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安全教案

時間:2022-06-28 10:14:15 安全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安全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大班安全教案錦集9篇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早鞏固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雷電的危害信。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經驗。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事先師生、家長共同收集有關雷電知識的資料。

  2、教師制作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引入

  1、鞏固和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轟隆隆,是什么聲音?

  2、小耳朵真靈,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 在打雷時

  1、那我們知道雷電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什么也是和雷電一起出現的呢?(請幼兒模仿打雷的聲音、描述閃電的景象。)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地表述。(教師出示幻燈片,幫助幼兒認識下雨時雷電形成的過程。)

  3、下雨又打雷時,我們應該怎么辦?(有什么地方可以讓我們躲雨的呢?)

  4、幼兒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生活經驗(有哪些地方我們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他們做的對不對?應該怎樣做?

  ※圖上有雷電和雨點,一幼兒在大樹下躲魚。

  ※雷雨天,一幼兒在空曠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兒在家看電視。

  1、再次引導幼兒談一談,電閃雷鳴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2、啟發幼兒談談:危險的事情還有哪些?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活動延伸:進行《我不玩電》、《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隨便吃藥》等教育,使幼兒知道如何預防危險事情的發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險是事情。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關愛小動物,并能和它們友好、安全的相處。

  2、了解被動物咬傷、抓傷后緊急救護的方法。

  3、提高幼兒的安全自保意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與小動物相處的方式和方法。

  2、被動物咬傷、抓傷后緊急救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物手偶

  2、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狗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我們請到了一位動物朋友,它是誰啊?(小狗)

  2、你們喜歡它嗎?說一說你的理由。(請幼兒回答)

  二、教師進行小結并引出話題,小朋友思考回答。

  1、教師指導語:小朋友們都知道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保護它們。像小狗這樣的小寵物(總結喜歡的理由)

  1有它們的陪伴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

  2它們能協助警察叔叔偵破案件,還能為我們看家護院。

  3哦!它們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這么多快樂和方便,我們要有好的對待它們噢。

  4如果我們不注意與狗接觸的方式,我們之間就會產生矛盾。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咬傷,那么你們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嗎?

  2、請幼兒思考回答,對正確的給與肯定。

  三、傾聽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被狗咬傷后的危害性。

  1、教師指導語:人若被普通的狗咬傷,一般會造成局部皮肉損傷,不會有生命危險;倘若被瘋狗咬傷,并且不會及時有效的處理,常會引起狂犬病。

  2、我們知道了被狗咬傷后不及時處理后果的嚴重性。

  3、幼兒回答,教師對正確的處理方法給予肯定。

  四、教師總結并告知幼兒正確的處理順序及方法:同時用圖片排列

  1、被狗咬傷后,先不要急著去醫院。要及時的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

  2、要把臟血擠出來,防止病菌進入體內。

  3、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唄咬傷的部位,除去傷口內的動物唾液及殘余病菌

  4、沖洗完畢后,用無菌繃帶或清潔的布條輕輕的繃住傷口,趕緊去醫院就醫。

  5、要在24小時之內直射狂犬疫苗。破傷風疫苗也需要同時注射。

  6、傷口較大或是傷勢嚴重就要盡快送醫院救治。

  五、請幼兒記憶,并說說處理方法。(教師打亂圖片,請幼兒邊說邊擺)

  六、對幼兒的正確回答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之后,教師進行溫馨小提示:

  1、身邊有寵物的朋友,要按時給它們注射疫苗,減少感染狂犬病幾率。

  2、和寵物接觸后,要及時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同時也要做好自家寵物的衛生清潔工作,及時為它們洗澡、修剪毛發。

  4、要遠離流浪貓、狗不要去挑逗它們,避免被咬傷。

  七、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本節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合大班幼兒年齡。幼兒對動物也比較感興趣。

  2、本節活動也給幼兒提供了自我表達欲望。

  3、本節從情感方面幼兒不但學會喜歡小動物,也學會與小動物友好相處。

  4、通過本節課,教師講解幼兒也知道被寵物咬傷之后處理方法及保護常識。

  不足之處;

  幼兒的自我保護常識懂得比較少。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不能完整正確回答出來。

  不過通過本節活動我的感受是希望小朋友能夠記住這些緊急的護理方法,遇到到意外情況時,能不慌不忙地進行處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小動物能友好相處,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們都安全、健康、快樂!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前評析

