幫漏碴和支架下拆,造成巷道高度達不到規定要求。要制定修理安全措施并組織學習落實。
【煤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及管控措施】相關文章:
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報告(精選11篇)11-19
學校重大風險管控措施方案(精選11篇)12-30
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報告范文05-19
學校重大風險管控措施方案范文(精選7篇)01-02
風險評估報告05-08
風險評估報告04-20
煙花爆竹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方案(通用9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