  大班幼兒已經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并且非常流暢地能從1數到30,在3月份,結合“315消費者維權日”這個主題,引導幼兒認識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并通過與其他幼兒的合作、交流,明白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同時讓幼兒明白如果在生活中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方面的常識,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

  2、能用數字和語言適當的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食品與保質期的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準備

  毛絨小狗玩具、多媒體課件、食品、兒歌錄音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故事導入

  1、師:小狗汪汪是個可愛的小家伙,她呀,特別愛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袋呢。今天家里沒有牛奶了,小狗汪汪見媽媽忙,就自己去路邊超市買了一袋,可是剛喝了不一會啊,汪汪肚子疼了,哎呦呦、哎呦呦,肚子好疼哦……。

  2、提問:小朋友,汪汪為什么肚子疼呀?

  ——牛奶壞了,汪汪拉肚了。

  3、提問:為什么牛奶壞了呢?

  ——時間長了,牛奶變質了。

  4、師總結:對了,肯定是牛奶壞了,牛奶不能喝了,因為小汪汪沒有查看牛奶的生產日期,不知道是否過保質期呢。

  (通過一個短短的小故事,創設情境,引出今天的活動重點: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引出簡捷、直接切入本活動的重點內容。)

  (二)檢驗保質期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來看看,這些食品是哪天生產的,有沒有過保質期。

  1、出示圖:面包,生產日期:20090410 ,保質期:5天

  提問:20090410是指哪年、哪月、哪天?

  ——20xx年4月10日

  提問:保質期是5天,我們該從20090410的哪個數字開始數數呢?怎么數呀?

  ——從10日往后數,數5天。

  提問:為什么從10日數?

  ——保質期是5天,所以從表示“天”的數字開始數。

  提問:請問這個是否過期了呀?能不能吃了?為什么呢?

  ——沒有過期。從10日往后數5天,11、12、13、14、15日,今天是4月12日,能吃的。

  2、出示圖:汪汪煎卷,生產日期: 20090116 ,保質期:9個月(讓幼兒探究保質期是“月”的計算方法)

  3、出示圖:綠茶,生產日期:20080212 ,保質期1年(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明白如何推算保質期是“年”的數數方法)

  4、總結:看來食品的保質期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通過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認識生產日期、保質期,學會借用手指推算出食品是否過期。在這個活動環節里,有目的的出示了“5天、9個月、一年”這樣的數字,讓幼兒明白有關天、月、年的計算方法。)

  (三)自主探索活動

  1、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在食品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通常印在食品的包裝袋或包裝盒上。

  2、今天小朋友們來做一名檢驗員,看看這些食品的生產日期是哪天,保質期是多長時間,有沒有過期。(讓小朋友檢驗食品,討論)

  (1)牛奶(2)高樂高(3)鴨珍(4)銅鑼燒

  3、分別讓小朋友議一議,說一說,探討一下食品的保質期。

  (這個環節是幼兒探索、交流、合作的過程,利用形象的食品包裝,看一看、找一找、算一算、說一說、議一議,將本活動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內化,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游戲活動:看圖《猜一猜》

  1、藍莓派:猜猜這個藍莓派是那天生產的?保質期是幾天?

  (對猜對的小朋友給予獎勵,及時鼓勵幼兒參與教學活動。)

  2、巧克力

  3、飲料

  4、真果粒

  (游戲活動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教學活動的中心,在這個環節安排游戲活動,既是幼兒學習活動的特點必須——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也是鞏固、加深本課活動重點內容,使本課所學得到反饋。幼兒不僅樂于參與,也讓學習成果得到展示。)

  (五)擴展活動:檢驗的常識

  1、提出問題:有些物品不僅要看保質期,更要看具體的食品質量。即使在保質期時間之內,如果出現問題,也不能吃了。那么什么情況下不能吃呢?

  ——霉變的、出現餿味了,變顏色了,包裝袋漲袋了、瓶蓋的安全紐氣壓有響聲……等等,都要好好的檢驗一下。

  2、檢驗的方法有哪些呢?

  ——看保質期、看顏色、聞味道、按瓶蓋……

  3、總結:在不放心食品質量的前提下,記住千萬不可以像小狗汪汪那樣粗心地喝了變質的牛奶哦!還有我們以后去超市買東西,一定要先查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做個合格的檢驗員。

  (擴展知識這個環節的安排,將活動內容提升了一個高度,不僅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還關注幼兒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六)延伸活動

  1、聽兒歌《12315》,如果買了過期的或假冒偽劣的商品,我們應該怎么辦?

  —— 退貨、找商家賠償、撥打消費者維權電話12315

  2、合著兒歌的節拍,邊說兒歌邊去班級的游戲區域“小小超市”去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雖然是個小小的兒歌,也是對幼兒知識的提升。在這里設計這首兒歌,不僅可以活躍幼兒的活動氣氛,更為幼兒知識的再擴展提供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機會,做到知識在更新,但過程卻不枯燥,非常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獨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識,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電器開關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3、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獨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識。

  2、難點: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機、磁帶、自制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導入活動

  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么辦?》

  片段內容:星期天,媽媽去市場買菜去了,只有小明一個人在家,他正在認真地玩拼圖,這時門外傳來“咚咚”的敲門聲,小明問:“是誰呀?”一個陌生的聲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媽媽有點事,請開門。”小明犯愁了,該不該去開門呢?

  2、提問:(1)什么人在敲門?

  (2)小明該去開門嗎?

  (3)如果輕易給陌生人開門會發生什么危險?

  (4)小明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當爸、媽不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不能輕易給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到家長回來再來,或讓來人在門外等,也可以到爸媽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討論

  1、如果是你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么辦?(加深幼兒的印象)

  2、如果你一個人在家,你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三、游戲《評評看》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下面四幅圖中,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對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對?圖片內容:

  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東西來玩。

  ⑵自己拿電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來跳去。

  ⑷一個人靜靜地看電視。

  2、提問:哪些行為是危險的?為什么?我們該怎樣做?

  3、教師小結結:當父母不在家時,我們要注意安全,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電器開關。

  四、結束環節

  有一首歌曲是說一只兔子也和你們一樣聰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是怎么做的,放《小兔子乖乖》請小朋友欣賞,活動結束。

  活動廷伸

  幼兒自制圖《如果我獨自在家我會......》

  教學反思

  本活動是為了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而設計的,在活動中我通過課件、圖片,幫助幼兒了解一個人在家,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電器開關等安全知識,小朋友對本活動很感興趣,在幼兒討論的時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的時間,讓每一名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使幼兒的已有經驗得到了提升。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在人們的生活中自護,自救的安全教育應廣泛。小朋友生活在幸福的溫暖的家庭里,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險,但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事要注意和小心對待,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幼兒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救的意識。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能了解并提高防火意識。

  2 認識滅火器和簡易滅火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火災的危害。

  難點:如何讓幼兒有自護,自救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火警電話圖。

  2 逃生路標圖。

  3 各種救火,滅火,火災圖。

  4 滅火器。

  活動過程

  1 猜謎“火”的的游戲

  師:“紅彤彤,一在蓬,見風它就兇猛,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東西?”

  師:“它是紅色的,而且沒嘴它什么都能吃。”

  師:“還有就是它怕水不怕風。”

  生:“老師,它沒有嘴怎么吃東西啊?”

  生:“老師,那它有沒有老虎兇啊?”

  生:“老師,為什么它怕水不怕風啊?”

  通過猜謎游戲互動,可以讓小朋友開動腦筋,積極發現問題,能和老師互動解決問題。

  2 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過程一提問

  師:“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這一環節先讓幼兒自己想想,這時“我”應該怎么做?)

  過程二了解

  師:“小朋友,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先要報警對嗎?那么報警電話是多少呢?”(向幼兒展示“119”的卡片,讓幼兒知道報警的電話是多少)

  師:“那報警后我們自己怎么辦呢?”

  “逃生,對嗎?”(出示安全出口標識圖)

  師:“接下來我們自身安全后,應該滅火了是不是?”(展示滅火器圖,告訴幼兒如何使用)

  最后再重復講述現實中會發生的一些火災事件,并教育幼兒要懂得保護自己,并且不能玩耍一些容易導致火災發生的事,如生活中的火柴,打火機之類的危險品。

  教學反思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了解到火災的危害,也都能積極的提問出自己的疑問,但由于幼兒的理解力還不夠的原因吧,在展示真實的滅火器時他們只知道要壓把手,總的來說收獲還不錯,希望在他們認識到火災的危害后能對自己的自身安全形成保護意識。

  由于自己的專業可能有些地方傳達得還不夠吧,在以后的工作我一定先多方了解以補自己的不足!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認識一些安全標志的基礎上,嘗試為幼兒園設計標志。

  2、明白標志在人們安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志。

  2、安全標志牌4套: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提示標志圖片各3~4張。

  3、小鼓、鼓槌一套;盒子一個。

  4、多媒體教學資源:常見的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提示標志。活動過程1、我會帶給各種圖片、照片、標志等,讓孩子找出哪些是標志,為什么?并說一說這些標志表示什么意思,在哪里看到過的?那里我帶給的表示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多已經在前階段的活動中給孩子們認識過了。

  (1)我會出示一個預設的標志,比如:畫了一個小朋友在樓梯上奔跑,再畫上一條斜線的標志,然后我會問問孩子這是在什么地方啊,小朋友在干什么啊,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呢?奧,這個標志就是要提醒我們在上下樓梯時不要奔跑。我設計這個環節的意圖就是讓孩子們透過找標志、說標志,明確標志的特征。

  (2)教師要幫忙幼兒小結:標志就是要能讓別人一看就明白、明白在什么地方不能做什么事情或者是能夠做什么事情的。其實這是為后面的環節讓孩子設計標志作鋪墊,起到一個暗示作用。

  2、我會先讓孩子們看一段錄像,錄像中會有孩子們在上廁所時、上下樓梯時奔跑、推拉、打鬧的情景,還有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做危險動作等情景,讓幼兒找找錄像里危險的地方。

  (1)看錄象、找危險,這個環節貼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錄象中有具體的事件和直觀的場景,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載體,它能充分調動起幼兒主動發現問題的用心性。找完錄象中有危險的地方后,我還會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討論在這些地方有哪些事情是能夠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夠做的,還有哪些地方可能會發生危險,需不需要標志?為什么?

  (2)比如:在上下樓梯時可能會發生不安全的狀況,我就會讓孩子想一想設計標志的話能夠設計哪些標志,要畫些什么,讓別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目的'是為了幫忙幼兒,再次暗示幼兒把握設計標志的重點和難點,激發幼兒設計標志的欲望。教師這時也要及時小結:你設計出來的標志是要幫忙別人一看就能明白它表示什么意思;有的時候,同一個地方能夠設計出不同的標志;有的時候,同一個標志能夠出此刻不同的地方。

  (3)然后就是幼兒設計標志了。我思考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我會帶給給孩子三個層次的材料:對潛力較弱的孩子,我會帶給現成的、真實生活中出現的標志,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就能夠直接運用到幼兒園里了;對潛力一般的幼兒,我會帶給一些簡單、常見的圖片,孩子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剪剪貼貼或者再添畫一些資料就能完成一個標志了;對潛力較強的幼兒,我會帶給蠟筆、記號筆等材料供幼兒自己畫畫設計標志。在分享與交流的環節中。

  3、我會采用兩種方式:

  (1)幼兒自己直接表述,說說我設計的標志表示什么意思能夠貼在什么地方,然后讓大家來評判我設計的標志對不對。

  (2)讓大家來看,猜猜這個標志是什么意思,能夠貼在哪里。之后教師要幫忙幼兒歸納小結出安全標志的實際好處:是要讓別人看的懂的、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標記。從而起到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作用。

  活動延伸:

  我會讓孩子把設計好的標志貼出去。還能夠搞一個“安全小衛士”的宣傳活動,讓全園的小朋友都能注意安全,人人來做安全小衛士。幼兒還能夠在午餐后、自由活動時再去找找幼兒園里可能不安全的地方,再設計標志;甚至到家里、到社區里去看看,為自己的家、為社區設計標志。這樣一個群眾活動就基本結束了。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了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么?它用來干什么?

  你知道乘車要注意什么?

  二、觀看圖片,知道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么?

  2、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出自:屈老.師!

  五、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得到了家長朋友的大力支持,我們的調查表、資料非常豐富,所以活動組織很順利。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長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動中也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老師應該努力的方向,關于汽車這個話題,一直以為比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們的關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關系,可見老師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

  活動反思

  “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舍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通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帶的是什么汽車,同伴帶的是什么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通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大班安全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馬路上的一些交通設施和標志,如紅綠燈、停車場、人行橫道(斑馬線)等。

  2、能遵守“過馬路時走人行橫道”“行人走人行道”“紅燈停,綠燈行”等交通規則,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3、感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規則。

  二、活動準備:

  1、事先安排家長帶孩子觀察馬路上的車、交通設施和標志等。

  2、布置馬路場景:紅綠燈、停車場(有不同色點)、人行橫道,方向盤若干。

  3、小朋友過馬路時不同表現的圖4幅,語言磁帶。

  4、交通安全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開車去看爺爺奶奶好嗎?

  (2) 幼兒拿好方向盤,做開車狀。

  2、做游戲“小司機開車”。

  (1) 幼兒學念兒歌《開汽車》。小汽車,嘀嘀嘀,開到東,開到西,紅燈亮了停一停,綠燈亮了向行。

  (2)邊念兒歌,邊做游戲“小司機開車”。

  ①教師(出示紅綠燈標志):看,這是什么?它告訴我們小司機要怎樣做?(紅燈亮了不能開,黃燈亮了等一等,綠燈亮了向前開。)

  ②幼兒按紅綠燈信號停車、開車。

  ③到停車場停車。

  3、過人行橫道線、

  (1)教師:爺爺奶奶家在馬路對面,怎么辦?

  (2)幼兒學念兒歌《過馬路》小朋友,走走走,一走走到馬路口。左看看,右瞧瞧,找準人行橫道,快快走過斑馬線。

  (3)邊念兒歌邊過人行橫道線。

  4、向爺爺奶奶問好,告訴爺爺奶奶自己是怎樣來的。

  5、到停車場開車回家(走過人行橫道——停車場——根據紅綠燈標志開車)

  5、延伸活動:

  (1) 觀看掛圖,引導幼兒判斷對錯。

  (2) 觀看有關交通事故的課件。

大班安全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幼兒乘坐公交車的機會越來越多。短暫的乘車過程和小小的車廂里蘊藏著諸多規則與文明禮儀。

  活動目標:

  1.知道乘車時應排隊上車,需打卡或投幣,前門上車,后門下車,給需要的人讓座等必要的規則和基本禮儀。

  2.在觀察比較中,能對各種乘車行為進行正確的判斷,并能說出理由。

  3.體驗遵守規則和文明乘車帶給人們的愉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家長帶領幼兒乘坐公交車,觀察人們上下車,投幣、禮讓等情景,幫助幼兒完成調查表(附后)。

  活動前教師查閱幼兒的調查表,以便活動中加以引導。

  2、物質準備:課件(表現各種乘車行為的圖片,可參照附圖)。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交流乘車見聞,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可先引導幼兒與身邊的同伴交流,然后,有針對地請個別幼兒交流,如:投幣、打卡、排隊上車、文明禮讓等方面。

  2、引導幼兒討論,知道乘車應遵守的規則和應做到的文明禮儀。

  (1)教師啟發幼兒根據記錄,將人們遵守規則和不遵守規則的行為進行分類;對那些幼兒沒涉及的規則,教師及時補充。

  (2)引導幼兒討論:遵守乘車規則有什么好處,針對不遵守的行為,說說自己的感受。

  3.結合課件討論:怎樣做文明小乘客。

  教師可引導幼兒討論,乘車時我們必須遵守哪些規則?除了遵守這些規則,我們還應該做到哪些文明的行為?

  如:上車先打卡或投幣,小朋友得到身高參照線就要自覺投幣,前門上車、后門下車,不能在車廂里亂扔垃圾,排隊上下車,給老人、小寶寶或需要的人讓座,不在車廂里大聲喧嘩,打噴嚏時應捂住口鼻等。

  小結:遵守乘車規則,文明乘車,既能保證我們的安全,又能使我們在乘車時心情愉快。所以,希望小朋友做文明的小乘客。

【大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安全大班安全教案11-23

大班安全教案04-28

大班的安全教案03-31

大班經典的安全教案03-29

安全教案大班03-14

大班安全教案06-01

安全大班教案10-31

《安全》大班教案11-13

安全大班教案11-13

大班安全教案10-28